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图文】秋风吹雨过南楼 一夜新凉是立秋

2020-08-07 20: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立秋

Begining of Autumn

一叶知秋

凉来暑走

一叶知秋

立秋节气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所以秋天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一叶落知天下秋。”无论是带着丰收的喜悦还是凋零的忧愁,秋天到了。

凉来暑走

立秋天气

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每年“三伏天”的“末伏”,就在立秋后第3日。而中国南方由于台风雨季渐去了,气温更酷热。

但是,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先是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gá)尜天”,然后“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暑去凉来,大势所趋。

节气三候

立秋物候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初候,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后,清凉风来,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三候,寒蝉鸣。寒蝉,较一般蝉为小,青赤色,天冷时叫声低微。秋天,寒蝉也开始鸣叫了。

燥则润之

立秋养生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晒秋”

立秋风俗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我国多地都开始了“晒秋”。“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啃秋”

立秋风俗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城里人可能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他们“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贴秋膘”

立秋风俗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而如今,大家都开始担心被“贴秋膘”,希望能瘦一些,再瘦一些。

诗吟初秋

立秋诗词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宋·刘翰《立秋》

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立秋节气快乐

图文编辑

卫明星

洪洞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图文】秋风吹雨过南楼 一夜新凉是立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