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最美火把节,“彝族雄鹰”沙子呷带来“最美礼物”!
彝族火把节到了,沙子呷回家了!
坐落于川西海拔2800多米高山上的一座彝族村寨热闹起来,乡亲们穿上节日盛装,为幸福生活而起舞。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这是沙子呷献给大家的节日礼物,也是他前不久获得的一份沉甸甸荣誉。
乡亲们都没有想到,当年他们凑了78块钱,亲自送行到火车站的这只彝族雄鹰,能在军营天地里飞得这么高远……
一顶军帽
沙子呷是大凉山的孩子,这里流传着红军长征的故事。
他的父母都是孤儿,当年这里和平解放,爷爷一辈分到了房子和土地,他们一家才过上了新生活。
沙子呷的母亲罗子各说:“在那之前,父母辈那些没有土地的人,都要到富人家当仆人,啥苦活累活都要干。”
翻身当主人。彝族人民对党有着纯朴而深厚的情感。
虽然有了自家土地和房子,却没有更多出路,生活依旧充满了艰辛。沙子呷的童年缺吃少穿,充满了各种酸苦味。
比同龄人更麻烦的是,沙子呷要背着弟弟上学。
沙子呷就读过的小学旧址
小学和初中,他都被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弟弟哭闹时,他就抱起弟弟边哄边听课。
放学后,沙子呷还要满山跑着放牛、放马。喂马时,喂的是熟土豆,他也抓着吃。
从小听着“彝海结盟”战斗故事长大的彝族孩子,对部队有着特殊向往。
有一天,沙子呷在集市上看中了一顶老式军帽,恳求父亲说:“我可以不穿鞋子,但就要买这顶帽子!”
他的坚持最终打动了父亲,给他买了“人生中第一件值得炫耀的东西”。
戴上军帽,梦想的种子也在沙子呷心底悄然发芽。
15岁那年,他参加了乡里的火把节,一下子拿了摔跤、赛马两个第一。那时,他萌生了一个强烈念头:要出去闯一闯,当兵是一条好路子!
17岁那年,到了服役年龄,沙子呷如愿参军。寨子里的80多户人家,为他凑了78块钱路费。乡亲们走了30多公里的山路,到火车站送他。
走出大山,去入个党,这是沙子呷当年的梦想,也是乡亲们的嘱托。
等戴上了真正的军帽,沙子呷才发现,为导弹“筑巢”的各种挑战正在等着他。
大山褶皱
沙子呷的家,在大凉山白云深处。
原想着“到山外见见世面”的沙子呷,来到了战略导弹部队工程部队,成了一名导弹工程兵。
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两弹一星”、国际维和,鏖战郴州、汶川、陇南和玉树,这支部队的战绩彪炳史册……
导弹工程部队参加抗击冰雪、抗震救灾任务
然而,在平时,他们“躲”在不知名的大山里施工,开山劈石,为导弹武器筑巢。
当一枚枚导弹腾空出世、威震敌胆时,人们并不知道,那一座座军事斗争准备的地下“长城”,是由这群官兵热血构筑。
沙子呷觉得,这里的山比家乡的山更压迫人。
恐惧,这是许多新兵的初始反应。一次施工,一块岩石突然掉落,砸中了一起作业的一名战友,鲜血染红了地上的泥水。
施工还要继续!沙子呷明白,这就是他们每天面临的真实“战场”。
身上看得到、看不到的一处处伤疤,是导弹工程兵的特殊“勋章”。这些,大家慢慢习惯了,但始终难以面对的是战友的离去。
有一次,一块巨石掉下来,一名战友没来得及发出任何声音,就在沙子呷面前牺牲了。后来,大家经过那个地方时,都要点一根烟,以此缅怀他。
鏖战、冲刺、会战……这让吃惯了农家苦的沙子呷都难以忍受。
某国防施工任务到了攻坚期,连续几天的加班加点,让沙子呷撑不住了。有一回上夜班,他溜到小河边想打个盹——其实,他想回家!
躺在一块大石板上,看着天上的繁星,沙子呷再次想起了家人让他入党的嘱托,觉得自己不能当逃兵,又偷偷回到了坑道里。
艰苦与孤寂是一种难捱的痛。两年服役期满,工区同年入伍的几十名彝族战士登上了返乡的列车,只有沙子呷一人选择留下。
他觉得,自己还没有得到“最好的东西”,应该留下来继续战斗。
入党
沙子呷太拼!新兵时的一次施工中,一块上百斤的钢模板砸中了他的右脚,3根脚趾骨断裂,他还一直瞒着,坚持施工作业。等他实在没法走路了,伤情才被连队发现。
“炎症很严重,可能需要截肢!”进了县医院,医生的话让沙子呷懵了:自己是来入党的,这下子怎么跟父母交代?
最后,仗着年轻“本钱”,他总算挺了过来。
很多战友对沙子呷执着的入党愿望感到不解,只有了解了他的特殊成长环境,才会理解那份期望和信仰。
沙子呷家乡有一句谚语:“跟着共产党走,能吃饱。”党对这片土地的恩情,既在民意闲谈中,更在群众心里面。
寨子里一位94岁的老兵告诉笔者,当时,好多年没有人走出这座大山了,大家都盼着沙子呷一定要入个党回来!
2005年7月,一项重大国防工程即将开建,作为突击队员的沙子呷表现出色,被批准火线入党!
这天夜里,沙子呷一个人在单位库房里哭了一晚上,军旅生涯的第一个目标终于实现了!
第二天,他打电话回村里报喜,村里的电话员赶紧告诉了他的父母。
“入党了!我家子呷入党了……”作为村寨里第一位女党员,母亲挨家挨户上门报喜,夫妻俩高兴得一整天没吃东西。
入党,立功,转士官,保送入学……沙子呷在这里蜕变成长,不断刷新着乡亲们对他的期望值。
沙子呷和妻子莫小梅应邀为凉山州应征入伍新战士上役前教育课
在他这部“鲜活的征兵宣传片”的影响下,沙子呷家乡的许多有志青年,开始像他一样到军营逐梦。
这些年,沙子呷的哥哥、妻子、弟弟也都先后光荣入党。这个“全国最美家庭”已经有了5名正式党员!
勇者无敌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血性需要在战斗中历练。
2003年夏天,南国密林,沙子呷参与一项国防施工任务。一天下午,作业面上突然掉下一块黑板大小的石板,他的后背被蹭掉了一大块皮,火辣辣地疼。
更不幸的是,离他最近的一名战友直接被砸倒在地。
班长没在,几名年轻同志懵了。沙子呷回过神来,背起受伤的战友就往阵地外面冲……终于,保住了战友的生命。
而自己受伤时,沙子呷却表现得像个“铁人”。
“你不要命了?”新兵时,沙子呷被钢模板砸伤脚的那次,县医院医生的责备,让他久久难忘。
“花多大代价,也要保住这只脚!”时任团政委胡卫平当即安排卫生队长赶往省城,邀请大医院骨科专家会诊。
穿导管、清淤血,割腐肉、长新肉,每天塞酒精棉进去消毒……每次“刮骨疗伤”,沙子呷都咬枕头、咬木头,汗水湿透了衣背。
“导弹工程兵都是钢铁汉,每一项优质工程都是我们用血汗牺牲拼来的!”走在阵地里,沙子呷对笔者说。
那年,还是代理排长的沙子呷,和战友们顶风冒雪挺进大西北“生命禁区”。
呼吸越来越困难,眼珠直往外凸,太阳穴也阵阵麻痛……进阵地后,大家第一次在这样的环境下展开作业,挑战前所未有。
打风钻、放炮、刨石渣……施工每向前推进一米,官兵们就四仰八叉地躺在作业面上,像拉风箱一样喘着粗气……
最终,他们铸就了一项优质工程,同时也创下三项高原寒区施工纪录。
2014年6月,沙子呷所在连队受领某工程建设任务,由于地域环境复杂,“科技工兵”被迫回到了肩扛手抬的时代。
“工期只有10个月,必须完成!”连长沙子呷立下军令状,带头展开攻坚鏖战。
高达50℃的作业面上,人一上去就像是蒸桑拿。沙子呷光着膀子,抡起捣固棒,第一个钻进拱顶。其他战士也跟着他投入战斗。
有的战士累倒在作业面上,被抬出去呼吸几口新鲜空气,缓过劲来又主动爬上作业面继续干……一天下来,光盐糖水他们就喝掉300多斤。
……
沙子呷名字里的“呷”,在彝语中是英雄的意思,父母希望他当个英雄,任何时候都能够“杀出一条血路”。沙子呷对笔者说:“每次看到坑道贯通的那一刻,都是最幸福的时候。”
从军18载,从战“老虎口”到战塌方段,从“拼命工兵”到“标兵营长”,在这个特殊战场上,沙子呷一路突击掘进。
他18次担任党员突击队队长,参与建设10多项重大国防工程,2次荣立二等功、3次荣立三等功,2018年3月,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9年被评为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
如今,获评“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沙子呷,正带领官兵们走向新的神秘地标,继续构筑共和国新的地下长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