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丰年资本赵丰:中国高端制造的投资人都还不够“深”

2020-08-04 06: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图片来源:网络)

文丨前哨  编辑丨方文  出品丨牛刀财经(niudaocaijing)

对于任何投资人来说,高端制造业的投资并不容易,优秀的项目资金充裕,企业身影也不像互联网产业,总是躲在目光所及之处做背后的巨人。

作为一家成立五年多的投资机构,丰年资本始终有着自己的投资节奏、战略和法则,善于挖掘出那些代表中国制造技术的前驱力量,并赋予其最细致的投后服务。

自2014年起,丰年资本就不断扫描高端制造业各大赛道,并实现精准落棋。彼时,尽管外界对高端制造业的“忽冷忽热”,但并没有干扰到他们。

相反,在经得住耐力的打磨、周期的考验,在保持极高的战略性和聚焦力之下,丰年资本多年的投资逻辑被时间印证,如今被推到了高端制造业“风口”的最中央。

在丰年资本合伙人赵丰眼里,高端制造,是一件值得推敲、值得投资的事情。

如今,5G、“新基建”再次成为2020年两会报告的重点,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作为投资领域最重要的赛道之一,存在着巨大的变革机会,这也是丰年资本助推本土企业向上一跃的关键时期。

一、锤炼出来的战略感

2020年开年,一篇名为《反思与前进》的内部信成为了丰年资本新时期的信念支点,信中内容是赵丰关于当下特殊环境中的一些思考和反思。

实际上,早在2018年,彼时外部经济增速快速下滑、资金供给断崖式下跌,赵丰也发表了一篇内部信,名字简单粗暴,叫《穿越死亡峡谷》。信中的内容毫不保留地点明了大环境的势态,尽管丰年资本并未受到太多影响,但其警醒意义却给了团队一次深刻的自我挑战和淬炼。

赵丰更注重本质的思考。无论是对于丰年资本已投项目的讨论,还是关于制造业整个更宏大的产业趋势问题,在采访中,他都可以知无不言,并给出形成了闭环、体系化的逻辑和答案。

这并非缘于他侃侃而谈的口才,而是被归因于“过去积累了众多项目模型总结并训练出的经验之谈,是认真思考过的。”

赵丰向牛刀财经分享了他最近在看的一本书《改变世界的二十场战争》,相比战争战术,他更关注战争背后的宏观背景是怎样的,战争为何发生,背后是有哪些关键因素在驱动。对他来说,这些参考意义更大。

“任何事物的发生可能有偶然事件、个人能力等因素,但是最后成败的关键,必定是背后的本质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回到国家、企业、个人的命题上,其实都是这样。”在投资的商业世界里,无论是赵丰本人,还是丰年资本整个团队,对于高端制造业投资,也一直在关注产业中最本质的东西。

丰年有一支思想统一、能打硬仗、能力超群的投资团队,而这背后则来源其不断锤炼出来的深度思考、高效执行力和迭代力。丰年最开始培养投资团队之时,有一个方法就是把行业中上市公司的招股书拿过来反复研究,分析商业特点和竞争优势,并给予一个未来五年的发展判断,之后再以现在的股票和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对比。

“这相当于做了几千套模拟题”赵丰告诉牛刀财经。虽然和实战相比还是会有一定的出入,但不失为一种锻炼行业判断和商业感的方式。

在这几年的锤炼中,丰年的整个团队已经形成了三个比较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对产业的研究和洞察能力;

二是对产业的运营和提升能力;

三是对产业信息和资源的获取能力。

“三足鼎立”的核心力量,撑起并逐步实现了丰年自成立以来就明确的机构愿景:即在未来十年中助推一批中国高端制造业企业成为世界一流。

实际上,赵丰本人就得益于这种高强度的反复训练。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他,在投资上一直注重理性分析,偏向方法论总结。多年之前还身为九鼎合伙人兼投决会委员的赵丰得以接触到大量的项目,他曾分析过2000多个项目,巅峰时期一年认真看了700多个。

在这个聪明人云集的创投圈里,能有机会看到这个数量级的项目除了自身勤奋,赵丰还认为也是经历了2009年创业板设立的历史机遇。这使他更加对投资阶段和节点有了深刻的体会,做任何事情想要穿越周期都需要长期核心能力的构建。

如今进入投资行业已经超过10年的赵丰,依旧保持着每天大于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每年200次以上的飞行记录。

但他已经刻意调控自己时间的支出比例,降低工作的忙碌程度,去思考一些更加深层次的问题。

对于目前高端制造业的投资布局,丰年资本在时间线上就占领了极大的前瞻优势,加上自主创新和进口替代两条明晰的投资主线和丰年投后赋能体系,都为日后的强大做足了铺垫。

迄今为止,丰年资本管理的资产规模近30亿元。但是对丰年资本深入了解后发现,其对制造业和中国企业的认知,却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视野。

二、高端制造要踏实地“熬”出来

多数的资本更喜欢押注互联网产业等回报速度快的项目,不会轻易在高端制造领域里进行长期的游弋,对普通投资人而言,这个领域难懂,也需要极大的耐力和专业度。

但近几年,高端制造业以新的姿态走进投资人的眼中,迎合着“新基建”的浪潮翻滚,一个“冷板凳”开始变得炽热。

但这种热度却不是三分钟就可以熬出效果的。越早入局,才能越早将自身的投资“雪球”滚得越大。丰年资本有预见性地站在了高端制造业投资的风口上并持续构建了行业领先的能力。

丰年从成立一开始就较早地在高端制造业各大赛道布好了方阵。但丰年布局的高端制造与外界定义的“高端”又有所不同。

相对于火箭上天、AI等不容易落地的前沿项目,丰年更倾向于聚焦产业,做踏实的“高端制造”。

赵丰认为,制造业发展很难实现跳跃性,一定是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你小学都没毕业,怎么能读研究生,一定要稳扎稳打。”

丰年资本近期投资的胜科纳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成立8年的胜科纳米技术上积累了雄厚的根基,其子公司还是新加坡唯一的芯片失效分析企业。 

芯片检测在半导体行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随着国内芯片研发的快速发展,国产化替代诉求增加,胜科纳米在中国的市场空间进一步加大。

2019年,胜科纳米成为了中国半导体、新材料领域最大的第三方分析检测平台,被行业誉为“高科技领域幕后的隐身英雄”。

胜科纳米目前涵盖的客户包括原材料、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分立器件、终端产品全产业链公司。全球前50的半导体公司就包含了43家,如应用材料、意法半导体、博通、英飞凌、松下等等。

胜科纳米就是丰年最中意的那一类。首先是有技术底子,有自主创新的技术优势,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其次是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赵丰直言投资人很难面面俱到,是存在盲区的。因为你绝对不会比那些研发且深浸在产业中的人更懂产品。

所以如果产品有足够的客户基础,一年有几千万的订单,则说明产品是受到客户认可,企业市场被验证过。

丰年的投资聚焦的点,从不会片面地抓住顶尖技术,贴合市场的需求同样非常重要。这种带着企业运营思维做投资的机构,在国内绝对算是少数。

“我们自己认为丰年资本是一个“企业经营者”和“投资机构”的混合体,一个长得像投资人的企业家。”赵丰说。

而今,丰年在制造业布局了包括精密加工特种器件、电子元器件、半导体、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多个赛道,投资项目近40家,平均年回报率约20%,这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数字。

(图片来源:丰年资本公众号)

赵丰总结出所有丰年已投企业的共性:

1、企业产品在中国市场空间广阔;

2、产品所在市场主要被外企占据,存在进口替代需求;

3、企业已实现技术突破,产品接近外企水平,且已持续订单交付。

进口替代被赵丰多次提及,在他看来,中国制造业本身就是一部进口替代的历史。中国市场足够大,中国制造企业在未来有能力实现进口替代,和国外企业进行对标。

也正是这个原因,从2016年开始,丰年资本投资路线一直都没有改变: 即挖掘自主创新和进口替代的优秀制造业项目。

“我们特别希望在接下来的10年或者20年内,能推动一批真正的中国的高端制造业企业成为全球的细分行业龙头。”丰年资本想做的,就是要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困局。

伴随着国内的高端制造业投资竞争越来越激烈,且入场的门槛不断提高,实际上最后能够留在场上的选手越来越少。

时间流河的很多段落里,厉害的选手无需用贩卖经历的方式塑造形象,经济浪潮会刷洗出各种不同的切面,但根部扎进水里更深的角色,永远不会被拍打下岸。

正如赵丰所言,“我们坚持长期思维。”

三、深入企业管理,让地方小厂成长为领域龙头

在一个产业里,投资做的越久,越会发现痛点。在深入跟进了几千个制造业企业之后,赵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下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最大弊端——企业管理能力的缺乏。

企业经常达到一定规模后,由于管理能力不足,很难实现业绩上更大的突破。具体到企业经营情况就是,利润止步于二三千万的水平,市场开拓和管理能力存在明显的瓶颈。赵丰把制造业存在的这种问题总结为经营管理的天花板。

赵丰始终认为,如果说中国企业在很多领域的技术能力与国际水平差20年,那么管理能力可能差30年。仅仅靠技术驱动发展的高端制造业并不够,只有通过“技术+管理”的双重发力,才有机会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

这是中国高端制造业历史一直存留的问题。作为一家极具有企业思维的投资机构,通过40多家已投企业之后所表现出的良好业绩,逐步验证了丰年对高端制造产业问题理解的正确性,以及对已投企业投后管理实践的有效性。

多年来,丰年已经将投后管理体系化,形成了“三横四纵”的丰年投后赋能体系:从战略定位、精益管理、人力资源、技术引进等方面提供综合性服务。

让赵丰最有感触的就是控股投资的企业。“我们自己控股的企业理解比较深刻,丰年作为大股东可以派出高管团队、充分贯彻我们的想法,治理效果表现非常明显。”

达利凯普就是丰年资本通过控股投资去赋能企业的一个成功范本。

从国外的成熟经验看来,在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好的控股方可以给企业注入先进的发展理念、明确争取的战略方向、加速资源的有效配置,让一个企业进一步焕发出活力和光彩。这也是3G资本、黑石等全球一流投资机构持续在产业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对于机构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这种模式在中国还很少见。

丰年资本一直在做的,不仅是挖掘出好的技术和产品,更是基于深耕产业并深入了解企业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管理赋能”,辅助培养企业形成更加系统性的核心竞争力,将其自身蕴含的巨大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年前,达利凯普是位于东北大连的一家地方性企业,丰年资本首先通过在高端制造业内深入的行业研究,将电子元器件作为了重要的投资方向,从而发现了达利凯普并充分认识到其产品的价值:高Q值瓷介电容器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子元件,市场空间巨大,其产品能够填补国内高端电容器生产空白;电容器应用领域领域广泛,但过去我国高端电容器主要依靠进口,而达利凯普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稳定量产高Q值瓷介电容器的企业。丰年资本希望帮助达利凯普利用良好的基础,抓住发展窗口期,发展成为一家在高Q值瓷介电容器甚至高端电子元器件领域世界一流的企业,能够站在更高的视野去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企业的转型和变革是一项大工程,尤其是高端制造业。但丰年资本助推达利凯普发展的过程激动且兴奋。自2017年起,丰年资本帮助企业重新定位愿景和战略,不断向企业输入并落地系统化的管理理念和精益工具,同时给予人才、专家团队等辅助,着眼于服务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进行赋能。

过去基于历史、制度、人才的限制,达利凯普局限于单一产品、小批量的产出。三年的变革中,丰年资本不断帮助企业打开发展视野,达利凯普不仅确定了多品类平台化、全球化的发展策略,同时在产品理念、技术管理、人才建设上,也逐渐形成了科学系统化的企业架构:从传统管理演变成为分工明确现代化的高效管理模式;优化并成立了精益办公室等部门;不断重视人才的吸引、孵化和培养,加速企业做大、做强。

如今达利凯普的产品无论是在MRI核磁医疗影像系统、半导体设备、工业激光设备,还是测量及分析设备、高速铁路等领域,其市场占有率都处于领先地位。就在今年3月初,达利凯普新工厂暨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化一期项目完成奠基,本项目将建成年产射频陶瓷电容器30亿支的生产线。

“达利凯普目前在细分领域已经快速上升到全球第一梯队的行业,可能在未来几年内会成为细分领域的全球第一。从更长远的目标来讲,我们希望让这家公司能成为中国高端电子元器件比较有代表性和平台性的公司,让中国制造业在世界舞台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赵丰告诉牛刀财经。

“现在高端制造行业的投资人绝大多数都还不够“深”,浮在表面上看企业,更别提去帮助企业。有一些投资人擅长技术,可能在技术方面看的很深入,但是在企业整体层面,深度就不够了。我们毕竟是投资一家运营良好的企业,一定要有能力深入下去,这样才能真正的看懂企业、赋能企业。”

不仅是达利凯普,包括其他的控股企业,在丰年资本的帮助下实现了管理模式的转型融合,不断创造出了真实价值,并突破了企业天花板。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丰年的控股模式足已证明“管理赋能”、优秀的投资机构会成为一个产业中不可缺少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能够提高企业的上限,加快价值创造的速度,从而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能够登上全球的竞争舞台。

四、“制造”一个未来

产业环境永远是复杂且在变化的。作为投资机构,丰年资本正处于深入探索的路上,不断复盘关于产业的判断和理解,不断打磨帮助企业进行管理的方式方法。

深入产业需要耐心和能力,丰年资本会不断汲取过往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持续保持对产业和企业的敬畏心。

成就感会让人上瘾。“我宁愿做一个小领域的领先者,也不愿意去做一个在大领域中很平庸的人。”赵丰认为,人总会找一件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去做,形成自我驱动的心理闭环是非常重要的。

但成就感也需要磨练,比如在自己的能力圈把事情做到极致就已经很不易。大环境不断变化,如今仍然想投机去获得一个数十倍、数百倍回报的未来早已一去不复返。

在投资圈打拼十余年的赵丰,早已体会到在大变化中最重要的不是你原来有多强大,而是你能否拥有快速调整适应环境的能力。

活下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并在这个嘈杂的世界上继续寻找创造伟大价值的机会。赵丰与丰年资本过去五年的成绩证明,高端制造,就是他们重点投资的一个未来。

他最近在朋友圈写道:“做一件大事并不比一件小事更难,有时候往往会更容易,只要你敢于去想,敢于去做足够大的事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