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疫情之下:大规模在线教育的进行时与将来时
以下文章来源于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作者中国教科院课题组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发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传递全球教育与国别教育的前沿研究动态,分享国家级教育智库的理论智慧,展示国际教育经验与中国教育实践相融合的试验进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中小学校普遍采用在线教育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实现了“停课不停学”目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面向全国中小学校,对近18万名教师和180余万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认真分析在线教育的开展现状,并就未来影响进行了展望。01大规模在线教育体现制度优越性
为应对疫情,教育部陆续出台“停课不停学”系列文件,及时发布教材电子版链接,统筹安排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指导各地稳妥有序开展在线教育。各地通过直播课堂、网络点播、在线辅导、在线翻转课堂等方式,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在线教育活动。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是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教学社会实验,有效抵御了疫情给教育系统带来的冲击,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从搜索指数看,“在线教育”的百度搜索指数于2月10日出现峰值(4982),为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此后呈平稳下降,目前仍保持较高热度。从舆情走势看,家长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时间、平台支撑等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各类媒体信息对在线教育的态度以中性为主,正面态度超过三成。其中,中性占63.98%、正面占32.63%、负面占3.39%。
▲“在线教育”涉及的热门主题词与情感属性02在线教育的问题与挑战从在线教学的主要方式看,有69.55%的教师采用网络布置自学任务,占比最高。其它依次为直播课堂(52.18%)、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互动学习(45.29%)、在线翻转课堂(6.7%)、跨学科主题探究学习(4.65%)。这说明,在线教学仍然以知识传授为主,学习的交互性和探究性仍显不足。
▲在线教学的主要方式从在线教育的主题看,87.21%的教师开展了学科知识教学,占比最高。其它依次为心理健康教育(54.15%)、德育(53.86%)、公共安全教育(50.98%)、体育锻炼(50.78%)、生命教育(34.73%)、劳动技能教育(27.24%)、跨学科学习(8.12%)。这说明,在线教育以智育为主,生命教育、劳动教育和跨学科学习略显不足。
▲在线教育的主题从在线教学效果看,37.35%的教师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48.96%的教师表示效果一般,10.58%的教师表示比较不满意,还有3.11%的教师表示非常不满意。从家长观点来看,40.44%的家长表示基本满意,占比最高。31.56%的家长表示一般,17.26%的家长表示非常满意,9.14%的家长表示比较不满意,还有1.61%的家长表示非常不满意。这说明,在线教学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机会,但教学效果仍需提升。
▲教师眼中的在线教学效果从在线教育的制约因素看,“网速慢,卡顿”(61.76%)是制约在线教育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制作素材困难(58.91%)和缺少终端设备(44.49%),还有36.63%的教师认为自己“不熟悉在线教学的形式”。这说明,信息技术保障不足是在线教育的主要制约因素。
▲在线教育的制约因素从在线教育的家校合作情况来看,29.90%的教师认为“学生家庭环境和条件带来的干扰与障碍”是在线教育的最大挑战,占比最高。其次为“与学习者远程互动”(21.66%)、“作业检查和学习效果评价”(16.73%)。考虑到居家学习,家长陪伴是在线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家长对其必要性的认识仍显不足,仅有46.79%的家长表示“会,很必要”,占比不足一半。表示“有时会,必要性一般”和“有必要、但没时间”的家长分别占30.65%和18.56%。这说明,在线教育中的家校共育尚未形成合力。
03未来影响与远景预测(一)人才培养体系:从“智育独大”到“五育并举”。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将抗击疫情与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结合,在实践中形成了“网上升旗仪式”、“云端思政课”、“云端班会课”、“线上运动会”等创新案例。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线教育仍然以智育为主,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公共安全教育和体育锻炼开展情况相对较好,生命教育和劳动教育仍需加强。我们建议,在线教育不是“在线智育”,要把“五育并举”贯彻到在线教育的全过程和全环节,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和网络平台支撑,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在线教育支撑体系。
(二)教育教学场景:从“教室听讲”到“泛在学习”。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首次以成建制的方式实现了“线上教学”对“线下教学”的完整替代,尽管存在不足,但却为全国范围的“停课不停学”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室作为教学发生的唯一场所被打破,互联网正在成为教学发生的重要场所。我们建议,要把在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教育中的普及应用,推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发展,构建“实体学校+虚拟学校”相结合的教育新格局,打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新体系。
(三)教育评价方式:从“考试成绩”到“数字画像”。传统教育评价过于依赖考试成绩,难以准确衡量学生的高级认知技能和非认知学习成果,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唯分数”的倾向。在线教育在数据采集、处理、丰富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可以跟踪学生的学习路径,描述学生成长的动态过程。我们建议,充分发挥在线教育的优势,突破对标准化考试的路径依赖,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多维度、全过程、立体式的考查,在自然情景中采集学习过程数据,实现数据的全过程采集和结果的适时反馈。通过对学生进行精准数字画像,提供个性化评价服务,改变传统教育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现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四)在线教学方式:从“知识搬运”到“创新探究”。目前,在线教育大多停留于传统讲授的层面,存在着“灌输多交互少”、“展示多探究少”等突出问题。为了保证教学正常开展,学校不得不对家长提出明确要求,由家长代替教师来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实际上,在线教育的优势不是“统一化教学”,而是“个性化学习”。我们建议,要制定在线教育指导方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活动,打破“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探索新知、完善思维、迁移应用。大力加强在线教育研究,引导教育科研工作者深度参与在线教育,支持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结成团队,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主题和任务情境开展高水平教学。
(五)数字教育资源:从“单兵作战”到“集约开发”。在线教育从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带有鲜明的共建共享特征。理想情况下,对于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只需要一个最好的在线教学就足够了。这不仅可以降低边际成本、产生规模效益,也能有效减轻教师负担。教师“人人当主播”是一种人力资源浪费,容易陷入低水平重复的陷阱。我们建议,学校要建立在线课程开发的联合机制,组织教师开展“多兵种”协同作战,保证在线教育质量和师资优化配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区域统筹,注重学校之间的有效协同,共同汇聚形成一整套高质量的在线课程资源。
(六)教师信息素养:从“信息化应用”到“教学法创新”。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是一场教师信息素养“大考”,以实战的方式检验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广大教师经受住了实践考验,但也暴露出信息化教学创新不足的问题。实践表明,教师既要重视信息化应用,更要重视教学法创新。我们建议,要优先关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能力,研制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标准,帮助教师获得与之相匹配的理念和能力。教育信息化重大项目要按比例设置教师培训经费,针对性开展教育创新理念、学习方式变革等方面的培训,使越优秀的教师就越擅长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七)网络学习平台:从“辅助教学”到“促进交互”。直播教学是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常见方式,尽管课堂从教室搬到了网上,但更多是把传统听讲在网络上进行“复制”。在线教育不是课堂听讲的延伸,而是学习形态的重构,核心是技术支持下的深层次交互。我们建议,网络学习平台建设要从“辅助教学”走向“促进交互”,开发智能学习助手,加强学习互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精准识别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形成稳定的学习共同体。提供远程协作、社会网络、知识协同等工具,支持跨班级、跨学校、跨区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对话和互动中建构知识。
(八)未来学校形态:从“关起门办学”到“社会化协同”。传统学校是相对封闭的办学体系,课程、师资、信息化设施等都是私有的,难以广泛共享。在线教育的核心特征是跨界共享,倡导用互联网思维拆除学校与外部社会之间的“墙”,积极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实现学校从三尺讲台到无边界学习的突破。我们建议,要建立学校与外部社会的协同机制,推动学校与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社区、家庭等开展跨界合作,构建校内外相互沟通、资源高度共享的办学格局。支持学校购买教育服务,调动全社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拓展教育服务供给,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04小结疫情期间,大规模在线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教育战线“用屏幕照亮前程,用技术跨越障碍”的适时行动与有效部署,为回应民声、稳定人心、保障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线上教学正在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构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提供了变革力量。
(本文来源: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课题组负责人:王素;执笔人:曹培杰、王素、王晓宁、康建朝、赵章靖。原文刊于《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提醒广大科技辅导员
戴口罩 勤洗手 少集会
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原标题:《疫情之下:大规模在线教育的进行时与将来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