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苏“十四五”|吸引人才,江苏还能怎么做

黄永春  郑江淮
2020-08-25 11:39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经济社会蓬勃发展,长三角地区呈现跨区域创新创业、跨区域市场联盟、跨区域研发转化的趋势。

与此同时,长三角各地政府意识到:人才一体化是解决长三角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抓手,需要加快推进人才一体化的政策协同,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人才发展战略布局正从各自为政向协同发力转变。

对标找差,江苏有人才富集的基础优势,积极发挥着“辐射源”作用,但也存在人才综合竞争力不足、高端人才短缺以及人才流失等诸多问题。因此,江苏应借助长三角人才一体化的战略态势,促进政策协同、突出市场导向,深化产才融合,聚焦人才的“共引、共育、共用、共服”,优化人才体制环境,增强高端人才的磁吸效应,打造长三角人才网络枢纽。

 一、长三角人才一体化进程中的江苏现状与困境

江苏人才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完善,人才吸引力较强,是长三角人才网络的流动中心。目前现状如下:

一是人才流动频率较高,承担“中介板块”角色。江苏是长三角人才网络的交互中心,一直是其余两省一市人才流动的关联枢纽,地位仅次于上海。基于长三角41个城市的科技人才数据,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我们发现2018年长三角人才关联网络中,江苏的中心度为35.97,上海、浙江和安徽的中心度分别为47.50、21.36和15.00,其余两省一市流入江苏的人才占比为30.12%,同时江苏也积极向外输送人才,其流出人才占比为37.85%。因此,江苏省一直是长三角其余两省一市人才流动交互的枢纽中心,并且逐渐演变为长三角人才关联网络的“中介板块”。    

二是人才磁吸效应较强,集聚辐射效应较显著。江苏近年来一直聚焦培育新兴动能,关注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注重人才引进、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等体制改革,由此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强。从区域上看,南京、苏州、徐州三地人才辐射范围不仅覆盖江苏全域,还带动了周边省市的人才集聚。

三是人才流动壁垒削弱,多中心层次结构显现。随着沿江高铁、跨江通道、省际铁路的建设,苏中和苏北逐渐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因此,江苏人才流动方向由临近地域指向性为主,逐渐转变为中心城市指向性为主,且省级行政壁垒对人才流动的制约作用日趋减小。基于2018年长三角科技人才数据,运用“核心-边缘”模型,我们分析后发现,江苏各城市科技人才关联的空间格局从东南到西北呈现“核心—半核心—边缘”层次结构。核心区城市增多且多中心结构初现,半核心区范围急剧扩张且分布趋于集中,边缘区范围不断缩小且逐渐呈带状分布于西部地区。

四是产才融合逐渐提高,人才的链网效应增强。立足优厚产业基础,完善引才用才机制,畅通人才与产业、城市的对接渠道,江苏逐渐形成一批“产业+人才”特色小镇,推进人才集聚与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此外,沿沪宁线地区产业带、沿江地区产业带、沿海地区产业带以及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等为长三角区域内的人才集聚提供产业群根基,为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了契机,助推江苏深度融入长三角人才一体化网络。  

然而,江苏也存在人才分布不均衡、高端人才紧缺、人才竞争力不足以及人才流失等困境。长三角人才一体化进程,江苏仍然面临一些困境。

一是人才规模和人才结构分布失衡,综合竞争力有待提升。江苏省内地区之间人才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无论是人才规模还是人才结构,由南到北存在明显梯度落差。苏南地区在区位、经济以及市场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人才规模较大,尤其是高新技术和创新创业人才占比较大;苏北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备,较难吸引人才汇集,高层次人才较匮乏。分布不均和结构失衡制约了江苏在长三角地区的人才综合竞争力。2017年江苏省人才竞争力为84.72,仅次于上海;在消除人才总量上的差距后,江苏的人才竞争力降低为83.23,落后于上海和浙江。

二是传统产业领军企业竞争力强,但新兴产业面临高层次人才竞争压力。在数字经济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江苏仍略显不足。如在中国民企500强榜单中,尽管江苏上榜民企总数与广东、浙江相当,但江苏上榜企业多集中于化工、冶金、纺织等传统产业。同时,江苏企业虽然数量多,但是总体“大而不强”,尤其是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龙头企业不多。例如,大型骨干央企多集聚于北京,著名民企主要集中于广东、北京、杭州,知名外企则主要集聚于上海。由此江苏高层次人才的就业与创业发展,面临周边地区虹吸压力。根据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研究报告,2018年江苏高层次人才流入/流出比小于1,其中核心城市苏州、无锡和南京等地高层次人才流入/流出比分别只有1.04、0.98和0.51。

三是服务体系和政策环境优势不足,人才净流入吸引力相对不足。首先,江苏人才公共服务机构数量偏少,且省内尚未建立规范的区域一体化人才交流服务平台,难以与长三角其他地区实现信息共享、资质互认等。

人才公共服务方面,包括人才交流、医疗卫生服务、科技以及通讯基础设施在内,仍不够完善,省内尚未形成统一的人才服务标准,与上海和浙江相比,公共服务优势不明显,导致人才外流问题日益凸显。如2018年,江苏籍高校毕业生选择出省就业人数占比达22%,且留在江苏就业的研究生仅占该学历就业总数的50%左右;而浙江留在本省就业的研究生比例为58%,上海留在本市就业的研究生比例则高达75%。再如,海归就业选择的前四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苏州分列第十位和第十二位。海归创业选择的前四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苏州位于前十,而南京位居十名之外。

 二、江苏如何抓住人才一体化战略机遇

在长三角人才一体化的战略背景下,江苏应借鉴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一体化经验,明确江苏人才发展的战略定位,抢抓人才一体化的战略机遇。明确制度建设、平台搭建、资源对接等具体方向,打造人才体制改革的创新高地、构筑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中心、塑造“产才深度融合”的示范区。

一是加快体制改革,借力政策一体化,提升引领作用。

围绕长三角人才一体化的战略目标,提高江苏同长三角其他省市人才政策的协同程度,增强整体性和系统性,主动融入长三角人才一体化网络体系。

借鉴上海、浙江等省份探索经验,更深层次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并且提高政策的差异性、特色性和吸引力;聚焦重点领域、高端人才,进一步推进以“放管服”为核心的流程创新、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构筑对“高精尖缺”人才具有磁吸力的制度优势。

对近五年江苏出台的人才政策实行跟踪测评,构建动态调整机制,推进“333”“双创计划”等人才工程的改革创新,提升人才政策的成效,提高江苏在长三角人才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引领作用。

二是立足产业优势,依托产业一体化,深化产才融合。

一方面,借助产业一体化,发挥苏州、无锡、南通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承接上海对外转移的制造业、研发产业乃至总部经济,借助产业链群优势吸引人才来江苏就业创业,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匹配;强化与浙江等周边区域的产业互补,以“强链”、“补链”为导向,加强与浙江等周边区域的人才共享、共用,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的互补共享。

立足实体经济基础,引进长三角科技领军人才,布局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同时,建立健全“双招双引”机制,以高水平大学为依托,搭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发中心,集聚国际顶尖人才,重点集聚突破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的研发与攻关,形成“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循环。

三是融入人才网络,依靠市场一体化,承接溢出效应。

推进省内人才市场、劳务市场、就业市场融入长三角区域人才大市场,发挥和激发企业引才的主动性,促进区域内人才的自由流动,使得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于先进制造业,以支撑“一中心”“一基地”战略目标的实现。

促进区域内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加速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流动共享,以通过“干中学”的合作模式培养复合型紧缺人才。

吸收上海、浙江等省市的溢出人才资源,创新“用人单位+项目+人才”等精准化引才用才模式,促进人才调配的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互补协同,更好满足江苏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

四是强化区域协同,借助平台一体化,加强人才共享。借助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等高能级平台的辐射作用,支持江苏各地在上海高能级平台设立“人才飞地”,鼓励通过托管、共建等方式深化合作。

通过资源平台、数据平台、项目支撑、实验平台、园区载体等更好地参与到长三角地区人才资源交流合作,吸引高端紧缺型人才来苏交流合作,联合打造开放型科技人才的合作平台。

鼓励江苏企业在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知名高校附近设立研究院,加强与长三角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联盟发展,联合建立共性技术研发中心,联合开展重大技术攻关,联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充分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南京江北新区对人才吸引的引领作用,以及诺奖小镇等特色小镇载体的吸附效应,积极推进“招院引所”,构建人才柔性共享机制,吸引长三角人才为江苏出谋划策。

五是优化服务环境,利用服务一体化,提高磁吸效应。依靠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和精准度;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共同构建人才服务的“一卡通”机制,推进公共服务的普惠式开放共享;聚焦人才的关键小事打破壁垒,分层分类开放公共服务资源,推进高端人才的顺畅流动,使得人才在流动中释放红利。

与长三角其他省市共同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合作建立统一标准的人才大数据云平台,实现跨地区的共享应用,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完善人才的养老、医疗和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以及人才软环境建设;共同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科研条件、成果转化、专利申请及保护等创新创业环境,保障高端人才来得了、留得住、出成果。

(作者郑江淮系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黄永春系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王琳杰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