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专家学者探讨“互联网下半场”愿景

澎湃新闻记者 陈卓 实习生 但是
2020-08-14 20:38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1969年,当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4所大学的电脑第一次连接起来时,恐怕还没人能想到,在半个世纪之后,专注于人机互联的网络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机器的海量连接更有着无穷想象。

“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8月14日,在南京江宁举办的第四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刘韵洁向包括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内的媒体表示,互联网正在从消费型互联网进入到生产型互联网阶段,这对网络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传统网络体系架构面临巨大挑战。

交汇点 图

什么样的网络才足以面向未来?未来互联网愿景几何?

刘韵洁认为,未来网络要适应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当是“智能”、“安全”、“柔性”和“可定制”的。

所谓定制,即不同服务对网络提出不同需求,网络按需供给能力。从需求端,“每个行业、企业、用户甚至未来每个应用都将拥有定制化网络”;从供给端来讲,运营商将从原来传统的卖带宽,转变为提供定制化的网络服务能力。届时,“网络利用率将从目前的50%提升至90%以上,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刘韵洁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全认为,未来网络架构设计上或许可以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借鉴生物学思维。

“物理学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可设计、可控制、可预测。但生物学思维的方法是,与缺陷共生,与风险共存,只要‘足够好’,不求‘最优化’,因为最优化通常是以牺牲适应性为代价的,‘适者生存’是最高原则。”于全表示。

目前我国正在加速推进以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为主要特征的5G网络新基建,可网络是搭建起来了,后续要如何才能创造价值?

当下流行的宣传语是5G时代“一秒钟下载一部高清电影”,不过,正如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所说,这种使用并非刚需且价格昂贵,“要实现真正的开发应用,还需要社会上大批企业参与,这不是一两个企业就能实现的。”

邬贺铨说,现在很多政府都选择把手里的钱投向一两个企业,这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而关键是要提供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环境,打造公共创新平台,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免费给当地的中小微企业使用。“只有土壤培育好了,大批企业的创新能力起来了,自然会有能干的企业出来,才能支撑我们未来的创新,包括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已经于2017年至2019年在南京成功举办了三届,已成为全球未来网络领域高规格的盛会,搭建了未来网络领域最前沿的国际化对话平台。本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由中国工程院、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通信学会、江苏省科技厅、江宁区政府、南京江宁经开区管委会等单位承办。

因受疫情影响,本次大会首次以“云上+线下”并行的方式举行,来自相关领域的数百名国际顶级专家、业界精英和企业代表相聚南京江宁的中国无线谷,围绕未来网络发展的相关时代命题,举行多场高峰对话、系列论坛、赛事活动等。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