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父母婚姻质量对子女的成年转变有影响吗?
众所周知父母的婚姻经历(如离婚)会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产生影响,但是父母之间的感情好坏对子女的长大成人有影响吗?想必大家因为这次疫情在和父母亲密的朝夕相处中,能感受到是父母感情的和睦与否对自己每天的心情是有直接影响的,但长远来看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证明了家庭因素会对下一代产生长期影响,那么是否也适用于其他国家呢?学者Sarah R. Brauner-Otto等人为我们做出了解答,他们发现在尼泊尔父母的婚姻质量对子女的成年转变(transition to adulthood)有深远影响。
No.1
什么是成年转变?
什么是成年转变呢?所谓成年转变,也就是孩子从被抚养者成长为能独立的成年人,这一转变可以用多个维度来测量,包括完成初等教育、进入劳动力市场、离开父母的家庭、形成第一次婚姻、成为父母,传统上认为子女经历了这一系列事件之后就是完整的成年转变。
No.2
尼泊尔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尼泊尔位于南亚,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社会经济政治背景都与西方有天壤之别。在婚姻表现上,尼泊尔是普婚的国家,独居、同居和离婚都很罕见,早婚和包办婚姻比较普遍,但是近年来离婚水平也在上升。初婚年龄很低,在2016年女性17.9岁,男性为21.7岁。而在教育上,受益于近些年学校更合理的分布、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学生入学和受教育年限都有所增加。完成10年的中学学习可以获得毕业证书(SLC),在1996年只有不到3%的已婚妇女获得了SLC,而到2011年15-49岁妇女的比例达到了18.4%,2011年15-49岁男性获得SLC的比例为31.6%。
No.3
作者是如何研究的?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父母婚姻质量和子女成年转变之间的关系的呢?他们采用了Chitwan Valley Family Study(简称CVFS)追踪数据,从1996年一直跟踪到2008年。作者选取了教育和婚姻状态的变化两个变量测量子女的成年转变。关键解释变量是父母婚姻质量,分为积极(“你有多爱你的(丈夫/妻子)?”)和消极(“你(丈夫/妻子)打过你吗?”)维度。
父母的婚姻质量是怎么影响子女成年转变的呢?作者用了三个机制来解释:育儿投资、父母子女的社会心理联系和子女离家动机。首先,婚姻质量会影响父母在育儿方面的投资,积极的父母婚姻关系会提高子女的教育成就,增加继续上学的时间,从而延迟结婚年龄。
其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般社会心理联系,体现在父母婚姻质量会对子女的家庭、婚姻态度行为产生影响,积极的父母婚姻关系会使孩子更好地社会化,更不容易早婚和被父母包办婚姻,因此结婚年龄推迟,而远离了早婚的可能性,又会使子女更容易获得更高的受教育程度。最后,积极的婚姻质量会降低孩子离开家庭的动机,而在尼泊尔子女进入婚姻是离家的重要生活安排,因此会导致结婚时间推迟。
研究发现,父母更爱彼此的孩子在校时间更长,结婚也更晚。拥有更多积极情感联系的父母在孩子的素质上投入更多,更有可能促进孩子的教育;父母之间的爱可能促使子女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寻找合适的伴侣,同时舒适的家庭环境也让子女不愿意离开家庭。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结婚时间上男女有较大差异,但研究表明父母的感情关系对不同性别子女结婚时间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相反,父母婚姻冲突和子女的辍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婚姻冲突带来低婚姻质量,降低了父母家庭的质量,增加子女离开家的动机。而婚姻实际上是子女唯一可以接受的长期离开父母家的方式,父母的冲突会加速他们离开学校进入婚姻。
总的来说,父母的婚姻质量会显著影响子女的教育和婚姻状态的改变,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具有重要的功能,情感交流、教育和抚养等重要功能都会在孩子的身上体现,关系融洽、更爱彼此的夫妻,子女会接受到更多的教育,对子女以后的婚姻生活也有积极影响。同时父母的经历和家庭特征等因素会对孩子的教育转变产生重要影响,而父母的教育和社会的教育氛围对孩子的结婚时间有更显著的影响。
No.4
我国情况如何?
虽然可能的文化情境和发展程度不同,但是其中的机制也会很相似。我国目前的研究更关注婚姻状态的改变而非婚姻质量。我们的传统观念认为生育孩子之后才能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费孝通先生就曾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明确表达婚姻、家庭制度等都是为生育制度服务的,抚养子女是家庭的核心。夫妻之间持久的感情关联是为了抚养子女,婚姻是社会为孩子确定父母的手段,而婚姻里形成的夫妻关系是从亲子关系中发生的。总之,一切的感情是因为孩子,而抚养孩子是家庭存在的核心。
这一观念在我国传统社会适用性是比较强的,但当下人们的婚姻更多纳入了感情的因素,离婚再婚水平的增加也可以部分说明这一变化。作者研究也发现夫妻之间的爱并不会减少对子女的投入,相反会对子女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家庭内核即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不亚于外在的婚姻状态,甚至更重要。同一婚姻状态下内部会有很大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幸福的,而这些差异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回想小时候看过的《家有儿女》,刘梅和夏东海再婚,共同抚养三个孩子,丝毫不避讳在孩子之前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刘梅在孩子面前崇拜地说爸爸是她的无价之宝,夏东海也会现学炒菜,不惜让孩子齐上阵帮忙,只是为了帮妈妈营造美好形象,让其在闺蜜面前更有面儿。类似的秀恩爱不在少数,三个小孩每天在家都被迫成为小柠檬精,甚至吐槽爸妈当着小孩面不许亲热,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和睦的家庭氛围、夫妻真实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我们当下的社会舆论多关注婚姻状态的改变,如离婚,认为离婚水平的上升对社会稳定和孩子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并不看重婚姻质量即夫妻关系对孩子影响。但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开始更注重夫妇的婚姻关系,只关注离婚水平过于单一,也应该将婚姻中的夫妻关系纳入,综合考察婚姻质量的影响。话说到这里,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
参考文献
[1]Brauner-Otto, Sarah R., et al. “Parents’ Marital Quality and Children’s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Demography, vol. 57, no. 1, Feb. 2020, pp. 195–220.
[2]Buchmann, Marlis C., and Irene Kriesi.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in Europ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37, 2011, pp. 481–503.
[3]费孝通.生育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69-71.
本文作者
王慧灿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研究生
责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副教授 李婷
图文编辑:李芷琪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