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选专业怎样才不会后悔?718万份投票里有4个结论供你参考
7月高考,8月出分,2020届高三考生将于9月马不停蹄进入大学,无限未来就此展开。但随着专业学习、实习实践的深入,每年都有大学“新鲜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专业是我选的,后悔也是我说的”。短短几天做出的专业选择真的令人满意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围绕大学专业整理出四个常见问题,通过数据给你解答。
问题1:选什么专业?你跟你妈可能说的都对
已经毕业4年的陈盈想起自己填志愿的最后时刻,仍然哑然失笑。
在那个半天里,妈妈牢牢守着家里唯一一台电脑,为了保证自己多方打听的志愿不被女儿修改。妈妈认为这是性价比超高的好选择,至于有没有兴趣可以再说。最终陈盈踩线进入TOP4高校的冷门专业,学习不算嚼蜡但也谈不上多喜欢,因为填了提前批,“反正我没法转专业了”。
在中国,大量考生的专业填报在个人志趣和父母经验中摇摆,到底该选什么专业?你跟你妈可能说的都对,只是关注重点不同。
南京大学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高考志愿填报者的报考行为的研究》通过464份有效问卷发现,在填报志愿时,考生本人最普遍参考的信息来源是高校网站,考生家长最普遍参考的信息来源是高中班主任。对于考生而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就业情况是报考专业时最常考虑的因素,家长除了以上两项,还会对专业录取排名和高校所在地产业布局情况有较多考虑。
问题2:冷门专业能学吗?
澎湃新闻爬取了阳光高考网718.8万位本校学生就读专业的满意度评分,发现一些冷门专业其实满意度很高。
为尽量减少极端值带来的影响,我们筛选出每所高校中评分人数超过100的专业,并计算出各个专业满意度平均分。我们将满足条件的736个专业放在图表中,在右上角分布着一些开设学校少但满意度高的冷门专业。比如说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交通管理工程、港口电气技术、快递运营管理、蒙医学、飞行技术这几个专业均只有一个高校开设,但其综合满意度和就业满意度均在4.7-4.8分左右。
问题3:名落孙山还有好选择吗?
在高考中,考生们习惯分分必争,有时候可能多得1分就能上自己想上的大学。但在专业层面,有时候也会出现满意度和考分倒挂的现象。
我们发现,大部分专业,在一流高校的体验度都比在普通高校要好,不论是文史哲,还是计算机、自动化这些技术导向型学科,但是也有不少例外。这些“倒挂”专业主要集中在农学、理学、工学、医学等学科门类。
包括园林、园艺等在内的大部分农学专业即便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仍然难就业。生物、化学、材料、环境等理工科专业的情况也是类似。
郑微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她把满意度倒挂主要归结到就业层面,“普通高校和重点高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适用岗位、工资差距都差不了多少”。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研究所的赵润也认为,对比一流院校的其他好专业,落差更明显,“又累钱又少的时候,免不了有种高分读了天坑的感觉”。
医学是另一个满意度倒挂大类。“好的医科大学,就意味着强竞争、高压力”,刘蕊今年从南京医科大学专硕毕业,“大四拼上课拼见习,大五各个科室轮转,研究生3年规培科研两头烧,但还远没到头”,要进顶尖医院几乎和继续读博、继续无薪划上等号,抑郁和退学的也不鲜见。但就读于普通高校的医学专业可能意味着有一份有编制的稳定工作。曹青毕业于杭州医学院,一所医学类非双一流高校,毕业后顺利进入家乡的乡镇卫生院,成了一名影像学医生。
问题4:专业选错了还有后悔药吗?
如果读了“天坑专业”,转专业是不少学生的共同选择。
杨晨在进入某商科高校后,发现自己身处一个“边缘学院”。虽然老师不断强调,没有哪个学院是边缘的,但学院和专业之间的资源差异仍在不断刺激他的神经。在研究完跨院转专业的方案后,杨晨苦提学分绩,终于在大一如愿从机械转入了经济学专业。
在知乎问答“大学生后悔选了你的专业吗?”中,转专业是最常被提及的志愿后悔药,其他解决方案还有跨专业考研、维持现状但保持自我学习这几类。
有一些人转专业后,问题解决了,也有一些,转完专业后更后悔了。
不过就像杨晨说的那样,“不试试我怎么知道不适合”,至少自己选的路,咬牙也要走下去。
毕业时,陈盈再一次听妈妈的话,填报了一个不限专业的公招岗位,封闭学习半年后,有了一个“铁饭碗”。曹青在新冠肺炎蔓延时,连续值了一个月班,雨天穿着隔离服一天两次上门测体温,鞋子湿透。郑微回到了家乡,从事一份税后5k的生物检测工作,她说有足够热情和兴趣,物质就不会是一个问题。
每个人都在继续走,迎着“无限”未来。
陈盈、郑微、赵润、刘蕊、曹青、杨晨应受访者要求,为化名。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