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尾矿库安全隐患?不存在的!黄金人做到了不要尾矿库

2020-08-05 15: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矿山传统充填工艺是将粗粒级尾砂充填到井下,细粒级尾砂排放到尾矿库。但尾矿库占用大量土地,且存在生态环保等问题,成为矿山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制约。

▲鑫汇公司趟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图为无尾无废矿山建设项目。

如何打破瓶颈?山东黄金矿业(鑫汇)有限公司躬身入局、挺膺负责,积极探索无尾无废矿山建设,提出细粒级尾砂用于井下充填,粗粒级尾砂资源化综合利用这一颠覆传统的思路,经过积极实践,趟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彰显了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国企担当。

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

虽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思路一变天地宽,没有经验就创造经验。本着这样的决心,鑫汇人首次提出了细粒级尾砂充填、粗粒级尾砂资源化综合利用这一思路。目标确定后,鑫汇人迅速行动起来,成立项目推进小组,由公司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为项目实施打开了局面。

▲完成1000立方米无动力高效浓密机制作安装。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关键,鑫汇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徐永文介绍说:“这个创新构想最初来源于一种新型胶凝材料的问世,有了这个技术,我们的实验得以实施,才有了我们的项目建设。”历时10个月,鑫汇公司相继完成尾砂物化性质分析、尾砂浓密溢流特性研究、充填体强度试验、半工业浓密试验和料浆输送试验,取得数据1000余组,实现技术创新8项,解决了细粒级尾砂高效浓密和稳态放砂等关键问题,保障了充填系统稳定运行。利用充填工程实验室研发的旋切入料、底流稳态放砂等核心专利技术,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将1000立方米立式砂仓升级改造为无动力高效深锥浓密机,促进细粒级尾砂浓缩成高浓度矿浆,突破了无尾无废矿山建设核心技术,实现1000吨/日细粒级尾砂处理能力,目前该设备属于全国同行业首例。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我们主动创新的意识为项目建设增添了硬核力量,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也为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注入强劲动力。在我们遇到来自生产的压力、传统意识的固步自封、职工对新事物的质疑等困难阻力时,我们敢做敢试,大胆探索求知,寻求和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再加上我们不流于‘纸上谈兵’的实干,派专人盯靠在现场,所以我们的团队无论严寒酷暑,还是疫情到来,都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用实力打赢了这场攻坚克难的歼灭战。”谈起这个项目,徐永文深有感慨。

斗酷暑 在烈日下坚守

吴再海是充填工程实验室鑫汇公司项目部经理。自2019年8月对接鑫汇公司项目以来,他以现场为家,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在晨昏交替中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记得在进行细粒级尾砂沉降半工业试验时,为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需要的工业参数,吴再海争分夺秒,连续半个多月都靠在现场。面对设备开启后就要连续运转的状况,他每隔一小时取一次数据,一分一秒都不敢耽搁,夜晚就和同事轮流爬到砂仓顶部取样。在试验过程中,有两天数据不稳定但一时又找不出原因,他在接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顶着烈日,站在12米高的半工业砂仓上面调节絮凝剂添加量,成为了骄阳下最美丽的风景线。为了防止溢流水跑浑现象发生,他在砂仓上面待了5个多小时来回不间断地调试,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滴答滴答地流淌,工作服也湿透了,但是他却没有一丝动摇、没有一句怨言,直到找到了数据不稳定的原因,他才从砂仓上面下来,等他下来的时候同事们发现他那被汗水浇湿的面孔和布满红血丝的双眼,满是心疼。

▲细粒级尾砂沉降半工业试验。

正是靠着这股韧劲儿,吴再海在半个月内获得了半工业试验的各项参数100多项,为细粒级尾砂配比新型胶凝材料尽快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为项目正式建设运行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在吴再海得知要提前20天进入生产运行任务时,提前一周完成了实验室下达的目标任务。当项目带料运行充填到井下的那一刻,他和他的团队成员激动的拥抱在了一起,他对同事说:“今天,我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项目运行意味着细粒级尾砂配比新型胶凝材料方案是可行的,为无尾矿山建设开拓了一条全新路径,他以开拓进取的精神保质保量地完成公司交给的重大项目,为充填数据收集论证赢得了时间。目前新充填工艺已运行半年之久,系统稳定,充填细粒级尾砂5万立方米,充填体强度较高,为集团无尾矿山建设走出一条新路子奠定了坚实基础。

战严寒 在风雪中逆行

除了数据、技术上的困难,疫情也是横亘在项目面前的一道天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省外施工队无法进驻现场,这对全体项目建设人员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怎么办?工期一天也不能耽误,施工队不来我们自己干。鑫汇人不等不靠,迅速从各个车间抽调骨干力量,自行在现场进行改造,经过不分黑夜的苦干实干,终于按节点完成了目标任务。

王显金作为鑫汇公司充填车间主管,始终冲锋在前,班车停发他就自己开车上班。不仅如此,他还充当了班车司机的角色,开着车从城里转一圈将回来上班的同事都接到单位,直到工程结束。疫情的无情蔓延,他说不担心是假的,但是为了不影响无尾无废矿山建设进度,他义无反顾。

▲无尾无废矿山建设项目正式投入生产。

1月9日是连动试车的时间,为了能够顺利试车成功,必须在9日前实现全流程统一供电,真的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想实现全流程统一供电,就需要把两根113米长的主电缆进行对接。对接工作当天,天公不作美,本就处在寒冬腊月,又刮起了寒风、下起了大雪。箱式变压器内非常狭窄且直角弯又多,不能穿棉衣,人多还用不上,这一系列的状况无疑给本就困难的施工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可以说是雪上加霜。风雪中,王显金满身雪花,耳朵和脸都被冻得通红,但是他并没有被恶劣的天气吓退,也从未打消试车成功的决心和热情。“当时真是又累又冷又饿。我发现同事的心情有些波动,就把无尾无废矿山建设成功后给公司、给国家带来的深远影响说给大家听,大家纷纷被感染了。尽管寒风吹得我们睁不开眼睛,雪花和冰渣沙子般地打在脸上,但是我们劲往一处使,勇往直前。最终,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付出下,原本6个小时的工作量,硬是只用了3个半小时就对接成功,大家脸上都露出了阳光般的笑容。”王显金说。

在解决尾矿废石利用上,鑫汇公司与青岛平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高标准封闭式环保型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累计投资1400万元,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年产石子、砂及粉料等建筑骨料20万立方米。

▲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现场。

在整个项目建设的所有关键节点工程、重点实验、核心改造等的过程中,鑫汇人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勇往直前,用坚守和奉献谱写一首首攻坚克难的劳动赞歌,他们之中有高管,有中层管理人员,有一线矿工,大家不分彼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困难面前展现出来的昂扬斗志和精神风貌,定格为最美的山金矿工的样子……

成效显著 示范引领

“细粒级尾砂充填体自立性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其中,充填胶结面料浆质量浓度64%,灰砂比1∶4,3天强度大于1.5兆帕;充填非胶结面料浆质量浓度64%,灰砂比1∶15,3天强度大于0.3兆帕,解决了传统粗粒级尾砂造浆质量不稳定、充填料浆分层离析、泌水量大等问题。料浆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降低了堵管概率,改善了井下作业环境,提高了充填接顶程度和矿石回采率。”鑫汇公司总经理助理、项目现场负责人鲁洪军介绍说。

经综合测算,通过细粒级尾砂井下充填,粗粒级尾砂资源化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年可创造经济效益3200余万元。其中,粗粒级尾砂销售年增加直接收益700万元,矿石贫化率、损失率分别降低2%和0.5%,年增加经济效益1181万元,年减少尾砂排放费用1225万元,减少排水排泥费用101万元,节约尾矿库土地征用及建设等费用8000万元。

除了经济效益,无尾无废矿山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它不占用土地,为国家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土地可以耕种,也消除了尾矿库的安全隐患和扬尘问题,从而也构建了和谐的村企关系。

作者:王彩霞 宋晓庆 邢沙莎

原标题:《尾矿库安全隐患?不存在的!黄金人做到了不要尾矿库》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