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史蒂芬·肖尔《透明片》VS《美国表面》

2020-08-04 12: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Aperturist/译

由MACK出版的史蒂芬·肖尔的新画册《透明片》(Transparencies),在设计、配文、编辑方面尤其突出。全书是以年份为章节,用平实的细节展现了70年代的美国梦。

重新审视艺术家重要作品,并不一定能完全再现其伟大之处。通常来说,需要再版的画册书籍都会有些变动,如果一些细枝末节的变动注定成为二次脚注的败笔,那么其想象中的结果或许会成为一场未经宣告的经济冒险,亦或是由于出版社倒闭造成了绝版状态而导致的重新洗牌。许多画册再版都经历了形式上的变化,并且这些新版式在某些程度上超越了原版,但却与初心背道而驰。

© Stephen Shore

一部著作具有划时代价值之后被重新再版,能够挑战其现存伟大之处的关键在于细微的差别,而这些细微的差别可以改变我们看待一件艺术作品的格局。它使读者可以在不同的美学欣赏和阅读意义中交替选择,并为读者呈现一个重整后的艺术作品。它提问艺术家,如何创造出比之前更重要或更具凝聚力的东西。

在再版中发现的细微差别挑战着这样一种观念,即之前令人狂喜的作品是天造之作,并因其独特的卓越性而受到特别的追崇。读者总是将项目的构想以及艺术家创造卓越作品的动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想象其为作品想要表达的最终意图,他们认为作者仅直截了当地制作了一些比较抽象的线索,却没有综合考虑整篇作品的整体因素。

以斯蒂芬·肖尔的《透明片:小型画幅相机作品1971-1979 (MACK, 2020)》(Transparencies: Small Camera Works 1971-1979(MACK, 2020))为例,图像系列和以前在《美国表面》几年中未收集的笔记都重申了对意义的设想。

MACK出版的《透明片》在书籍设计、书内配文、作品排序方面尤其突出。全书是以年份为章节,用平实的细节展现了70年代的美国梦。在这些章节中,1972和1973年被有意忽略了,因为这两年中肖尔正在制作《美国表面》。后者首次出版于1999年并有过几次再版,每一版都略做修改且每一版的趣味性都有所削弱。《美国表面》是一个有趣且需要警惕的故事,它讲述了重版会如何摆脱原版的强大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的多个原因都与画册格式有关。

© Stephen Shore

我希望通过对比分析来审视《透明片》。我们需要仔细考虑书籍设计、书内配文以及画册的整体效果,因为今年《美国表面》也由Phaidon重新出版了,其中包含大量未曾公开的图像,以及艺术家同时也是作家的特茹·科尔(Teju Cole)的新文章。

特茹·科尔这位赫赫有名的作家,渲染了70年代的美国氛围,为这版《美国表面》构建了一些背景故事,并描述了他与肖尔的个人关系,这具有很大的启发性。但直到整篇随笔的四分之一处,除了叙述肖尔和科尔自身职业生涯中的一段插曲(以肖尔为例)外,几乎并未强调这部作品本身的重要性。

这并不是说科尔不是当今最有天赋的摄影作者之一,他的确是。然而,在《美国表面》的文本中,我发现我更容易被逸闻趣事迷惑,而不是挖掘和理解肖尔。因此,有必要开诚布公地重新评估该书重印的重要性,以及其在1999年的原版以及之后的费顿版本之外添加的图像和文本的重要性。科尔论文的重要性取决于我对科尔重要性的了解,这可能模糊焦点,使肖尔的作品失去吸引力。

这就是科尔的写作方式,我理解他的观点,也理解他的写作习惯。我只是不确定它是否会为《美国表面》加分,因为《美国表面》本身埋藏着巨大的精神遗产。科尔是在为那个遗产写作,还是在把他自己其中?这种写作是合适的吗?

© Stephen Shore

我从每本画册所附文章入手,其原因是因为它们的风格和重要性不同,并且在探讨为什么像《透明片》这样的画册会使得人们对肖尔的传奇进行更多研究时,它们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布瑞特·萨尔维森(Britt Salvesen)充满历史动态意识的论文探讨了肖尔著作的各个层次、美国“白话”(黑人英语)的语义使用以及围绕这一术语的神话崇拜。然后,她将其应用于肖尔的作品。她研究了肖尔在建筑方面的摄影作品,以及他的流派传统在20世纪美国摄影巨人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和约翰·萨科夫斯基(John Szarkowski)的传统中所处的位置。这种有条理和精确的论文形式是探究“白话”图像所代表的含义所需要的,而这两本书都充斥着这些“白话”。

萨尔维森努力通过历史基础来阐述这一概念,并将其应用到肖尔的作品中,从而使人们对肖尔所进行的图像创作类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Stephen Shore

萨尔维森还着重关注在《不寻常之地》系列,其中包括肖尔是如何想象的美国景观,相机选择的差异如何在细节上重构了白话美学,而我们作为观众,又是如何看待他的作品的,以及35mm徕卡的选择又是如何将白话对白与肖尔对于拍摄人们说话方式的兴趣联系起来的,从而在70年代美国影像中创造出类似于口头传统这样的产物。实际上,你可以在《美国表面》中发现这一点,其中的很多照片似乎只是随手一拍,比如说,有肖尔早餐的照片、以及盛满食物的冰箱内部空间的照片。

此外,在《透明片》中,我们看到诸如洛杉矶和拉斯维加斯等城市的描述性元素笼罩着一些细节,包括标牌,有些是手工的、一晃而过的,有些则具有《美国表面》中金块所显示的光彩和浮华。

这也是在肖尔希望使用的“语言”和美国建筑元素之间建立白话传统的方式,这些建筑元素更全面地呈现了白话语义的使用,从而为理解埃文斯的作品提供了一条清晰的道路。萨尔维森(Salvesen)能够巧妙地将其结合在一起,同时也解决了肖尔的“坡克街,1971”(PolkStreet,1971)等明信片的历史注解问题。这种明信片传统在埃文斯的作品中很典型,并且其作为白话传统美学的基础也是肖尔作品中重点处理的问题。

© Stephen Shore

此外,萨尔维森的文章远远不止是剖析,我们在看到肖尔的作品后,该如何看待摄影介质。从她对肖尔1975年7月28日在迈阿密佛罗里达州拍摄的大画幅照片进行研究所引用的内容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萨尔维森详细介绍了通过相机各个光学元件观看的区别,但同时也通过使观众深入了解肖尔的视角,以及我们如何根据某种特定媒介的技术特性对于照片输出的影响来选择这种技术。这是另一个说明萨尔维森和科尔有巨大差异的例子。

如果说不谈诗意性的话,《透明片》的作用则更多是批判性和历史性的。我理解科尔在为《美国表面》这样的书撰写新文章时需要做出雄辩的姿态,但萨尔维森的文章实际上才是真正从肖尔的精神遗产中得到启发的,从而使《透明片》更具特色和新颖性,也为肖尔的事业锦上添花。萨尔维森的文章还特别提及肖尔从长远来看的重要性。

在设计方面,这两本书完全不同。《透明片》是由摩根·克劳克夫特-布朗(MACK)设计的,你所能看到的是纯粹的精致:它的尺寸,巴洛克式的风格和纸张的选用。尽管这些超出了我们看到快照和白话影像时所能想到的,但它们非常好地体现了肖尔眼中看到的那些细节。

此画册基于“正确的”拍摄尺寸,精妙绝伦地展现了这个系列的照片,对图片进行了放大,并详细说明了肖尔拍摄的建筑细节,和在其蕴含的白话例子中所发现的细微差别,由此人们可以把放大尺寸的照片看作是比低声耳语更响亮的声音。

这确实改变了关于35mm胶片一些实用性观点,也改变了我们预先从《美国表面》中得到的认知,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观看方式,这可以参考《透明片》里西西里岛的视图,通过制作某些稍大画幅的东西来重新审视肖尔及他看到的。当然,这使这本画册成为了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著作。

拍摄:perimeterdistribution

《透明片》的设计也是整洁和优雅的,并且成为了肖尔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从页面编号处的线条到精心构造的封面照片的细节层次,都使肖尔的图像更加精致,并为他的作品增添了《美国表面(2020)》所没有的精美和细微差别。后者的设计在我看来是混乱的,也许是处于设计的必要性。两者封面的设计是差异最大的,多余的页面内容和厚度使得使《美国表面》看起来更像是一本2000年代早期南达科他航空图册的插图。我可能有点刻薄,但这是我的个人想法。虽然作为肖尔的画册,这一事实使得它勉强还算可以,但是……

我说服自己专注于差异的原因很简单,即它们不是同一本书,并且在对这两种出版物进行比较时,我们可以围绕肖尔最知名的作品之外的精神遗产寻找答案。两本书中在制作上存在大量的差异,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但这两本书之间的年代顺序及同样2020年的出版年份,无疑使得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讨论再合适不过。

© Stephen Shore

© Stephen Shore

在照片本身及其选择方面,差异进一步体现,例如缩小图像所造成的“混乱”和图片排序的方式。《透明片》对人的关注大大削弱,我想这与肖尔拍摄人像的数量减少几乎没有关系,相反地,就像萨尔维森的文章中强调的那样,这种拍摄方式有利于更为简洁、集中地呈现白话元素。减少人像能使照片的重点放在描述“说话的图像”上,非人元素在照片占据很大的比例,从而选择脱离文本和建筑等。

在《透明片》中,我们会较少看到肖尔拍摄的早餐照片,也比较少看到我们在《美国表面》中看到的物件照片。《美国表面》这一标题确实很符合书中所谈论的白话图片和一些标志。

在《透明片》中,重点在于文字、建筑和图像制造的白话文本,它通过增加70年代后半叶肖尔去西西里岛旅行拍摄的图像,来打破肖尔书中惯常着眼于美国的拍摄传统。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使得肖尔和他的照片脱离美国的掌控,即使这只是稍稍让他的作品变得更普世化或至少是欧洲化。

《透明片》内选择的照片完全不同于《美国表面》内机械式拍摄日常照片的惯有模式,且通过编辑和挑选,画册按照特有的图腾进行分门别类。这个很重要,它显示了肖尔的多样性,展现了他除了制作《美国表面》之外,在那个时代度过的时光,从而使他的能力和实践能更多地展示在人们面前。有关欧洲的部分作品提升了他的作品在欧洲的影响,这反过来又开启了肖尔80年代与德国艺术家进行的对话。这并不是说欧洲人会对拍摄欧洲的照片有任何不同的反应,相反地,这些对话把重点放在了共同的话语上,并且重构了肖尔的作品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不仅仅体现于美国的餐桌和加油站。

© Stephen Shore

尽管把两本书放到一起评价可能有点不合适,就像拿苹果去和橘子做对比,但我确实认为,把这两者放置在肖尔作品历史的时间线中来对比是相当可行的。如前所述,在看到肖尔的作品成熟的设计和编辑后,我对他的创作和能力更为欣赏。《美国表面》开启了一种探索式的拍摄风格,就能让那些并非专门针对摄影的出版商开始摸索。我当下依然还想了解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一些出版商使用的宣传图片与《美国表面》内照片存有细微差别。

我会保留所有肖尔的画册,因为我知道每本书各有优点。但是最近出版的这本《透明片》我常常拿来阅读。在这一点上,我可以肯定地说,就对象和图像而言,《透明片》对我来说大概是今年的最佳画册。如果您还没有购买这本画册,最好在它升值之前购买一本。

作者/Brad Feuerhelm(ASX主编)

翻译/Mengqing 校对/Yisha

Aperturist光圈

- END -

原标题:《光圈特稿 | 史蒂芬·肖尔《透明片》VS《美国表面》》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