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对于南大南京共建的创新示范区,教育部副部长提出这几点期许
8月17日,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合作共建的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迈出实质性一步,首批10项重点事项合作计划正式启动。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教育部历来主张,部属高校既要为全国服务,又要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这一创新示范区,抓住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围绕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如何相互支持、相互服务,提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相信一定能打造成为地校合作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的样板”。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他特别对示范区提出了几点希望——在立德树人,推进教育公平均衡,探索“因材施教”,重视素质教育,补上创新和实践短板等方面多下功夫。
“我经常像熟悉的校长提出,应该办这样的学校:进校前‘有教无类’,不挑选学生,进校后‘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促进个性发展。”
关于立德树人。郑富芝表示,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事关方向性的大问题”。希望示范区牢牢把握这个大方向,在完善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上多下功夫,在大中小学贯通培养上多作探索,努力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示范。
关于教育公平。
郑富芝说,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但现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完全实现。当前推进教育公平的重点是抓好均衡,不挑生源、关注弱势、缩小差距。
不挑生源——义务教育法规定免试就近入学,中央要求“公民同招”,目的都是让每个孩子有平等的入学机会;关注弱势——对家庭经济困难孩子、残疾儿童、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等,要给予更多的帮助;缩小差距——这是当前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重点任务。虽然校际差距形成有很多原因,但作为政府,必须想方设法办好每一所学校。
“尽管普通高中不像义务教育那样提均衡发展,但也不是差距越大越好。希望示范区在促进教育公平上多下功夫,更加均衡地配置资源,健全招生入学机制,解决‘择校热’,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努力做‘公平均衡’的示范。
关于教育质量。
“什么是学校办学特色,最重要的特色应该是做到因材施教,核心是在课程设置和育人模式上下功夫。”郑富芝说。
还有一个问题被长期忽视,“一些学校重点关注的是学习成绩好的前20%的学生,今后我们要特别关注‘后20%’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更有针对性的帮扶,让每个孩子在学校都能有所发展。”
学校要办出特色,需要多方努力,关键是要激发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注重创新、充满生机。他希望示范区在如何做好“因材施教”上深入探索,在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上多想办法,支持每一所学校都办出特色,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适宜的发展,努力做“特色发展”的示范。
还有,就是补上创新和实践的短板。
中国的教育有很多优势,“我们的学生在学科知识方面普遍比较扎实,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短板,创新精神不够,实践能力不足,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方面还需要加强。”
今年上半年,中央出台了劳动教育文件,教育部印发了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就是要补齐“五育”中“劳”这个短板。郑富芝表示,希望示范区在补齐人才培养短板上多下功夫,探索“劳动教育”落地的有效举措,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努力做“素质教育”的示范。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