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想当年丨从“赌神”到“赌圣”:港片三十年前的黄金时代

洪三宇
2020-10-11 09:43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编者按:这里是一个怀旧剧场。

回首再看,已然远去的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或许正在三十年前如日中天。1988年,香港新宝院线成立,当年香港电影就比上一年增加20部,共计110部。也是在这一年,著名导演王晶邀请周润发、刘德华、王祖贤、张敏等大牌明星,拍摄了至今仍被视为经典的《赌神》,并在第二年(1989)上映。

《赌神》中的经典台词

扮演“赌神”高进的,是周润发。按照王晶后来的说法,《赌神》的剧本早就有了,如果周润发不出演的话,这部电影永难面世。的确如此,出演《赌神》时的周润发(34岁),真正达到了成熟男人的顶峰,一丝不乱的大背头、衬衫西装,威风凛凛,气度高贵,自然散发王者风范。相比之下,在片中扮演陈刀仔(一个贪小却又内心善良的小混混)的刘德华(当时28岁)虽然在日后同样攀上了港星巅峰,但在《赌神》的高进面前,着实就像是其徒弟,总会轻易就被周润发的雍容气度夺去光芒。

《赌神》中的高进与陈刀仔

高进在影片一开始就霸气冲天地表示“打平算我输”,2:0轻取日本高手上山宏次与菊子,展示了“赌神”无可撼动的实力。更有趣的是,编导王晶将“失忆症”的戏剧元素加入这部情节本来相当模式化的赌王争霸电影之中,生动地经营出斗智与逗趣兼具的娱乐片风格。无怪乎《赌神》以1000万元港币的投资获得了4000万元港币的票房收入,创造了当时的港片纪录。

但更重要的是《赌神》开启了一个时代。当香港电影人发现观众对“赌片”如此青睐之后,趋之若鹜一般投身“赌”海。“跟风”影片在之后的数年间几乎可用“蜂拥而出”来形容。因为王晶已经让高进占用了“赌神”这一霸气名号。后来者唯有开动脑筋想出各式各样比“神”更加酷炫拉风的字眼。在上世纪90年代总计诞生了“(赌)神、圣、侠、霸、王”5大系列。纵观这类作品的情节,大都与《赌神》类似,通常是让原本风光的主人公遭受惨重迫害或打击,潦倒之时得人相助,最终在赌桌上打败对手,一洗耻辱。题材的重复雷同日后成为港片衰弱的诱因之一,这大概也是王晶拍摄《赌神》时始料未及的。

在众多“赌”字头香港影片里,1990年上映的《赌圣》是《赌神》之后最早,也是最成功的作品。这一年,香港电影不乏佳作。比如,由张国荣、张曼玉、刘嘉玲、刘德华、张学友五大巨星联袂演出的电影《阿飞正传》获得了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奖项。但该片叫好不叫座,在当年刷新《赌神》创下的票房纪录的,正是《赌圣》。

元奎、刘镇伟联合导演的《赌圣》可以说是对王晶的经典作《赌神》一次模仿(现在叫做“致敬”)。不但影片里直接引用了《赌神》的片段,甚至在《赌圣》中扮演风姿绰约的绮梦一角的演员(张敏),也正是《赌神》中Janet(高进的女友)的扮演者。

《赌圣》中模仿《赌神》的镜头

不过,《赌圣》的剧情核心是经过重新设计的。《赌神》虽然有着动作片的元素,但仍然着重于赌局的铺排以及赌徒的心理对话,剧中的重头戏也是高进与终极反派,素来以“出老千”(作弊)闻名的陈金城在公海邮轮上的生死对决。而《赌圣》虽然也有赌局的桥段,但主角却变成了一位来港投奔三叔(吴孟达 饰)的小人物左颂星。此人起初根本不会玩牌,而他登上“赌圣”巅峰所凭借的,也是颇为荒诞的“特异功能”。他拥有透视眼可以隔着骰子筒看到骰子的数字,更有神奇的天赋可以调换扑克牌——能够把自己的底牌变成“A”,自然无往而不利了。

带上了浓厚荒诞喜剧特色的《赌圣》一方面使观众获得了轻松愉悦的享受,同时满足了没有财力资本的市民阶层迅速致富的“白日梦”。这就使得这部影片在模仿《赌神》的同时完成了一次超越——“特异功能”赌片因此成为对赌片的一个创造性的发挥。

《赌神》中的终极反派

而从香港电影史看,《赌圣》还意味着另一位周姓巨星的诞生。他就是扮演左颂星的周星驰。在影片中,他凭借收放自如的“无厘头”搞笑风格一战成名,就此由“星仔”晋升为“星爷”。虽然《赌圣》称不上是周星驰的最佳作品,但他的个人风格表演在这部影片中已经初现端倪了。在90年代之后的几年里,从《鹿鼎记》到《九品芝麻官》,“周星驰-吴孟达”这对金牌搭档为观众献上了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喜剧作品。甚至可以说,这对组合本身就是“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的一个标志。

黄金搭档的诞生

另一方面,赌片能够在三十年前的香港大行其道,无疑是因为它们迎合了当时香港社会的争胜性格和“以赌致富”的侥幸心理。这自然也是秉承“票房第一主义”的香港电影痼疾之一。但《赌神》之所以能够位列经典电影之列,或许也是因为在为娱乐而娱乐的主题之下,还有着编导劝人向上的一面。比如,片中那位日本赌王自嘲明知会输仍然参赛。高进笑道:“看样子每个赌徒都有自己的借口。”这无疑是导演想告诉观众:赌就是赌,所有的理由都是为自己痴迷赌博而编排的借口而已。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正在香港“赌片”全盛之时,《大公报》的记者就有一番精彩评论:“赌片中出神入化的技巧,不过是剪辑的结果……赌片只是娱乐大众,切莫当真入迷”。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