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中铁员工先进事迹选入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材

2020-08-05 19: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导语

近日,中国中铁二局员工彭祥华挑战川藏铁路世界级难题,成长为“爆破王”的事迹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选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中的《语文》教材,走入了广大学生的课堂。

▲彭祥华作为“大国工匠”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2016年,中国中铁二局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凭借在川藏铁路拉林段作出的突出贡献和精确到毫秒级的爆破技术,成功入选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栏目,并作为首名工匠播出,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教材封面及目录

教材中以题为《“大国工匠”彭祥华》的文章歌颂了彭祥华身上蕴含的“大国工匠”精神以及敬业、乐业、创新的职业选择和追求;赞扬彭祥华用“一身犯险而保大业安全”的超人胆魄,演绎工匠的责任与担当。此次选录彭祥华事迹,旨在教育广大学生从彭祥华的故事里品味匠心、汲取力量。

▲刊载文章节选

彭祥华资料卡

彭祥华,1969年生,重庆铜梁人,现任中铁二局二公司技术中心专家,高级技师。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加青藏铁路等10余条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提出了“自动栈桥一体化仰拱模板”和“止浆墙”工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四川工匠、四川国企十大工匠、中国中铁十大专家型工人等荣誉。

“大国工匠”

誉满四方

让我们跟随一段故事

进一步了解彭祥华

彭祥华:“半路出家”的“爆破王”

“5、4、3、2、1,引爆。”随着口令的落下,爆炸声从远处传来,这是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的爆破场景,但对于彭祥华来说,这是他每天工作中不断重复的场面。

“其实没有电视中看的那么轻松,真正爆破中,一分一毫都不能有差错。”作为中铁二局二公司一名人尽皆知的“爆破王”,彭祥华实际上是“半路出家”,做过三年木工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了爆破技术,尝试着去做了做的他,没想到这一做就是20年。

“是有一定风险,但总得有人来做,就我吧。”

爆破现场的“最美背影”

“我来!”这是在工作中彭祥华常说的一句话。

测量、设计炮眼位置、安装炸药和引爆的装置,在山区的隧道施工中,爆破工作远不是按下按钮那么简单。

“炸药要多少量,炮眼要多深,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这些都是精细活。”操着一口四川口音,彭祥华介绍了爆破前的详细流程,用他的话说,虽然他们的团队都是一群“大老爷们”,但是粗中有细,多少年来从未在这上面出过半点疏漏。

2015年参建拉林铁路,彭祥华项目所在标段是川藏铁路最难的一段,路段地质复杂,生态脆弱,施工要求高,难度大。“这就要看彭祥华的了。”工友们对他很是信任。

在软若豆腐的岩层上实施精准爆破,是彭祥华的绝活。他对超前地质预报的测量、炸药分装、炮孔间距和深度及起爆时差这一切流程都控制的十分精确。对于这些的计量,彭祥华从来都是以“毫米”“毫克”为单位,经过彭祥华装填后的炸药,爆破出来的掌子面十分平滑,从未出现超挖欠挖现象。

然而爆破成功后,彭祥华和他所在的团队也无法松懈,对于他们来说,工作还只进行了一半。

▲彭祥华在工作中

“爆破后我们需要有人进去排查,检查一下爆破的效果,最主要的还是要看看有没有哑炮(没能成功起爆的爆炸物)。”尽管对那场面轻描淡写,但是毫无疑问,这是整个爆破过程中最危险的环节。

“这时候并不能确定隧道里的情况,爆破是否成功?隧道经过爆破以后结构是否稳定?有没有哑炮会突然发生爆炸?这些谁心里都没底。”中铁二局二公司的一位负责人介绍。

然而彭祥华似乎并没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习惯了。”他总是这样笑着对身边的人说。事实上他比谁都清楚其中的危险性,每次爆破后的检查,他总是阻止其他人一起过去。

“我一个人就够了。”一个手电,一个背影,逐渐隐没在黑黢黢的隧道口中,工友们的心也都始终提着,直到洞口再一次亮起手电的灯光,他们的心才会放下。

“怕吗?虽然习惯了,但是说一点没感觉总归不可能,人又不是机器。”就是在怕也不怕间,彭祥华选择了不怕,将风险担在了自己肩上,“这么多年不是都好好的嘛,习惯了,习惯了。”

“这门手艺丢不得,要传给更多年轻人”

虽然彭祥华总说“习惯了”,但他的家人起初对这种说辞并不“买账”。

“干着木工好好的,怎么就想着去爆破了,这多危险了。”1997年,彭祥华毅然选择从木工转行成为爆破工的时候,他的爱人没少为这个跟他吵架。“当时都觉得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就好,也难为让她整天担惊受怕的了。”彭祥华虽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但是终归还是对家人有所歉疚。

对家人的歉疚彭祥华觉得只能好好工作来弥补,“干出点成绩,他们会就会高兴了吧。”彭祥华想着。刚开始做爆破工的那段日子,彭祥华其实是忐忑的,从一个熟悉三年的工作岗位上突然来到一个“跨界”这么大的行业中,“我能做好吗?”彭祥华有时候会这样问自己。

于是工友们看到,彭祥华在休息的时候总是捧着这样那样的专业书,一本《实用爆破技术》被他翻得封面都快掉了。“在野外施工的日子其实是很枯燥的,很多人休息的时候都会喝喝酒打打牌。”彭祥华笑着说,他之前也有时候会这样,但转作爆破工之后,他才发现他想象中的“简单装上炸药就好”的工作竟然有这么多“门道”,不学习很难跟得上技术的发展。

这样的学习习惯,彭祥华一直保持到现在,也正是这个习惯,让他在日后的一个个重要工程中“大放异彩”。

虽然建设中彭祥华和他的工友们精细到毫米级,但是各地复杂的地质状况还是会时不时给他们“制造”一些难题。拉林铁路建设中,在一次精准爆破后,青藏高原充沛的山体内蓄水大量地涌流出来。

“涌水了!”这是隧道爆破最怕出现的情况。一旦水势过大,泡软岩体,很可能就会出现塌方,这将导致隧道爆破已经完成的工作量完全报废,影响到整个线路的工期。业主、设计院、监理、施工单位紧急召开多方研讨会,各方都提出了不少方案,但最后,被采纳的是彭祥华“再爆一炮”的建议。

“这是我们讨论过后认为最迅捷也最方便的解决办法。”而这个方案是彭祥华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爆破工人提出的,无疑令在场的人对他刮目相看。解决方案制定了,如何执行,谁去执行又让众人犯了难。

这时候大面积岩层已经浸湿软化,隧道爆破面上围岩部分非常差,隧道崩塌很可能发生,那样的话,进去的人将很难走出隧道。一如既往,彭祥华没有让其他工人来一起装炸药填雷管,他选择独自操作。

“走入——手电光从隧道亮起——走出。”爆破最终成功。

▲彭祥华在隧道施工现场向青年技术干部讲解隧道爆破技术

“现在设备更先进了,很多时候都可以用机器作业了,但是遇到复杂的地形状况,还是得靠人,所以这门手艺什么时候都丢不得。”彭祥华一直觉得一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所有人的参与,比起自己业务能力提高,他更愿意看着大伙整体业务能力的上升。不管是当工班长、工区长还是架子队队长,他都会利用交接班的时间和现场施工的机会对班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如今,彭祥华手下有不少徒弟,而他们已经能在项目从事隧道开挖、衬砌、爆破等工作,成为隧道施工队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当然最让彭祥华欣慰的是家人也终于理解了他的工作,这么多年下来,他的爱人一直跟着他东奔西走,再无怨言,而他的儿子在毕业后也进了中铁二局搞工程建设。

“他是修桥的,我修隧道的,我们父子俩一个地上,一个地下,好得很。”彭祥华很是开心。

“对于我们爆破工来说,最希望看到的就是隧道贯通的那一刻。以前听老爆破工人说隧道贯通是爆破工人必须要看到的。贯通的时候,隧道外面的阳光照进来,那个时候大家心里都非常开心。”(光明网讯 记者刘超)

信息来源丨中铁二局

本期编辑丨查忠明

原标题:《中国中铁员工先进事迹选入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