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他们是好笑,李诞是真虚
原创 毒Sir Sir电影
今年李诞可能是“犯太岁”。
卡姆被曝吸毒。
池子不欢而散。
程璐思文宣布离婚。
刚捧出来的新人,笑果老牌的编剧,甚至曾经的大兄弟,一个个出事。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02.gif)
作品从来就是最好的“照妖镜”。
开播三期,Sir观察了三期。
结论:
蛋总,虚了。
《脱口秀大会 第三季》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03.jpg)
《脱口秀大会》走到第三季,不容易。
更坦白地说。
国内能做出长寿且新鲜的喜剧节目,本就难。
有些是圈内人自嗨。
逐渐沦为中老年人饭后消遣,俗且老套。
有些是真正想出头的新人,又容易夭折。
即使当年最火的《今晚80后脱口秀》,从黄金档慢慢挤到深夜档,凌晨档……
用主持王自健的话说:“我自己的节目,自己都不知道能什么时候播。”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04.jpg)
尽管李诞近年越来越不加掩饰自己爱钱的俗气。
但从《脱口秀3》能看出。
他和他的笑果,依然是一群“走钢丝的人”。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05.jpg)
作为新兴行业,中国脱口秀最大难题是人。
养不起,留不住。
作为脱口秀“前辈”,罗永浩有两句话值得品味。
一句,节目上说的:
我们做脱口秀的
在艺人圈子里属于
食物链比较低的位置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06.jpg)
《长谈》中与罗振宇对谈,坦白自己最赚钱的方式是脱口秀。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07.jpg)
并不。
罗永浩的意思:
脱口秀,目前只能是一个名人的附加价值。
再说简单点。
脱口秀明星,不值钱。
明星会脱口秀,值钱。
李诞的出现至少让这个现象开始改变。
培养新人,牵引流量。
《脱口秀3》中我们能看到选手整体实力提升。
第一个火出圈的,张博洋。
挂着“退赛王”的称号上场,显然是节目组想营造的人设。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08.jpg)
赛后直接微博发文:你们再这么说,一律拉黑,或者头打歪。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09.jpg)
谈“抄袭”。
上一季他的段子被相声演员白凯南抄了。
公司替他维权。
但他并不满足于这样的炫耀。
反过来声讨国内对于原创内容,更大范围的虚伪。
不嫌事大,直接拉下流量一哥:
如果我的段子被蔡徐坤抄袭了,会怎样?
自问自答:
节目组会发一篇微博并@蔡徐坤,写道:
节目组的经典段子被蔡徐坤pick了,大家这么有缘,那蔡老师要不要考虑来节脱口秀3当嘉宾呢?
外加两个表情
。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12.gif)
张博洋敢说。
节目组连“蔡徐坤”三个字都不敢打。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13.jpg)
碾过蔡徐坤,目标又对准另一群当今互联网里最恐怖的力量部队。
键盘侠。
直言:现在网友崇洋媚外的标准,真是越来越低。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14.jpg)
张文宏教授建议孩子早餐吃肉蛋奶,不要喝粥,言论当即被网友骂“崇洋媚外”。
张博洋直接甩一个问号脸。
开启严肃工科直男炮弹式发问: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16.jpg)
观众当场炸了。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17.gif)
为何?
他是为数不多,能将笑话和社会现象结合在一起的脱口秀演员。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18.jpg)
做起来,实在难。
尤其是在公开场合,戳中每个人的痛点,听者,爆笑之余,还留有反思。
尤其在当下紧绷的环境。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像黄子华那样游刃有余。
但张博洋在努力逼近那条“线”。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21.jpg)
杨蒙恩。
站在场上闹得欢,刚进入海选的时候,填写报名表就是想挑战李诞。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22.gif)
自己,也就剩下个——
挑战自我,实现突破。
新人怂了。
但好在,赢也赢在初生牛犊。
自己的梗被台下观众破了之后,杨蒙恩脑袋一转。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23.gif)
The Show Must Go On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24.gif)
吐槽对象——
在场所有人。
这个小小的脱口秀片场里,人设太统一,烂梗王、脱口秀女王,谁都可以称王。
这个新兴而小众的行业里
就让充满了帝王将相
就像去了太平天国一样
遍地是大王 短暂又辉煌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25.jpg)
杨蒙恩的果敢,让他获得三盏灯,成功晋级。
敢说是一类。
敢演又是一类。
新人House。
说的是自己曾经干银行柜员的故事。
上班一刻不能离开工位,上厕所是个大难题。
House想的办法就是,穿纸尿裤。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29.jpg)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31.jpg)
先别骂他低俗。
接下来一幕,巧妙。
尿尿的问题是解决了。
但尿尿过程中的“贤者时间”,如何解决?
解决不了。
客户,你就……
……
……
等着吧。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33.gif)
尴尬效果拉满整屏。
“笑果”也增强百倍。
《脱口秀3》目前仅是以选手的实力撑着。
可惜,选手却被节目的骚操作拖累。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34.jpg)
《脱口秀大会》对新观众太不友好。
周奇墨、王建国、庞博、思文、程璐……这些名字你不认识,怎么办?
不影响看段子。
但,对这几个人的行业地位,来龙去脉,以及选手间互Cue的梗,总会跟不上。
比如,脱口秀界传奇人物周奇墨是谁?
呼兰说,他可能是前五。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35.jpg)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36.jpg)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37.jpg)
没说。
“老”人,新人,在线下采访时,集体讲片汤话。
杨蒙恩,好。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39.jpg)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40.jpg)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41.jpg)
你品,你得细细品。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42.gif)
他们是谁,变得无所谓。
只要段子够响就可以。
正面教材,Sir选同样热播的《乐夏2》。
每一个乐队出场前,介绍他们的小视频剪得别出心裁。
Joyside,放浪形骸。
扒出旧录像,配合选手讲述,乐队性格马上立住。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43.gif)
放出主唱华东每一场演出结束后,标志性的谢幕礼。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44.gif)
一杯美式,一把吉他,他就觉得此刻已经是坐在咖啡厅里了。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45.gif)
可笑,还有点可怜。
就是这些生活化的“揭老底”,才让屏幕后的选手真正可感。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46.gif)
每一个站在舞台上的人,都觉得自己是“脱口秀演员”。
他们生活里是什么样?
鲜有人会透露。
张博洋会说,自己是租房的。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47.jpg)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48.jpg)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49.jpg)
更重要是,他们让观众记住了。
噗嗤创始人史炎说过:脱口秀不是一个人说一个有趣的段子,而是一个有趣的人在说段子。
幽默,是可以复制的。
人的独一无二,才会留下长久的共鸣。
它来自于热乎乎的生活,那些尴尬、忐忑、不起眼的角落。
离开它。
一切幽默,只是背离现实的汇报演出。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50.jpg)
剪辑,可以忍。
赛制,Sir实在受不了。
50进25淘汰赛,1V1的PK赛制。
听上去很公平:
1,爆灯3颗,直接晋级,零灯直接淘汰;
2,爆灯1、2颗的,等待别的选手PK;
3,场外PK人数1人以上,选手可以挑选PK对象。
执行起来呢?约等于无。
Sir逐个说。
1,1V1对抗不是真正的公平。
先上场选手优势巨大。
不论有没有3灯,如果没有人敢PK他,就有留下来的可能。
后上场的选手,既要面对评委越来越严苛的标准,又要面对场外对手越来越汹涌的挑战。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51.jpg)
开场的,爆个灯当鼓励。
后面的,导师也紧张,有时留个灯故意给机会PK,有时又不敢按灯生怕浪费一个晋级名额。
甚至还有拍错灯的情况出现。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52.jpg)
不知道。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54.jpg)
PK选手出现同分情况,两人将面对观众投票环节。
在Sir看这个观众投票就很鸡肋。
一方面,节目想保留导师评判的“专业度”;
另一方面,节目又想验证选手在大众心里的“流行度”。
最终,两边不讨好。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56.jpg)
第一期末尾。
8名选手,争一个入围名额。
李诞焦急地坐起来摸摸自己不多的头发。
弯低身问:怎么办?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57.gif)
呵呵。
那赛制一开始规定的PK意义在哪里?
没有人对此负责,也没有人为此修改抱歉。
似乎恰恰印证了张博洋的段子呢: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本来没有规则
人数够多
就能制定规则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58.jpg)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61.jpg)
最后的最后,李诞不太开心地说出录制结束。
张雨绮不愿意了。
要复活。
李诞又是一阵摸头、弯腰、为难……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62.jpg)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63.jpg)
皆大欢喜?
于李诞,于笑果,这是近乎完美的结局。
对此节目并没有藏着。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64.jpg)
赛制好不好,有一条硬标准:
它能为内容加分还是减分。
淘汰,激起选手的胜负欲,提升创作水平,挖掘潜力。
这是对作品的加分。
节目以PK作为初始设定,无可厚非。
前提,有过硬且一致的标准。
但当秩序被冲散,标准摇摇欲坠时。
作品,便在选手心中下降权重。他们担心评委的心情,喜好,和不断变化的个人标准,并算计着希望投其所好。
赛制最大的罪状在于失控。
另外一档综艺的赛制和《脱口秀》很相似,《这就是街舞3》。
同样——
先PK,后车轮战,最后复活。
不一样在于,后者每一步都是节目组计算好的,或者说未雨绸缪过的。
当极端情况发生,节目组有充足的备选方案,保持标准。
后出场选手争抢晋级名额时。
节目马上宣布规则:4组选1组,保证与前面出场选手一致的淘汰概率。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68.jpg)
节目又拿出准备好的“锦囊”,分配导师复活名额。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69.jpg)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70.jpg)
当然,改规则也是综艺中常见。
比如马东。
作为《奇葩说》发起人,同样作为米未老板。
马东经常在节目现场改规则。
Sir印象深刻,有一期《奇葩说》聊到一个严肃议题时。
马东见选手越说越发散,当场叫停比赛,控场之余,说出让所有人震惊却又欣慰的一句话:
“这一期不算成绩。”
这么做当然有为收视率、节目爆点考虑。
但马东与李诞的区别在于:
前者无论怎么改,底线是在保护选手,保护作品。
赛制失控,其实侧面表现出李诞的躲闪。
一个细节。
因晋级名额不够场面陷入尴尬时,李诞叫来导演商量能否复活。
对方直接喊了一句:
你是老板嘛。
此时李诞浮夸地假装后知后觉:
对哦,我是老板。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71.gif)
他当然知道自己有权力改规则。
但他还没适应这样的权力和角色。
于是,那个几乎能用笑脸抵抗一切尴尬场合的人。
在这瞬间露出“马脚”。
为什么?
在Sir看,李诞在逃避的一个词是“信念”。
两年采访中,李诞对《人物》说过一句话:
我是一个虚荣的人,我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你可以拿它(脱口秀)当药、强心剂。
尽管如此。
没人会质疑李诞对这个行业的热爱。
但这“热爱”——
有多少是真的。
有多少是装的。
又有多少是扎进血肉里的。
Sir看一个人。
从不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并为之坚持、牺牲了什么。
我们看到《脱口秀大会》走到第三季。
我们也看到李诞的露怯。
就像是一个人踩着钢丝走到半程。
不敢向前。
又不忍回头。
这时候最怕的不再是退缩。
而是自欺欺人。
眼一闭,头一倒。
那才是虚弱。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81/862/872.gif)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原标题:《他们是好笑,李诞是真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_next/static/media/pp_report.644295c3.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caixun.cd299678.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104x44_tianzi_white@2x.b88d1296.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rebang.f9ee1ca1.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bjjx.667644a5.png)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