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云南多地发生蝗灾:为什么蝗灾总会卷土重来?

2020-08-15 19: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赵序茅 科普中国

本文专家:赵序茅,兰州大学青年研究员

人类与蝗虫打了几千年的交道,《诗经》中称蝗虫为“螽”,战国后多称蝗。在中国古时候,蝗灾可是与水灾、旱灾并列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

今天上午,揭示蝗虫聚集成灾奥秘的新闻就被推上了热搜。

而前段时间云南部分地区(西双版纳、普洱和红河等)也爆发了蝗灾。

那么,云南地区爆发的蝗灾和古代书籍中记录的蝗灾是一回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具体研究一下。

云南蝗灾的是什么蝗虫?

古籍中记载的蝗灾大部分是由东亚飞蝗造成的,飞蝗是蝗虫中危害最大的,虽然只有一个物种,但有很多亚种。在我国,为害的飞蝗主要有三个亚种——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

而在云南地区肆虐的蝗虫为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俗称竹蝗。这黄脊竹蝗个头较小,身体的颜色主要是黄绿色,背部由一条黄色的纵纹,主要食物为竹子,是一种森林害虫。不过,相比于飞蝗或者沙蝗,竹蝗的迁飞能力比较弱,因此危害程度相对较小。但既然成灾就不得不防,我们继续接着看。

蝗虫是如何成灾的?

一般而言,蝗灾的发生要满足两个条件:

其一是数量突然增加;

其二是大规模集群。

蝗虫一直都存在,一般情况下蝗虫受限于自然条件,种群数量维持在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平日里农田、地头间三三两两的蝗虫飞舞,那是无法构成灾害的。只有数量突然爆增,才可能产生危害。

对于这次竹蝗灾,据中科院西双版热带植物园的科普专家刘光裕介绍,主要原因首先是近年来大量破坏森林,把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荒草地,为黄脊竹蝗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比如竹子、棕叶芦、钢秀竹、玉米、白茅等禾本科植物,以及大量种植芭蕉。

此外蝗虫的爆发和气候条件也有很大关系。中国古代有“旱极而蝗”的说法,认为蝗灾往往和旱灾相生相伴,非洲沙蝗的大爆发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对于竹蝗来说需要的气候条件可能又不同。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有利于它们生长发育。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为活动也会造成蝗灾,比如过度放牧会导致蝗灾发生。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是亚洲小车蝗,小车蝗属在世界上有30多个种,都是欧洲、非洲、澳洲和亚洲等地区的重要草原和农业害虫。

亚洲小车蝗喜欢氮含量较低的食物,高氮食物会使它们的大小和生存能力都有所下降。而重度放牧土壤中氮含量枯竭使得植物含氮量降低,为亚洲小车蝗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环境条件和人为活动导致蝗虫数量突然增加,这是蝗灾形成的第一步。蝗虫平时都喜欢独居,只有突然大规模集群之后才能造成更大的危害。蝗虫的集群同样需要条件。

蝗虫为何聚集也是许多昆虫专家研究的热点问题。英国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家发现,蝗虫后腿的某一部位受到触碰时,它们就会改变原来独来独往的习惯,变得喜欢群居。

在某一自然环境中偶然聚集的蝗虫后腿彼此触碰,可能导致其改变习性,开始成群生活,其成员以同一方式大量增加,进而形成蝗灾。

此外,英国牛津与剑桥的研究人员发现蝗虫的集群受到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影响。平日里蝗虫之间彼此嫌弃,一旦它们体内的5-羟色胺水平升高,它们就会摒弃“个虫成见”,聚集在一起。

5-羟色胺化学物质在蝗虫大脑中比较常见,如同武侠小说中的“圣火令”,可以号召蝗虫聚集在一起。处于集结状态的蝗虫体内的5-羟色胺水平比独处状态的蝗虫高出近3倍多。

蝗灾的危害有多大?

一旦蝗虫具备上述两个条件,蝗虫群会越聚越大。一个数量多达400亿只的蝗虫群一天可以吃掉8万吨食物,相当于40万人一年的口粮。

在一个地方吃光之后,它们就会起飞、迁徙,吃光,再迁徙。飞蝗成群后一般可以迁飞600千米,有些能够迁飞数千千米,这期间不断会有新的蝗虫加入它们,蝗虫的群体会越来越大,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蝗灾往往在旱灾之后到来。古人多靠天吃饭,一旦地里的庄稼没了收成,接下来便是饿殍遍地,甚至因蝗灾导致亡国。

从公元前707年(鲁桓公十三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发生蝗灾508次(该书印刷有误,统计为2618年,538次)。

再比如,2016年俄罗斯遭遇了30年以来最严重的蝗灾。漫天飞舞的蝗虫从俄罗斯南部经过,一时间日月无光,天地昏暗。据报道,此次蝗灾造成俄罗斯境内10%以上的农田被毁,受灾面积高达7万公顷。

如何防治蝗灾?

蝗灾中迁徙的蝗虫,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还有可能携带大量的病原体进行转移,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物种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影响。

为了对付蝗虫古人可谓绞尽脑汁,历朝历代的奏折中都有灭蝗的方法,其中以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中《除蝗疏》最为经典。徐光启根据历史上记载蝗灾的时间和地点,总结出二点:

蝗灾发生时间,“最盛于夏秋之间,与百谷长养成熟之时正相值,故为害最广”的结论;蝗灾发生地点“幽涿以南,长淮以北,青兖以西,梁宋以东,都郡之地,湖巢社衍,旱溢无常,谓之涸泽,蝗则生之”,首次划出了中国宜蝗区范围,并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灭蝗的方法——“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在矣”,有些办法甚至一直沿用到建国初期。

了解了蝗灾生成的两个必要条件,我们就可以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限制蝗虫扎推聚集,在蝗灾初期的时候实时监测,避免蝗虫群“变大变强”,尽量减少蝗灾的发生频率和降低其危害程度。

在人类的历史上,那些看似强大的猛兽,如狮、虎、豹,却并没有带来多大的伤害。相比之下,这看似弱小的蝗虫竟然危害无穷,成为人类的历史性灾难之一。因此,人类需要重视地球上存在的每一个物种,哪怕它看似微不足道。

原标题:《云南多地发生蝗灾:为什么蝗灾总会卷土重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