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揭秘 | 平均年龄28岁的AG600设计团队,你pick吗?

2020-08-05 19: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北京科协 北京科协

7月26日上午, AG600飞机在青岛成功实现海上首飞。这是继2017年12月24日陆上首飞、2018年10月20日水上首飞之后,AG600迎来的又一高光时刻。

AG600又叫“鲲龙”600,与运-20、C919并称为“中国大飞机三剑客”。它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也是目前世界上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全机设计、制造等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机体结构、动力装置、主要机载系统,100%由国内配套。

是谁研制出了如此大国重器?是不是个个年近花甲?今天,小科为您揭秘默默带我们负重前行的AG600设计团队。

AG600总设计师 黄领才:

源自少年的科学梦

参加AG600研发项目时43岁

黄领才一生与飞机有着不解之缘。8岁那年,家乡的一片原始森林发生火灾,“烧了整整一个多星期,浓烟滚滚,当时心里恐惧又无助”。每天都有勘察火情的飞机,他盯着天空,梦想的种子在心里埋下。考大学时,他报的所有志愿全是飞机设计,即使家人反对,他也毫不犹豫。

1984年,黄领才顺利考入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直升机设计专业,毕业参加工作后也一直在航空产品研发、科研管理领域勤奋地耕耘,历经我国多个飞机型号设计技术研究的锻炼和磨砺,积累了大量经验,成为国内飞机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应用方面的知名专家。

即使如此,当2009年接到设计一架能飞会游的飞机任务时,黄领才也深感压力。如何满足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的特性?如何克服水阻力和波浪干扰,在水面滑行时保持平稳?把这些本不兼容的功能集于一身,找到最佳平衡点,背后是诸多棘手的技术难题。

也有人质疑,既然设计难度这么高,何不直接购买国外现成的?黄领才太清楚“关键核心领域,只有靠自力更生、自主研制”这句话背后的意义。对一个大国来讲,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有着比一个产品诞生更深远的意义,这是一种能力的象征和综合国力的体现。

从设计、制造再到总装,几乎每一步都是大型特种飞机的尝试与突破。仅“水动力”一个技术难题,黄领才与研发团队就做了上万次实验,不停地迭代优化,最终花了3年才把总体气水动布局确定下来。那段日子常常已是深夜才结束一天的工作,24小时待命是家常便饭。

随着AG600设计研制的成功,中国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航空工业体系,培养出一支航空研发制造人才队伍,设立了中国自己的技术标准和体系。“任何时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都可以把它研制出来,以后不会再被别人牵着走了”。黄领才激动地说。

追梦的过程艰辛却幸福,黄领才鼓励年轻人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出自身价值,值得用一生去追求。”

航空工业通飞珠海基地总体部副部长 程志航:

青年突击队的“1号队员”

参加AG600研发项目时27岁

谈到AG600海上试飞成功,程志航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喜悦也有,但更多的是思考。因为他明白这一路“无人区”走过来的艰辛。从2008年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毕业到三年后加入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与AG600结下不解之缘时,仅仅25岁。一个少年的航空梦想就这样开始了。

程志航初入团队虽然年轻,但在同事眼里,却有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稳与干练,专业技术高超、为人随和,但遇到技术难题会变成另一幅较真的面孔。因为他来这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AG600,即使前路一片空白,也不怕。他坚信只要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朝着梦想的方向奔跑一定会成功。

他第一个加入研发团队成立的青年突击队,坚持“611”工作制(即每周工作六天,每天11小时),靠着心中的责任感,针对工作中的“急难险重”全面展开攻关,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逐步完成了从学生到飞机设计师的角色转换。

在研究过程中,程志航遇到了很多难题和挑战,其中飞机在水面起飞突发故障,需要中断落回水面怎么办?这个问题困扰了他整整半年时间。

期间,程志航不断鼓励组员,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大量调研、文献分析及水动力模型试验验证,最终确定了水上起飞的特点,并制定了关于水面起降的两份安全性准则,为水上首飞做好了充分准备。

繁忙的工作状态下,加班加点是常态。程志航每天分析完数据,到家已接近午夜。亲子时间的缩减,带来的后果是,当他想抱抱女儿的时候,孩子总躲在妈妈的背后,散发着浓浓的陌生气息。每念及此,程志航的愧疚感油然而生。

不过,程志航心里也明白,他不仅是一个父亲,还是AG600研发团队的一员,他的梦正在实现,怀抱初心,始终保持了奋斗者的姿态,这才是追梦青年该有的样子。

航空工业通飞珠海基地装配中心副主任 涂卿:

飞机装配“老兵”前来报道

参加AG600研发项目时32岁

提及飞机装配,涂卿可谓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兵。大学毕业后从事飞机装配工作数十年,具有扎实的专业经验。但在进入AG600研发项目部后,和其他人一样,同样遇到了很多难题和挑战,其中思想转换就是摆在面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即使经验再丰富,这一次也等于从零开始。他必须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找准定位,重新梳理工作。为了吃透研发项目,涂卿从每一条来源、内涵、要求和符合性方法四个方面深入学习,同时对相关的指导材料进行选择性重点学习,结合工作实践,慢慢地对研发项目有了清晰而全面的认识,也对飞行性能专业所需要提供的性能数据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在融会贯通后,涂卿将自己的理解与其他同事分享。在他的带领下装配中心编制和制定了飞行性能研制流程及规范,为后续AG600飞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从图纸设计到方案认证,从生产服务到试验考核,每一个环节他都全程参与,统筹规划,反复论证,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在他的带领下,装配团队坚持自主创新、深度掌控、正向设计的理念。在研发阶段,他们披星戴月,上下求索;在试验阶段,他们无问寒暑,以车间为家。

他们是当代科技工作者精神的优秀传承者。

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数千名技术人员在为AG600的研发生产砥砺前行。他们扎根在工厂,用心让承载着他们青春的飞机起飞。统计显示,这支研制团队由865人组成,平均年龄28岁,其中35岁以下青年566人,在2009年项目启动之初,青年人数占比更是高达86%。

这其中有她

航空工业通飞珠海基地

结构部设计师陶洪娟

参加AG600研发项目时25岁

有他

航空工业通飞珠海基地

总体部设计师李康孛

参加AG600研发项目时23岁

这几年面对外界太年轻没经验的质疑,青年团队选择一步一个脚印,在设计过程中、在总装现场慢慢摸索,与大飞机共成长。

天道酬勤,付出必有回报。2019年五四前夕,AG600研制团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这一荣誉,是对青年研制团队“十年磨一剑”奋斗进取的最好肯定。

从无到有 十年奇迹

如今“鲲龙”AG600傲立于万国之林

功成名就的背后

星辰与黎明常伴

这是他们敢想敢干的华丽诗歌

未来更好中国更强

参考资料:

[1]《最大两栖飞机AG600研制启动时设计师团队平均28岁》,华夏经纬网

[2]《鲲龙AG600研发团队:破浪腾空的青春》,腾讯网

[3]《“它是救人于水火的中国‘鲲龙’”——专访AG600总设计师黄领才》,新华社

[4]《“鲲龙”AG600首飞成功 总设计师是“南航造”!》,荔枝网

[5]《出发,中国人的“鲲龙”AG600!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搜狐网

原标题:《揭秘 | 平均年龄28岁的AG600设计团队,你pick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