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过度渲染爱情,是对于张玉环案件的报道失焦吗?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陈安庆 、丁文静
有人说过度渲染爱情,是媒体对于张玉环案件的报道失焦吗?
8月4日,张玉环杀童案最终以“原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宣告现年53岁的张玉环无罪。9778天!26年!张玉环作为截至目前公开报道的被羁押时间最长的申冤者,媒体自然闻风而动,不放过他的任何蛛丝马迹。
透视张玉环案,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年滋生冤案的一些土壤已经或者正在消除和消失。比如,当年呼格吉勒图案,从案发到执行死刑只用了62天。但今天,司法活动回归常态化,今后这种草率侦查、起诉和审判的情况应该会较少发生。
一系列报道中,最多也最受追捧的莫过于张玉环和前妻宋小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了。“张玉环说希望前妻宋小女幸福”“张玉环前妻称他欠我一个抱”“张玉环改判无罪后和前妻相见”等等话题更是迅速引爆热搜。
有人说宋小女的有情有义值得赞扬,但是过度渲染爱情,究其本质是媒体对于本案的报道失焦。
还有歪楼自媒体大V们说:制造阴谋论,宋小女演戏,是为了获得张玉环赔偿款?……
张玉环蒙冤,忍辱负重将两个孩子拉扯长大;无奈改嫁,依然心系为前夫申冤;前夫沉冤得雪,回到现任丈夫身边……有了媒体的报道,才有张玉环和宋小女的爱情故事才被我们知晓。
但随着媒体不断聚焦宋小女,舆论中质疑宋小女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一批网络喷子开始阴谋论,直言宋小女演戏,是为了获得张玉环赔偿款……
什么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要警惕网络乌合之众,把想象、幻想当做事实,他们为了网络拉流量,充当键盘侠,情绪化表达,非理性叙事,非逻辑的思维方式,媒介素质和业务水平低下。
一遇到公众性事件,在网民与网民之间的口水战中,一旦他人表达了与自己不同的意见,这些人就会假设他人是有阴谋的、有“背景”的,对其进行口诛笔伐,而这些假设一般是根据个人臆断立场而定的,凭借网友自己的想象,把想象的内容当做事实。
许多民间草根歪楼大V要么是把想象作为事实根据,要么是论证过程混乱,逻辑漏洞百出,稍微有些见识的人,都不屑与之为伍,更不要谈转发和传播了,自媒体时代,网络新闻评论门槛低了,也不能低到无视事实,仅凭臆测想象乱喷的地步!?
宋小女是个单纯的女人,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折磨,她最想得到的只是张玉环的一个拥抱。
她说:我非要让他抱着我转!唉呀妈呀!
说着说着,害羞地捂住了脸。
这个抱从1993年欠到了今天,张玉环理应要抱她。
他应该抱我,我也应该抱他。
这两句话萦绕在每个看过这个采访的人心中,很难散去。
说这两句话的宋小女瞪圆了眼睛,噙着泪水、咬着嘴唇,她努力活下去就是在期待那一刻。
在伟大的人性和爱情面前,在青春的灵动面前,在生命的美好面前,空洞的说教,僵化的教条,只会土崩瓦解。新闻媒体对真善美进行了礼赞和讴歌,本身没有错。
每一个媒体可以自己独立的视角看问题,诠释新闻、解读新闻,只要不过分、不扭曲事实,无可厚非。
(年轻时的宋小女和两个儿子,美丽的妈妈)
真正的爱情是纯美无暇的,是超出一切世俗之外的阆苑仙葩,是风雨坎坷的无私援助。
在这样一出极度悲愤的人间疾苦里,我们欣慰的是,看见了微弱的人性之光。
古往今来,礼教的禁锢,功名的诱惑,都应该远离爱情。死亡不应该阻止生命之花的绽放,功名利禄不应该玷污纯洁美好的爱情。一对恩爱夫妻,青春年少时被迫分离,年过半百重新聚首,却已时过境迁,人事两非。
这些年她是怎么过来的,洗盘子挣路费为夫申诉!一路拖着孩子四处求人援助,孤儿寡母独木难支,就为讨一个公道!
在如今功利现实的社会,宋小女无疑是尘世间难得的奇女子,情义似海,值得让所有人再深信一次爱情!不知道你是否会为此真实的故事,眼底湿润。
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说,又有人相信爱情了,26年已经50多岁,提起当年的爱情,宋小女还有少女的娇羞和期待。
如果年轻人不相信爱情,请告诉他这个故事,太伟大也太令人震撼了,关心这个冤案背后的爱情、人间的真情、人性的美。
关注张玉环冤案和案情背后宋小女的爱情,并不矛盾,不是二元对立的,如果你认为舆论走偏,失焦,那是你这个人过于机械、教条。
网络,为民众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渠道,但一旦超过某个边界,互联网世界上的公共话语空间就可能变成公众颠覆传统、放纵自身的狂欢天堂,变成公众们非理性言论泛滥、社会责任感缺席、话题严重同质化的混乱场域,你如果想喷宋小女,你最好检视下你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太阴暗了。
就想知道,人的“心理阴暗面”是如何形成的?
有些人平时无论多么的道貌岸然,但其内心是极不健康的,他们容不得别人快乐,只要你比他快乐,他就一定要折磨你,我就在想,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样的人是"病人",是严重的"阴暗心理"病人。
一个刚烈勇敢的女人,一个为夫伸冤的前妻,一个隐忍27年苦难的母亲,却被一群喷子扣上“戏精”、“无事献殷勤不怀好意”的帽子。
善恶不分,是非不分,内心阴暗不堪,恶毒牙尖嘴利,为了博眼球,任何事情都想颠覆常识、常情,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些人实际上只是为了流量,带偏舆论三观罢了!公共话语的这一畸形化,若不被加以正确引导和规制,最终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万幸,人间还有宋小女。宋小女开通了新浪微博账号,微博名字叫“花满月圆”。
愿花长好,月长圆,人长寿。
祝福你,宋小女,人间还有正义在,人间还有真情在。
检察系统有一句名言,“你办的不是案子,办的是别人的人生”。这句话用在张玉环身上显得格外贴切,因为他的人生因为误判迟到了26年。未经反思的冤案未抵正义,冤平之后,对当年刑讯逼供人员进行追责,持续缉拿真凶,是给张玉环一家一个交代,更是还受害家庭一个真相,这不仅仅执法机关应该履的责,更应该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和舆论引导的方向。
近年中国平反冤假错案进入了快车道,一系列陈年冤案得以翻覆,23年的金哲宏案,23年的陈满案,25年的刘忠林案,这些案件得到平反,还了当事人的清白……我们应该发现,桩桩冤案错案的背后,是疑罪从无、无罪推定的司法原则胜利,是中国司法的重大进步,而这些比之爱情,更应成为本案的焦点。
剥离冗余信息,直击事件焦点。对于有重大社会意义的新闻事件,新闻媒体的报道不能只为得流量、博眼球,而应对新闻事件精准定位、深度挖掘,探索事件背后反映的社会意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才当之无愧为社会公器。由于中国一直没有出台明确的新闻法,新闻舆论监督常常无法可依,缺乏法治制度保障。这导致舆论监督实现法制化,面临操作层面的困难。
透视张玉环案,留给传媒和司法诸多反思。
1、透视张玉环案,我们可以看到舆论监督是维护公平正义、传递社情民意、贯彻政策和文件精神不可或缺的一环。媒体只有敢于承担责任,客观报道,理性发声,对真理和真相孜孜以求,才会有上下事理畅通、民情畅达,才会逐步接近真相,不断凝聚社会共识。舆论监督可以有效促进司法公正。良好的舆论监督可以促进审判公开的实现,提升审判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审判作风,提升执法水平,优化办案效果。新闻媒体的初心是通过这一案件,向公众彰显法律的公道正义!
2、透视张玉环案,近年来,最高法院在平反冤案,确保司法公正上着墨颇多,有目共睹。平反冤案的同时,要彻底根绝以往“办铁案”的畸形逻辑,我们可以看到司法实践中,有些通过刑讯逼供手段获得的证据并未真正得到排除。“疑罪从无”的原则尚未得到彻底贯彻。张玉环案背后的司法系统纠错,这与具有人治色彩的“平反”相比,法治是最终的赢家。
3、纠正冤案,更重要的是切断冤案的生成逻辑。今天,“疑罪从无”原则已经在刑事诉讼法中给予明确,但现实中,由于惯性思维,以及一些地方司法、行政机关破案心切等因素,“疑罪从有”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4、冤案追责,国家的法治进程应有底气让公民有不一样的诉讼体验。严格追责,张玉环案的悲剧才不会重演。失之宽松的追责,不能让官员对法律和正义产生敬畏。昔日的办案人员在面临可能的司法追究时,同样需要法定权利的保障,没有严刑逼供,享受充分的辩护,得到公正的审判。冤案错案,有错必纠,这是司法的正义,也是老百姓信任司法的根基。
5、透视张玉环案,留下诸多命题:如何启动制度化的反思,从根源之上避免冤案;如何打破司法制度的某些坚冰,让错案重审来得不再艰难,正义不再姗姗来迟。如何用制度革新或者重建,激活司法的良心,让司法人员不至于在案件中,极易丢失独立的法律人格?
6、警方也需要反思“命案必破”的口号。这一口号虽然彰显了警方命案“必须破”的决心,也隐含了命案“必定破”的承诺,它不仅潜藏着无法完全兑现承诺的风险,以往发生的无数冤案也表明它成为刑讯逼供的根源之一,应当引起反思。每个警务人员都要在心里树立一个基本底线,不能搞屈打成招的刑讯逼供,依法科学办案,恪守程序正义,文明执法,执法者不能执法犯法。依法办案,禁止刑讯逼供、诱供是底线,任何时候都不得突破!
7、警方反思还需要改变以往“宁枉勿纵”的思维和重打击犯罪、忽视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的倾向,转向“宁纵勿枉”。放过坏人、破不了案至多意味着警方无能,但以冤枉好人为结局“破”了案则意味着警方实际上制造了一起新的犯罪,严重损害了警方的公信力。在某种意义上,警方“命案不错”比“命案必破”更能为其赢得社会公信力。
每一个判例,都可能为法律信仰加一块基石。每一次失误,都可能成为信仰崩塌的链条。
在冤案受害者面前,是无颜用一句“正义可能迟到,但从不缺席”来作宽慰的。这句话太轻飘,无力承载,这句话至今也依然不可预期。惟愿,没有下一个“张玉环”!
(传媒智库—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