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十而已?男生小心:过了三十,生育力就不行了?
原创 RingoKuma 时光派 来自专辑实用指南
@果熊关注皮肤衰老与面部年轻化
活着就是当旬期
“熟年剩女”、“高龄产妇”、“老蚌生珠”……在传统观念里,似乎对大龄女生的婚育充满恶意;反而在形容男人时,会有“男人四十一朵花”、“老来有喜”的说法。
诚然,目前研究已经证实:女性的受孕概率在30岁以后(约32岁)逐年下降[1],35岁以上自然流产、宫外孕、畸胎死胎等风险都会显著提高[2-4]。所以男生打算就这样把大龄不孕的锅全部推给女生,然后拍拍屁股当起“甩手掌柜”?我看你想得美!与女性一样,男性也存在“大龄父亲”这个说法。根据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目前习惯将男性生育高龄定义为大于40岁[5-8]。
男性年逾不惑,生殖系统会发生哪些衰老变化呢?01
精液质量下降
抗老极客们先别误会,精液质量和精液里的亚精胺含量无关(爱开玩笑)。在通过精液分析检查量化评价男性的精液质量(semen quality)的一堆指标里,有三个最重要的参数:
精子浓度(每毫升精液里的精子数量)
精子形态(畸形精子和正常精子的比例)
精子活力(精子运动的能力)
根据它们可以把精液异常分别分类为——无精症/少精症、畸精症、弱精症[9]。
图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常精子——一群游动着找妈妈的“小蝌蚪”和想象中的不一样,男性精子产生量直到七十古稀都能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水平[10],精子浓度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11]。少年郎还是有资本不知精子贵的,毕竟这笔宝贵的财富能伴随你一生;精子形态异常通常只与某些极少见的遗传性因素相关[12],当然没理由只是上年纪就出现一群长得奇形怪状、歪瓜裂枣的精子。所以,精子形态也不会受到年龄的影响[11]。
图注:畸形精子形态模式图(图源:马猴老师)那唯一会改变的就只剩精子活力了,随年龄增长下降最明显的是精液的运动能力[11]。和上了年纪就开始感觉力不从心的你一样,一过40岁,精子也开始慵懒怕动。
瘫成一堆的精子自然无法穿越狭长的生殖道和卵子相会。02
性能力下降
年轻时候日立,而上了年纪之后性能力下降主要有两种表现:微软,和只能联想了。
据估计,5%-15%的男性存在性欲减退的情况,该数值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现代社会,巨大的工作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让越来越多的男性更早就成为了“佛系草食男”[13]。
而更令中老年男性朋友坐立不安的其实是那两个一般作为社交冷场词存在的字母——ED(勃起功能障碍,“阳痿”)。在20-30岁男性中ED的患病率为8%,这个数字随着年龄一路攀升,到了70-75岁就变成了37%[14]。每5个男生里就有1个有不举的难言之隐[14],壮阳药拥有广大的客户人群,于是乎催生出了庞大市场。男性年龄增加,其实起着和优思明一样的避孕效果——不是处理事后的生物行为,而是直接扼杀事前的物理行为(延伸阅读:)。在一项评估了美国马萨诸塞州1290名男性的研究中,男性在40岁之前性行为平均为6.5次/月,40岁-50岁变为了5次/月,50岁-60岁3次/月,60岁以后则只剩1次/月[15]。
03生育力下降
精液质量下滑,性交频率减少,再加之一些不可知的因素共同作用,最终的结果就是——男性跨过生育高龄(40岁)这道坎之后,男性生育力(fertility)就会不断下降 [16-19]。
一项在英国开展的大规模人群研究调查了8559对怀孕夫妻,在校正女性年龄之后,40岁以上男性使女性在12个月内受孕的概率比30岁以下男性低30%以上[20];法国一项评估了901例人工受精辅助生殖治疗的研究发现,丈夫年龄是引起受孕概率降低的最主要因素,6个治疗周期后,35岁及以上男性的伴侣受孕率仅为35岁以下男性的一半(25% vs 51.7%)[21]。“开枝散叶,绵延子嗣是女性单方面责任”——这种封建残余思想早该过时了。到底是谁不行,自己心里有数就行。时光派点评和全身所有衰老一样,男性生殖系统的衰老也是可以通过干预来延缓的。当然,这种延缓要指望“肾宝”、“袋鼠油”、“牡蛎精”、“印度神油”似乎都挺不靠谱的。我们针对男性生殖衰老撰写了两万余字的专题综述,下次有机会的话,再给大家唠唠提升精子质量、提高生育力、改善性功能的方法吧。
参考文献订正——请至评论区查看
[1] Blix, F.G., A. Gottschalk and E. Klenk, Proposed Nomenclature in the Field of Neuraminic and Sialic Acids. Nature, 1957. 179(4569): p. 1088.
[2] Roland, S., Biosynthesis and function of N- and O-substituted sialic acids. Glycobiology, 1991(5): p. 5.
[3] Kelm, S. and R. Schauer, Sialic Acids in Molecular and Cellular Interaction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Cytology, 1997. 175: p. 137-240.
[4] Schauer, R., et al., Biochemistry and Role of Sialic Acids. 1995: p. 7-67.
[5] Traving, C. and R. Schauer, Structure, function and metabolism of sialic acids.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1998. 54(12): p. 1330-1349.
[6] 刘嘉慧, 陈茜茜与汪淑晶, 唾液酸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生命的化学, 2018. 38(06): 第832-838页.
[7] 张世民, 复合糖末端唾液酸功能的双重性一受体作用和掩蔽作用. 生命的化学, 1991.
[8] Garcia-Segura, L.M., et al., Glycoproteins and polyanions in the synapses of rat and mous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cta Histochemica, 1978. 61(1): p. 89-97.
[9] Oetke, C., et al., Sialoadhesin-Deficient Mice Exhibit Subtle Changes in B- and T-Cell Populations and Reduced Immunoglobulin M Levels. Molecular & Cellular Biology, 2006. 26(4): p. 1549-1557.
如有任何对文章内容的疑惑、想法,或抗衰领域的问题,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原标题:《三十而已?男生小心:过了三十,这样东西可能就不行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