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什么这类孩子最懂事,长大后却不招人待见?

2020-08-12 16: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有些东西,你出生时有就有了;你出生时没有,这辈子也就不会有了。在这个社会,更丰厚的物质无疑代表着更优渥的教育资源、生活品质、阶级人脉。而有些人的起点,或许是他人奋力拼搏一生也达不到的终点。

在这个拼爹的时代,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和子女,但仍有着那么多“富一代”的存在。如果说父母给予的,是人生起点,那么终点停在何处,就取决于孩子本身。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不少家长认为,“贫穷教育”更能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更加懂得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存在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会时刻警醒着我们向前看,但当自卑被无限放大,等待我们的唯有怯懦。

“孩子,我们家没有钱,爸妈不舍吃喝供你读书,你一定要出人头地”

“孩子,我们家没有钱,你吃得每一口饭都是爸妈一滴汗掉在地上碎成8瓣换来的”

“孩子,我们家没有钱,除了学习,你没有任何能够和人比的东西”

……

你以为你激励了孩子,但过度的“贫穷教育”会带给孩子更多的负面影响。

1、失去斗志

家长经常向孩子灌输“贫穷”的思想,会让孩子自卑心理加重,认为自己在任何方面都要逊色于他人,即使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当极度自卑时,便会对一切事物提不起兴趣,进而让孩子失去冲劲,心甘情愿的接受“贫穷”的现实。

2.压抑自卑

家长总是以穷来拒绝孩子,他便会在一次次失望后变得“懂事”,强迫自己理解父母的不易,强迫自己压制内心的欲望。变得无欲无求,即使是满足生活、学习所必须的花费,也会难以启齿,长此以往,不仅是对金钱的欲望、甚至情感的欲望也会缄口不提。

面对需要产生花销的集体活动时,孩子会因“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让我参加”而退缩,这会让孩子有匮乏感,容易形成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

3.贪小便宜

伴随着贫穷,一些家长把小气的行为归咎于节俭,并且教育孩子对一些免费的东西要“勇往直前”。这种贪小便宜的行为,会带给孩子一种错误的价值观。人们常说,贪小便宜吃大亏,当孩子习惯于占便宜、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便会成为有心之人“狩猎”的目标。

在人格养成方面,家长这种教养方式,只会让孩子成为自私自利之人,变得目光短浅,难以形成大格局。

4.不愿分享

因为经常性的“贫穷教育”,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甚至不会再有第二个,虽然这样能够促使孩子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但也会让他们变得小气,不愿与人分享。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会对今后的为人处事及人际交往产生影响。

5.眼界低

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吃饱就好”,不可以攀比,而当有一天,他人给予了一个自己从未拥有过的物品,他会被深深蛰伏,心甘情愿地任人摆布。

6.执着于物质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从小长期被灌输“贫穷”思想的孩子,长大后会出现报复性心理,对金钱有着过分的执着,小时候物质一直未能被满足的孩子,长大后容易惟利是图、处处追逐金钱,或者过分追求奢侈品,名包名表攀比着买,用以填补童年时期的匮乏感。

家长应该明确,贫穷不可怕,贫穷也不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真正可怕的是贫穷的思想。当你用贫穷的思想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他就会在自卑和堕落中越陷越深,正如我们上文所说,如果说父母给予的,是人生起点,那么终点停在何处,就取决于孩子本身。如果孩子自身不够努力,认知不清,那么即使无尽财富也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对于家庭状况,家长只需要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即可。

如果家庭状况很不好,家长大可以告诉孩子实情,亦无需为了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拼命强撑。但告诉孩子事实的同时,还要让孩子知道,家庭目前的现状,并不是因为他的存在,不是他的过错。或许是父母的知识不足、家庭出现意外、家庭成员出现疾病,虽然目前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但父母仍旧在凭借自己的努力,让这个家一点点变好,同时也期待着孩子能够和家长共同努力,让家庭条件逐渐变好。

如果家庭条件一般,同样告诉孩子真实情况,可以满足孩子哪些需求,无法满足哪些需求,希望孩子能够理解。引导孩子不去和他人攀比,纠结于奢侈品。激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可以是理财、储蓄等等。

如果家庭条件相对富有,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但在物质方面,尽量进行控制,不奢靡浪费,培养孩子独立的思维以及依靠双手的能力。做好零用钱的管理,才不会变成他人口中只会靠爹的“废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