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入秋就加衣?小心捂热综合征 | 正确穿衣指南

2020-08-18 13: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最近神州大地已经进入秋天了,但大家应该还记得前不久刷爆屏的#地球到了2000年来最热的时候#吧?

刚面临了最热的夏天,又遇上转凉的秋天,宝宝的穿衣问题怎么解决呢?所以——

当当当当!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今天,科大大要为宝宝们的秋季穿衣支招啦。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1

入秋了,怎么判断宝宝冷热?

有个词叫“春捂秋冻”,健康的宝宝适当冻一冻可以增强免疫力,但体弱一点的宝宝不能逞强哦。

春捂秋冻是古人流传下来的养生法则,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天气温度转变却越来越“看老天爷的心情”。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有家长入秋后就给宝宝换上长袖长裤,可是天气还没凉下来,宝宝玩闹后出了汗,再风吹就很容易生病。

成人的人体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会将自己的免疫力调整成最适合环境温度的状态。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小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功则不健全,适应性差,抗寒和耐热能力都不太行,所以温度的变化对宝宝的影响很大,需要家长主动调整。

在婴儿期,抗寒能力和脂肪储备有很大的关系,越是体重小的孩子对寒冷的抵抗力越低,如果在新生儿早期不注意这方面,还会造成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如果担心小宝宝受凉而包得严严实实,又可能出现“捂热综合征”。特别是小于5月龄的宝宝,产热量非常大,出汗散热却比较缓慢,更容易捂出问题,甚至引起体内一系列代谢紊乱和功能衰竭。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给宝宝增减衣服还是得从宝宝的冷热出发。

宝宝冷热判断法:

➧ 因为宝宝心脏能力弱,到达手脚的血液会比较少,所以宝宝颈部温热,手脚稍微凉是正常的,尽量保持手脚温度适中就可以。

➧ 宝宝没有进行什么活动,但是后颈出汗,那肯定是穿多了。

➧ 把握不准心里又忐忑,那就测体温,宝宝腋下测体温,正常来说显示为36~37℃。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还有个词叫“寒头暖足”,这个道理现在略适用。

人的头部血管丰富,相对冷一点才有利于健康,而且宝宝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经由头部发散。

如果一入秋就给宝宝戴帽子,头部发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等到天气确实转凉了再给宝宝戴帽子吧。

所以,给宝宝穿衣,要保证“三暖一凉”:手、肚、脚要尽量暖和,头要适度散热。

2

正确穿衣,学习洋葱!

如果宝宝穿了一件厚衣服出门,热了以后脱衣服会冷,换衣服也不方便,所以科大大推荐洋葱穿衣法,并传授“两穿两不穿”法则。

❐ 洋葱穿衣法:用几件薄衣服代替一件厚衣服,能灵活增减。

➧ 最里层,穿透气排汗的衣服。

➧ 中层,穿保暖效果好的衣服。

➧ 最外层,可穿防水、防风的外套。

❐ 两穿两不穿:

✔ 要穿柔软棉质的贴身衣物,热的时候可以吸汗,冷的时候能阻隔体热流失。

✔ 穿肚兜,防止宝宝在床上翻滚或者被抱时露出肚子着凉。

✘ 不穿化纤衣服,秋干气燥,化纤衣服不透气,容易产生静电,加重宝宝皮肤干燥感。

✘ 不穿高领毛绒衣服,容易引起颈部不适或荨麻疹。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3

挑衣服的要注意什么?

❐ 避开这些雷区

➧ 装饰物多

亮片、珠子、铆钉等可能刮擦宝宝娇嫩的皮肤,搞不好还会被宝宝误食。

所以,装饰要少,扣子尽量选择粘压扣,如果家长想把宝宝打扮成时尚萌娃,简单也能穿的很好看哦。

➧ 颜色鲜艳

颜色较深和鲜艳的衣服会用到更多染料,贴身衣服可能导致宝宝皮肤过敏,这类衣服掉色的可能性也大,谁家家长也不想宝宝吃染料吧。

所以,要选择浅色的衣服。

➧ 背部有拉链

对于还不会坐的小宝宝来说,坚硬的拉链会让宝宝不舒服。

➧ 有拉绳

现在不少卫衣、外套和裤子都有抽绳,但是宝宝玩闹时可能被抽绳缠到脖子,如果被器械(如自动扶梯、滑滑梯)卡住,还存在致命风险。

➧ 过长过大

太长太大的衣服不仅不好看,还会影响宝宝的活动,甚至导致摔倒。

所以,可以选稍微大一点,新生儿比较适合穿和尚服,如果穿毛线衫,要避免有孔洞的,因为容易卡住宝宝的小手指。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 按年龄,宝宝穿衣要变化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为了祖国的花朵,大家真的要注意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啊,还有什么问题评论区见哦!

原标题:《入秋就加衣?小心捂热综合征!宝宝正确穿衣看这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