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电影艺术领域棘手的纳粹遗产:政治宣传与历史真相

[美]约瑟夫·W.本德斯基 著 王光华、王玉青 译
2020-08-27 16:26
私家历史 >
字号

从纳粹党的早期岁月开始,直到现在的公众辩论,围绕纳粹主义及其沉重历史遗产的斗争中,大众媒体始终是一个重要渠道。在纳粹作为一个拥有影响全国的政治机器的大众政党崛起过程中,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线电广播、扩音器、快速批量制作的宣传海报及插图出版物,为纳粹通过选举迅速登上权力舞台起了突出作用。如果没有这些手段,组织大规模群众集会、迅速招募纳粹党新成员以及广泛争取选民支持是不可能的。纳粹还依赖现代通信技术,在其迅速崛起的年代,在第三帝国衰落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和维持支持自己的力量。在纳粹所利用的所有现代媒体中,电影占据了一个突出的地位。从纳粹在农村地区和小城镇为招募新成员所举办的电影晚会,到纳粹执政期间对整个电影业的操纵,纳粹牢牢掌握了电影的政治和社会力量。

在我们所处的当今世界,大量的信息交流和知识来源是依靠非印刷的新媒体,但电影仍然可以成为一种非常有用的媒介,有助于解释和理解关于纳粹的历史事实。银幕上再现的这一历史时期的影像或描述,可以传达出重要信息,并且比阅读文字记载更能引发人们的强烈反应。无论是在看关于纳粹政党集会,还是关于纳粹集中营残忍暴行的纪录片,都是如此。当我们观看那个时代大众所看过的故事片,尤其是那些由纳粹拍摄、作为他们广泛宣传工具一部分的影片时,这种通过电影的学习同样富有成效。

下面所要讨论的电影作品旨在向读者介绍一些与纳粹德国相关,通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关于纳粹德国题材的故事片和纪录片。这些影片的选择是针对初次接触本领域的新手,而不是针对本历史领域的专家或者电影研究人士。因此,这些电影并不是详尽无遗或排他性的清单,而是得到广泛承认、具有重要意义或通过课堂使用证明在增进历史理解方面有重要价值的电影建议清单。确定这个清单也考虑到了通过租赁、图书馆借阅、互联网下载或购买的方式能够获得片源的可行性。这些电影大多数是德国拍摄的,全都有英文字幕或者有英语配音。阅读这本书的相关章节时,可以结合观看这些相关电影;或者在读完本书后,把这些电影作为继续把握纳粹现象、本质及其一系列后果的手段。读者也可以观看各历史频道播放的相关电影和纪录片作为补充。然而,鉴于并非所有在历史频道播放的影片都具有同样的高质量或可信性,在观看时应谨慎行事。观众从权威历史著作中了解到希特勒和纳粹的情况越多,他或她就会更好地从可能有潜在误导性的影片中辨别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

魏玛共和国时期

在纳粹看来,大城市的狂乱和现代主义特征,象征着魏玛文化和社会中的许多有害因素,1927年的一部纪录片《柏林:城市交响曲》(Berlin: Symphony of a Great City)生动地捕捉到了这些特点。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整个电影业,对于理解那些冒犯了这么多德国传统思想的现代主义艺术潮流来说尤为重要。许多保守的中产阶级德国人很容易接受纳粹对诸如《文化布尔什维主义》(Kulturbolschevismus)这类电影的谴责;纳粹声称,自由主义者和左派通过这些电影颠覆了德国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心理健康。1919年的表现主义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是一个极好的起点,而1931年弗里兹·朗(Fritz Lang)的经典心理惊悚片《M》则是魏玛共和国晚期的代表作。纳粹指责后者是社会变得如此堕落的一个例证,以至于同情一个精神变态的儿童杀手。反过来,有人认为,弗里兹·朗1933年的《马布斯博士的遗嘱》(The Testament of Dr. Mabuse)预言了纳粹所即将建立犯罪政权的疯狂性。关于魏玛共和国时期一系列有争议的问题如夜总会、色情业、诱惑性行为和同性恋行为,可以观看影片《潘多拉魔盒》(Pandora’s Box,1928),以及玛琳·黛德丽 (Marlene Dietrich)作为性感象征的处女秀《蓝天使》(The Blue Angel,1931),还有《穿制服的女孩》(Girls in Uniform,1931)。关于工人的困境和阶级冲突,以及受到纳粹剥削的情况,可以比较弗里兹·朗带有乐观色彩的《大都会》(Metropolis,1927)和表现大萧条时期共产主义革命热情的作品《库勒旺贝》(Kuhle Wampe,1932)。

《柏林:城市交响曲》的海报

《潘多拉魔盒》海报

纳粹德国时期

在所有关于第三帝国总体概况的纪录片中,约阿希姆·费斯特(Joachim Fest)长达三个小时的《希特勒:全部的故事》(Hitler: The Whole Story)仍然非常有价值。然而,了解第三帝国的最好作品,将永远是莱尼·雷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她拍摄的这部以真实的纳粹纽伦堡年度集会为主题的纪录片,是部极具创新性的杰作,它使观众得以接触到纳粹忠实追随者举行的群众集会的场景,就如观众亲身经历一样。然而,观众必须十分小心谨慎,以免成为这部洗脑宣传电影所传达内容的牺牲品。尽管它以独立纪录片的面目出现,但这并不是一部公正、中立、客观的作品。这部纪录片所记录的事件和演讲,都必须在1934年9月纳粹纽伦堡年度集会举行时的历史背景和特殊阶段等因素下加以考虑(如,在对恩斯特·罗姆进行清洗、兴登堡总统去世以及希特勒接管全部权力之后)。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展现的形象、情节的推进,其目的在于以纳粹所希望呈现的方式描绘希特勒、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以及德国人民对纳粹帝国的认同。这部电影所描绘的纳粹正面形象和民众热情,往往与历史学家所明确阐述的纳粹主义运动历史现实形成鲜明对比。雷芬斯塔尔拍摄的另一部力作——关于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纪录片《奥林匹亚》,也同样值得强力推荐,也提醒观众应具有同样的审慎。

《奥林匹亚》海报

纳粹通过宣传性电影投射出自己的英雄和理想主义形象,这一题材的绝好例子就是《汉斯·韦斯特马尔》(Hans Westmar,1933),根据纳粹关于其党歌《霍斯特·威塞尔之歌》的灵感所激发的神话。这部电影展示了他们在经过付出巨大牺牲的“早期奋斗岁月”后最终成功攫取权力的故事。然而,最受欢迎也是数量最多的,并不是用于公开宣传的电影,而是那些以普通大众娱乐为目的作品。然而,它们的内容和风格仍然被戈培尔的文化和艺术机构所控制,这往往确保将阴险的纳粹主题隐藏在一个明显无关的、情节感人或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在第三帝国时期,普通观众所观看电影中典型的一部是《哈巴涅拉舞》(La Habanera,1937),这种冒险加浪漫(讲的是在波多黎各的瑞典人的故事)包含了独特的,虽然是微妙的,关于种族和妇女的意识形态信息。关于纳粹所鼓励或谴责的各种艺术和文化,可以参考英国广播公司资料翔实的纪录片《第三帝国的艺术》(Art in the Third Reich,1990)。

种族反犹太主义与大屠杀

纳粹对电影题材的巧妙操纵,以及德国观众通过娱乐电影而引发的情绪,在煽情的历史剧《犹太人苏斯》(1940)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呈现。这部反犹太电影的杰作运用了那个时代最有才华、最受欢迎的男女演员,巧妙地援引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纳粹能够使每一种宗教、经济、文化和种族的偏见交织在一起,集中展现出犹太人所谓卑鄙的本性,将犹太人描述为存在于整个西方文明中的威胁性力量。纳粹将这些令人厌恶的犹太人形象与他们美丽可敬的德国受害者形象并列起来,创造了一种强有力的,或许是很成功的,煽动大众对犹太人仇恨和恐惧的手段。纳粹在其反犹主义宣传的第二部里程碑式电影中表达了类似的信息,这就是《永恒的犹太人》(The Eternal Jew,1940)。在这里,纳粹利用纪录片技巧向观众传达了关于犹太人所谓客观和权威的事实真相。在纳粹所有电影作品中,《永恒的犹太人》是最全面和最简洁阐释出纳粹反犹主义种族意识形态的一部。由于这部电影将犹太人贬低为一个危险的劣等种族,对所谓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途径呼之欲出,一些学者认为这部电影是后来纳粹大屠杀行动的先兆和铺垫。

在英语世界所有可看到的关于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中,我建议大家务必观看以下几部:对于纳粹占领欧洲地区的犹太受害者、反犹主义者和大屠杀旁观者的令人心碎的描绘方面,捷克电影《大街上的商店》(The Shop on Main Street,1965)获得了经典地位。纳粹反犹主义意识形态和种族政策的野蛮后果,只有从观看那个时代幸存下来的影片中,才能真正感受到他们对犹太人实施迫害的狂热与残酷。法国纪录片《夜与雾》(Night and Fog,1955)将纳粹集中营中史无前例的非人道罪行,将纳粹实施大屠杀骇人听闻的情形生动地投射在屏幕上,这是部得到高度评价的电影。“前线特别节目”中的一期《集中营的记忆》(Memory of the Camps,2005)展现出更加令人不安的画面,美国和英国摄影师在1945年发现集中营时所捕捉到的大范围惨状和死亡的影像,提供了关于纳粹对数百万人系统性谋杀行动的令人作呕的证据。1963年,德国一家法院审判了22名犯有此类罪行的党卫军成员,1993年的纪录片《奥斯威辛判决书》(Verdict at Auschwitz)有力地再现了这一审判的情形。

《奥斯威辛判决书》海报

战时德国及其后果

纳粹也充分利用电影手段,努力为希特勒外交政策及其对欧洲发动的灾难性战争进行辩护。纳粹以纪录片形式描绘了他们非比寻常的早期胜利,以进一步使其政权合法化,同时也突显了希特勒英明领导的神话和德意志民族优越性的意识形态主张。后来,当战争形势出现不利于德国的逆转时,电影成了维持士气的重要手段。当时,死亡和战争伤亡已经影响到每一个德国人的家庭,盟军的轰炸摧毁了大多数德国城市,战争来到了家门口。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军事行动的原因、目的和性质,纳粹版本的宣传与解释基调在《德国战时新闻短片,1941—1945》(German Wartime Newsreels,1941—1945)中表露无遗。还有一些纳粹影片,如《在波兰的战争》(The Campaign in Poland,1939),是以外国观众为对象的,表达了类似的自我辩护意图。

然而,更准确、更真实的,是战争期间德国士兵个人拍摄的电影片段和照片。获得短纪录片奖的《业余摄影师》(Amateur Photographer,2004),以东线一名德国士兵的相册为基础,捕捉到了德国对犹太人、俄罗斯平民和苏联战俘实施暴行的事实。同样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是《我个人的战争》(Mein Krieg,1991),它是在六名德国士兵用他们的个人电影摄像机所拍摄片段基础上编辑而成的。这些前士兵在战争结束50年后回忆他们的战争经历,评价他们曾经的行为时,他们的记忆描述和对比鲜明的观点是很有启发性的。以现实主义手法描述战争的德国故事片中,《潜艇风暴》(Das Boot,1981)和《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 ,1993)也值得强力推荐。2004年的电影《帝国的毁灭》(Downfall)描绘了希特勒最后几天在地堡里的生活,当苏联人攻占柏林时,他的千年帝国在他周围崩塌下来。

《帝国的毁灭》海报

关于被摧毁的德国和士气低落的德国人民当时的场景,可以观看英国纪录片《战败的民族》(A Defeated People,1945),这部电影简洁而不失生动。战后初期的几年标志着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之间一场斗争的开始,在冷战开始时,它们根据各自对西方大国或对苏联的效忠,来解读德国最近的历史。在这方面,战后德国制作的第一批故事片中,有两部很显然属于现在被称为“记忆”研究的范畴。联邦德国电影《凶手就在我们中间》(The Murderers Are among Us,1945)讲述了一名集中营幸存者和一名无法忍受战争回忆的前军官的故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主德国人拍摄了《我们每日的面包》(Our Daily Bread,1946),与该政权后来持续回避大屠杀主题的做法相一致,宣扬了一个明确的反资本主义、反资产阶级主题,把共产主义作为复兴德国人民及其国家的希望。然而,1955年联邦德国反战讽刺剧《08/15》(以一种性能不可靠的德国机枪型号命名)也符合战后记忆的内部斗争。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年轻士兵的故事,他们基本上是无辜的纳粹从属者,被迫在绝望和混乱的战争努力中上阵。这很容易被理解为“干净的德国国防军”神话的电影版本,这一神话已经在关于德国那个时代的回忆录和军事文学中建构起来。《08/15》的视角应该由另一部关于德国国防军罪行的纪录片《无名的士兵》(The Unknown Soldier,2006)来加以平衡。

德国平民忍受纳粹极权统治、盟军轰炸和占领的境况一直是几部德国优秀故事片的主题。一部极为感人的影片是《德国,苍白的母亲》(Germany-Pale Mother,1979),描述了一对年轻夫妇从战前的几年,直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期间,在重建家庭过程中经历的艰辛,以及往往是对命运徒劳的抗争。电影《德累斯顿》(Dresden,2006)也是一部佳作,描绘了1945年盟军对该市发动颇具争议的燃烧弹袭击的恐怖景象。多年来,德国的战败被阿蒂娜·格罗斯曼(Atina Grossman)称之为“性别的失败”,这一说法显然已经由最近一部基于一位匿名妇女1945年在柏林的日记拍摄的影片《一位在柏林的女士》(A Woman in Berlin ,2008)所证明。它生动地描述了数以百万计贫困和无助的德国妇女,在面对复仇的苏联军队的暴行时,试图求得自身生存和保护子女时的困境。这类影片进一步推动了必要的讨论,即:在苏联占领地区一再发生大规模强奸德国妇女的事件,受害者人数多达几十万,而这一点在德国战后历史的大多数时期都是禁忌话题。

(本文选摘自《纳粹德国史(第四版)》,[美]约瑟夫·W.本德斯基著,王光华、王玉青译,中信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经授权,澎湃新闻转载。)

    责任编辑:于淑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