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走近那些即将消失的行当 —— 剃头匠

2020-08-08 16: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即将消失的行当

剃头匠

“上摸君,下摸臣,能摸武官能摸文。文武百官都敢摸,别说百姓和平民。”这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也是对古老的传统手艺人剃头匠形象生动的描摹和赞美。

在以前,理头发的人不叫理发师、造型师,叫剃头匠,理发也不用去理发店,一根扁担就可以完事儿。随着时间流逝,这门老手艺已经渐渐远离人群,挣扎在传承与消失的边缘。对老一辈的人来说,剃头匠的精湛手艺让他们记忆犹新,成为珍贵回忆。

十八般技艺样样通

“有事找刘师傅去!”“问刘队长吧,他什么都清楚……”8月3日,记者慕名来到凯里金玉商场后的鸟山(临时)便民理发点,这里是目前凯里市剃头匠最集中的地方。

剃头匠们口中的刘师傅,名叫刘宗,是这儿出名的剃头匠,凭借着几十年的口碑和精湛的手艺,成为大家伙口中便民理发点的“刘队长”。

在一排整齐排列的剃头摊位中,刘师傅的摊位在比较中间的位置。每天早上7点,刘师傅准时出摊,把家伙事儿摆放好,等待那些老主顾光临。

找到他时,他正在给一位老人刮脸,动作娴熟。“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刮脸剃头,看上去小事一桩,做起来可是件技术活儿,尤其是给老人刮脸,更是不易。

自1986年开始出摊,刘师傅这一干就是30多年。如今已经75岁的他,手法依旧精准细致,拿捏到位,深得顾客的喜欢。

环顾四周,他的家伙事儿很简单,一把老旧的遮阳伞,一把椅子,一个看着上了些年头的简易镜子架,除了镜子,架子上摆放着剃头的工具,梳子、电推剪、肥皂水、喷壶……

剃完头,老主顾从兜里掏出10元钱给了刘师傅。原来,剃头包括理发、刮脸,这一套只要10元钱。经过刘师傅一番拾掇,这位顾客来时和走时完全变了样,人显得年轻精神了许多。

忙完一个顾客,刘师傅暂时得空,便打开了话匣子,与我们聊了起来。“我以前在部队上是后勤兵,剃头的手艺就是那时候在部队上学来的。”

刘师傅说,自己当年部队退伍转业后,先后就职于青岛港务局、凯里玻璃厂,退休后就干起了剃头匠的营生。

“现在的理发师,只知道烫、染、剪,哪儿有我们的手艺精湛,收费还那么高。”刘师傅说,那时的剃头匠要学会16般技艺,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染等。工具也齐全,手推子、刮脸刀、磨刀布、小抄子、拢子、剪子、刷子、挖耳勺、火剪一样都不能少。

“那时候,光平头的款式就分为七种。”刘师傅掰着手指头一边数一边说。在部队上学到的技艺是有限的,只能剪一些基础的男士头型,自己出摊剃头后就想着要跟上潮流,学习一些比较时髦的头型。

“每隔几个月,就要在上海订购理发的书籍回来自己学习,烫发、染发都是跟着书上学的。”刘师傅自豪地表示,在九十年代,自己绝对算是凯里走在时尚前端的剃头匠了。

以前,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美容美发店,剃头匠的生意比现在好很多。“九几年,生意最火爆的一天,我就能挣上千元,那时候睡觉都是笑醒的。”

这些正在“老去”的剃头匠无论手艺如何精湛,终究无法和前卫时髦的理发店相抗衡。时过境迁,年轻人都喜欢新式发型,剃头匠的生意逐渐冷清,客人也变成了一些老人和小孩。“现在每天剃20个左右吧,和原来是没法比,毕竟需求少了。”

从街头摊位到固定门面,再到现如今的街头摊位。靠着精湛的手艺,刘师傅培养儿子、孙子长大,家里买了房买了车,3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着他的剃头摊子,坚守着他的人生。

一副担子闯天下

你听说过“剃头挑子一头热”这句歇后语吗?这其中的剃头挑子,说的就是剃头匠的重要工具。

“剃头了,剃头了……”刘师傅回忆,在他们出摊以前,剃头匠都是一副担子挑着沉重的工具,晃晃悠悠地行走在大街小巷,吆喝声此起彼伏。

剃头匠是众多货真价实的手艺人之一。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如果你没有真正的手艺,那是绝对当不了剃头匠的,要知道,那可是在人的头上脸上干活,稍不小心,后果不堪设想。

“当年最开始出摊认识的那群人中,我年纪算小的,现在,他们有的已经去世了,有的因为上了年纪身体不好做不了了,我成为现在这些出摊中年纪最大的了。”

“来,给你看看这个!你们小年轻应该都没见过!”刘师傅招呼记者,从背包里翻出来一块厚实的布帘,挂了起来:“这叫荡刀布,是我们以前用的。剃刀钝了,随时在那条布上蹭一蹭,刀口就锋利了。”

说着又开始回忆陪伴他多年的“老伙计”手推子,“那时候只有手推子,现在想想用那个剃头太慢了,剃一个头得好几十分钟,手都捏得疼,现在都用电动的,确实好用多了。”虽然手推剪并没有现在的电推剪省时省力,但回忆起以前的时光,刘师傅嘴角一直带着微笑。

说着,刘师傅又摇头感叹道,“可惜呀,‘老伙计’被老伴当作废铁给卖掉了,找不到咯!”

在许多影视剧、电影中,我们看到在以前那个年代,女生烫发用的不是现在的药水,而是烧红的火钳。

刘师傅笑着介绍,这种烫发的方式叫火钳烫发,也就是俗称的“打火夹”,客人烫发时,将铁钳放在炉子里烧红,取出后一头放入水中降温,而后一手拿着火钳,一手拿着梳子,熟练地在客人头发上翻滚,头发不时冒出缕缕白烟并伴随着一股焦煳味,将头发烫卷。

“原来的剃头匠一般很少弄女士头的,但是我烫发、染发、编发都会,什么大波浪、小波浪、爆炸式样样齐全。”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来的一些技术现如今已经难觅踪迹。

在刘师傅回忆过去的时候,记者注意到他的双手,上面留存着岁月的痕迹,粗糙,还裂开了两道血口子。他说这是职业病,因为冬天下水多了才会这样。

刘师傅现在每个月领着退休工资,并不靠剃头养家糊口。问他现在年纪大了,打算什么时候收摊不做。他笑着说:“干一行爱一行,我就喜欢做这个,我那些老主顾们,也就爱我这手艺,为了他们,我要坚持,权当自个儿锻炼身体,在闲暇的日子里做自己喜欢的事,很开心。”

技艺传授无保留

人终会老去,随着老一辈的逝去,剃头匠这一行当也将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

“我前后一共收了22个徒弟,黎平、天柱、凯里、铜仁、福泉……各个地方都有。”刘师傅说,30多年来,但凡慕名来拜师学艺的,自己都是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

“九几年、零几年来学的人会多一些,现在越来越少了,年轻人几乎都去学习专业的美容美发了,看不上我们这个。”刘师傅摆摆手,语气中难掩对于行当逐渐萧条的无奈,“年轻人都不想吃这个苦,也能理解,毕竟这个活儿现在不赚钱。”

在离刘师傅不远的一个摊位,刘师傅的徒弟兰萍秀大姐也正在忙碌着给客人剃头。从兰大姐娴熟、利落的手艺来看,说是师从刘师傅,完全不会有质疑。

“2004年来凯里跟着刘师傅学剃头,也是慕名而来,大家都推荐跟着他学。”和剃头时的干练、利落不同,50多岁的兰大姐言语中略带着些腼腆。

原来,当年初来凯里的兰大姐,在金玉商场附近见到剃头匠们生意都很好,就萌生了学习这门手艺的想法。多方打听后,大家都推荐她找刘师傅拜师学艺。

“刘师傅手艺好,跟着他我学到很多,特别谢谢他当初收我为徒,教给我谋生的手艺。”兰大姐说,当年学出师后,自己并没有立马出摊挣钱,而是回老家福泉待了两年,2007年才又回到凯里出摊,一晃已经10多年了。

如今,兰大姐独自一人在凯里租房,就是为了自己的剃头生意。“每天早7点到晚7点,每个月差不多也能挣五六千元,除去房租、水电、摊位费等花销,还能剩余些贴补家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凯里的剃头匠大多都是独自一人在这儿租房,就为了每天出摊剃头,且大多都是年纪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当被问到,是否有人来找自己拜师学艺时,兰大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有的”,但是自己多少有些“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担忧。

“现在来剃头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这儿本身就有20几个剃头匠,要是再有人来,生意就更不好做了。”兰大姐说,现在鸟山(临时)便民理发点共有剃头摊位26个,在老街零零散散的也有一些剃头匠,口碑好、熟客多的多挣点,时间短、手艺一般的就少挣点。

与兰大姐不同的是,刘师傅则表示“只要还有人愿意来学,我就愿意教,这门老手艺真舍不得就这么丢掉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剃头匠的存在并不代表多么超凡的手艺,更多的是一种情怀、一项传统、一个等待。我们的祖辈,多年来都是靠着这些叫剃头匠的手艺人打点头面。如今,越来越多的手艺人渐渐隐退,但也还有如刘师傅这样的手艺人,仍旧在执着地坚守,希望时光能走慢些,让这些文化的印迹褪去得再慢一些。

END

来源: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林果 杨玲 王珺 实习生 杨子璇

总监制:吴会武 监制:龙卫东

原标题:《走近那些即将消失的行当 —— 剃头匠》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