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感知历史记录三线:电视纪录片镜头外的三线历程

2020-08-10 19: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 | 刘洪浩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三线建设的历史画卷。

2013年初,在拍摄十集文献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时,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成昆铁路,了解到它的修建,源于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三线建设。随着采访拍摄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晰的感受到了三线建设对于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意义。攀枝花、西昌等城市的诞生和发展,凉山彝族同胞生活的极大改善......这点点滴滴都在提示着我们:这是一段非同凡响的岁月,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我们应该为她做点什么。于是,在《永远的铁道兵》一片剪辑完成之后,经过和摄制团队沟通,电视纪录片《大三线》排在了我工作计划的第一位。

摄制组在成昆铁路米易县烈士陵园

为了更好的展现这段历史,在原国家计委三线调整办公室主任王春才老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先后走访调研了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陕西、北京、上海等省市的三线单位、三线建设者以及他们的后代。当地一处处蹉跎了时光的厂区和建筑,一台台写满岁月沧桑的机床,既铭刻着历史的荣光,也刻画着斑驳的过往,在先后举办的几十场座谈会上,我们倾听三线人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宣泄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一次次被感动,也一次次修正摄制方案。通过调研,我们在最终的节目方案中,增加了反映三线调整的《凤凰涅槃》(这是中国电视媒体首次系统介绍这一历史过程)和三线人身份认同的《三线印记》两个部分。

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线》在六盘水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举行开机仪式(2015年1月21日)

从策划到调研、论证,经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2015年1月21日,十集文献纪录片《大三线》在三线建设的主战场之一的贵州六盘水的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举行了开机仪式。两年半以后,2017年9月11日,十集文献纪录片《大三线》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播出。

作为以口述史为主的纪录片,前期需要大量的人物采访,以保证节目选材的充足,记录的多角度,以确保真实还原历史,使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是,毕竟节目容量有限,很多受访者无缘在片中亮相,成为我们最大的遗憾。然而,他们的故事,不应被遗忘——

贵州六盘水水城矿务局的杨建华,是最早来到这里支援建设的。座谈时,我发现老人家烟瘾很大,一支接一支。经过询问,老人家告诉我,原本他是不吸烟的,但是多年前的一次意外事故让他的习惯发生了改变:汪家寨煤矿生产初期,大家都自觉地加班加点赶工期,这时,一位工友在工地上出了意外,急需输血。但是,整个工地上只有四个人的血型符合要求,这其中就包括杨建华。为了抢救工友,杨建华几次为工友献血,超出了正常人献血要求的上限。那之后,他经常感到头晕,为了不影响工作,就开始用香烟缓解自己的眩晕,这一吸,就是几十年,再没有放下过。

《大三线》摄制组现场采访拍摄

陆仲晖并没有亲身参加过三线建设,也并非三线子弟。但是如今,却成为很多三线建设者的老熟人。他的故事,源于一座破产的三线工厂——成都郊区的锦江油泵油嘴厂。这家在三线建设时期红红火火的工厂后来由于市场原因走向破产。厂里的职工和家属需要安置管理,于是,成立了锦江厂退管站,陆仲晖后来调到这里成为了退管站的站长。从此,他成为锦江厂职工的管家,从工资福利发放,到业余文化生活,无论大事小情都是他来操持。为了让锦江厂职工的三线情缘得以延续,他不仅想尽方法组织资金,出版了《锦江岁月》、《锦江春秋》等书籍,而且每年都组织全国各地锦江人重返老厂行活动。正是得益于他的组织,大三线一片中才有了三线人重回老厂,有了“三线印记”中三线二代甚至三代受访者面对镜头吐露心声,感慨自己的身份认同。但是在拍摄过程中,他却是那个离镜头最远的人,直到这篇文章写到这里,我才发现,不仅在片中找不到他的镜头,甚至都没有给这位热心的朋友单独拍一张工作照。

成都锦江油泵油嘴厂老厂区

重庆涪陵的816地下核工程如今已经闻名世界,作为当年中国第二套核反应堆建设所在地,所在地白涛镇却在一夜之间在地图上消失。这个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洞体前后施工十几年,因为保密需要,很多工程兵战士隐姓埋名在这里开挖山体,甚至牺牲后很长一段时间家人都无法得知消息。孟洁就是这其中一员,作为工程兵部队的一员,他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来到这里参加建设,因公牺牲。直到本世纪初,工程解密的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播出,镜头在烈士陵园中扫过烈士的墓碑,家人才知道他们苦苦寻觅的亲人已经长眠于一碗水烈士陵园。当我们陪同几位老兵在这里祭奠战友,一位老人突然在战友墓碑前长跪不起,痛哭失声......

建设816地下核工程的工程兵部队老兵在一碗水烈士陵园祭奠战友

诸如这样的故事,在《大三线》一片的拍摄中常常震撼着我们的心灵。通过这一个个故事,我们不断走进那段历史,用镜头忠实记录这一切,用自己的心感受着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对于当年好人好马上三线的这个群体而言,这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发生在他们身上实实在在的经历,他们平凡而伟大,沉默却崇高。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大三线》一片文案中给这部片子写下的定位——为英雄留名,为历史存证!

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同志题写的《大三线》片头

作者刘洪浩:电视纪录片《大三线》总策划、总制片人、执行总导演

本文选自徐有威、陈东林主编:《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六辑):三线建设研究者自述专辑》,该书由上海大学出版社2020年底出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