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鹿: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2020-08-10 07: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这种“瑞兽”是大自然中真实存在的一种动物——鹿。

它温顺可爱、体态矫健,深受人们的喜欢。在漫长的中华文化长河中,人们也为它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鹿是美丽的代言。繁体字的“丽”字,它是一个形声字,它的形旁就是“鹿”。

它在甲骨文当中的写法也很像一只鹿,长着一对非常美丽的角。

许慎《说文解字》曾说:“从鹿者,取其毛色丽也。”可见,在古人眼中,鹿是十分美丽的。

因此,关于鹿,有很多美丽的象征,比如可以象征爱情,成语“共挽鹿车”“鸿案鹿车”,就寓意着同甘共苦的夫妻之情。

此外,“逐鹿中原”寓意争夺天下;“呦呦鹿鸣”隐喻求贤若渴。而在文人心中,鹿则是世外桃源的象征,接下来我们在李白的一首诗中去了解一下。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五言律诗是李白少年时期的作品。诗题中的“戴天山”,位于今天的四川江油,又名大匡山。

杜甫曾在诗中写道:“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这说的就是李白十八岁的时候,隐居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的往事,而这首《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大约就是当时创作的。

这一天,李白想去山中寻访一位道友。山径旁溪涧环绕、流水潺澴,偶尔能够听到几声犬吠,想必附近有山居的农家。路两边盛开的桃花沾满了露水,露润花颜,格外娇艳。

再往前走,山林逐渐幽深,不时有鹿的身影隐现在树间。时间已近中午,离友人所居的道观越来越近,可是却听不到一点钟声,他去了哪里呢?

李白举目远望,只见丛生的野竹分开青色的雾霭,将枝头伸向高远的天空;在更远的地方,一条瀑布飞流直下,如同一道白练挂在碧峰。

没有人知道这位道友的行踪,诗人只好倚着古松,观看这渺茫的云山,以排遣自己“访友不遇”的愁思。

从“桃花带露浓”的清晨、行到“溪午不闻钟”的午后,从“犬吠水声中”的山村、行到“树深时见鹿”的深山,李白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突出了友人居住环境的清幽,而鹿的出现,更让这样的所在有了一种仙居般的美感。

李白对“鹿”这一意象情有独钟,曾经在不少的诗作中留下了鹿的身影。“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借麋鹿表达了栖隐山林的志向。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借白鹿抒发了登临泰山的豪情;而最出名的还是那句“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身骑白鹿,徜徉山水,放飞心灵,这才应该是属于“诗仙”李白的快意人生。

鹿,作为美的代言,和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古代喜欢画鹿、擅长画鹿的名家也不在少数,比如八大山人、沈铨等等。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是明代“浙派”画家戴进的一幅《长松五鹿图》。

▲《长松五鹿图》明 戴进

绢本设色 142.5cm×72.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依旧延续了“浙派”笔力遒劲、墨色苍润、豪迈奔放的绘画风格。

数十株巨大的古树从乱石中挺立而出,苍松翠柏争高直指、交错而生,一片蓊郁。

树下是一条蜿蜒而下的溪流,五只白鹿正在溪边休憩,它们形态各异,或坐卧石上,或侧耳倾听,或低头饮水,显得放松而闲适。

溪流的深处是幽深的密林,向上看,遮天蔽日的松涛之间雾霭弥漫、烟云流动,挡住了画面的中景。再往远处,是层层叠叠的山峦,在浮云中若隐若现。

画家以浮云为界,区分远近景。远景用笔湿润,显得云蒸霞蔚、悠远深邃。

山体和植被不加皴擦,而是创造性地用短而密的横向线条排列绘出,不求工细,但阴阳向背一目了然。

相反,近景的景物却刻画细致,而且十分注意形象的细微变化,长松翠柏疏密有致、前后掩映。

山岩的质地变化、白鹿的形态特征也都做了精心安排和细致描绘,极好地突出了画作的主题。

这幅《长松五鹿图》没有画家的落款,左上方的题跋由明代吴门文坛的领袖文徵明题写:“长松郁郁映双泉,麋鹿为群五福全,尘土不生岩野静,始知平地有神仙。徵明题,静菴笔。”静菴是戴进的别号,人们据此推断这幅画是他的作品。

在文徵明的这首题画诗中,将“五鹿图”的主题点化为“五福俱全”。在中国民间文化中,“鹿”因为与“福禄”的“禄”谐音,也被百姓赋予了吉祥的寓意。

而在神话传说里,代表长寿的南极仙翁,他的坐骑也是一只仙鹿。这种来自大自然中的美丽动物,兼具了福、禄、寿等多重美好寓意,是当之无愧的瑞兽。

原标题:《鹿: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