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陈琦:创始人打造“知识型IP”七板斧,掘金知识付费时代
在流量经济时代,一切生意的本质是流量, 一切交易的本质是信任,而流量和信任的母体是“IP”。打造创始人的个人IP,既能to B 整合业内资源,也能to C 流量变现。罗永浩10场发布会搞定7起融资,转战直播后带货数亿,背后的核心就是罗永浩的个人IP,这也是不可替代的软实力。
人物IP类型可划分为四大类,即商业型IP、网红型IP、知识型IP、匠人型IP,一般企业创始人会强调自身的商业属性,倾向于打造“商业型IP”。但越来越多的明星企业家开始尝试知识型IP ,把自己在商界沉淀的知识和经验,以演说和写作的方式传播出去,创造出额外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果一个企业家同时兼顾商业型IP和知识型IP两大标签,既能拓宽流量获取的边界和业务营收边界,也能叠加品牌势能。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传播的内容,商业型IP主要传播企业旗下的产品、服务和品牌,最终塑造成功的企业家形象;知识型IP主要传播知识、经验,最终塑造博学多识的专家学者形象;李开复、罗振宇、梁建章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李开复曾说过自己的人生目标是“最大化影响力,世界因我不同”,在此价值观驱动下,他活跃在各大媒体和活动现场,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超级知识型IP。罗振宇创立知识付费平台“得到APP”,把自己塑造成一位博学多识的知识代理人,通过打造知识型IP引领终身学习潮流,最终服务于公司产品推广。梁建章既是一位企业家,也是一位人口经济学家,这两个跨界标签使得个人IP极具高辨识度,经商之余找到了兴趣所在。因此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发掘打造知识型IP的第一驱动力源于“基因、理想、事业、兴趣”,每个人应根据自身特定情况确定IP打造的方向和目标。
知识型IP兴起有三大背景:超级个体、新媒体、知识付费
超级个体: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大平台赋能的“超级个体时代”,互联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它可以精准、高效地将社会每一种精准的需求对接到相应的服务者,个体与平台的链接就可以成就个体商业。它正在冲击着公司制组织模式,以个体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涌现出来。
新媒体:现如今新媒体形式涵盖图文、音频、视频和直播,人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发声,并逐渐打造知识IP,也能打通“拉新、分享、链接、分发、变现”等各个环节。
知识付费:知识付费的本质,在于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网红经济学家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在得到平台有36万人订阅,199元/人,营收7千万。除此之外,咨询、培训、课程、策划也成为知识付费的一种业务模式,越来越多的知识型IP享受着知识付费的红利。
关于企业创始人打造知识型IP的方法论,可细分为定位、精进、输出、爆款、占位、人格、社群七大模块,接下来我们详细拆解每一步。
定位:为特定用户拿出解决方案
定位分为自我定位和用户定位,首先,根据自身的外在层、角色层、资源层、能力层、初心层,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定位,找到擅长的人设、技能、领域。然后匹配特定的用户做好知识定位( to B/C —商业价值/消费价值)、人群定位(行业、性别、年龄、职业)和人设定位(情感、故事、形象、语言、身份)。
知识型IP要具备拥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具有依托平台实现变现的能力。知识型IP的定位基础=换位思考+渠道+表现力,要站在用户的角度产出知识,明白他们的痛点和需求点,培养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播表达能力、现场掌控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宣发渠道。
精进:领域专家离不开一万小时的积累
首先,打造知识型IP的前提是先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我们要找到最具优势的领域学习全局,多维度把一类垂直细分的知识吃透,避免碎片化学习,带有目的性的用一万小时积累。其次,将学到的知识运用、流动起来,使其产生价值,比如日常社交分享和商业实践。为了充分掌握某一知识点,可以将其进行模块化拆解逐一研究,延伸扩张和补充。知识从外部输入、精益求精到落实践行、内化创新,整个知识的流通就是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
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的“创业学”源于近二十年来企业经营中的实践总结,他的知识更多是to B方向,注重实用,借助写书著作、创建昆仑学堂、做黑马会导师,把创业相关的知识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出去。
输出:打造并输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产品
在某一垂直领域沉淀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接下来就要形成自己的原创内容,打造完整的知识体系产品,且坚持差异化、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原则。保证在内容上的核心竞争力,就要特色、深度、透彻、稀缺、有趣、实用。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场景设计不同的知识,即把内容包裹进用户熟悉的场景中。比如写书就需要系统化知识体系;写文章就需要高浓度的碎片化知识;经营社群就需要把系统化的知识分割成若干个模块,结合碎片化知识的辅助;注重实用性就需要把知识快速转化为自身能力。除此之外,保持持续输出,要记得一个IP的塑造需要持续向外界传递价值,日积月累的叠加影响力。
占位:多平台抢占领域头部市场
内容的表现方式有图文、音频、视频、直播,熟悉各大平台的运行特点,将内容的表达方式进行场景处理,尽可能的利用擅长的方式触达目标受众人群,分发渠道的占位至关重要。一方面,组建新媒体矩阵,整合线上线下占位分发渠道;另一方面,走社交分享路线,创新知识产品组合策略多角度链接、扩大占位面。
爆款:抓住时机打造知识爆款
知识爆款可以形成焦点引来关注、积累粉丝,它是IP转折点,爆款之前默默无人,爆款之后人尽皆知。一般打造爆款的前提是用户基数足够大,设计能够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优质知识产品,一般工具类、社群类、技能类的内容比较受欢迎。站对行业风口,找到行业贵人的指导和帮助是能事半功倍的,这就是“抱大腿法则”。另外,以不同的内容表现形式(图文、音频、视频、直播),通过匹配的分发平台传播出去可以获得更多机会。薛兆丰在得到APP开设的知识付费专栏《薛兆丰的经济学课》成为一款知识爆款,不仅收入数千万,还开启了网红经济学者之路。
人格:借助人格魅力铸造强大号召力
真正优秀的知识型IP都是魅力人格体,所谓魅力人格就是指一个人的人格散发着一种能量,并对他人充满了吸引力。这种魅力是一个IP辨识度和信任力的来源,我们要从知名度、使命感、辨识度和信任力等方面来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强大的号召力。
首先,我们向外输出的内容就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创作者的三观,散发正能量的内容大多是积极向上、符合趋势、兼顾实用价值的。其次,输出内容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地形成高清晰的人格辨识度,保持人设标签、表达风格、传播载体的差异化。然后,通过适合的媒介渠道大力推广造势,扩大影响力的同时积累一批铁杆粉丝。最后,通过内容建立联系,通过联系形成社群,而社群不断地反哺着内容,使之成为具有内循环特征的亚文化体系,这个体系在成长中不断跨界、融合,直至成长为一个独特、有生命力的“新物种”。
社群:用情感圈住你的用户展开变现
社群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的聚集地,同时连接信息、服务、内容和商品的载体。不可否认,社群作为连接IP和用户最短的路径和最经济的手段,它连接的不仅是IP和用户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有情感关系。知识社群主要以分享和传播知识为主,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社群文化,成为打造知识型IP的重要渠道。目前,“IP+社群+电商”模式形成了商业闭环,IP用来抢占认知高地,解决流量问题;场景用来强化体验,挖掘用户延伸需求;社群用来催化强关系,解决信任问题;电商形成商业闭环,完成商业变现。
除此之外,知识可以演变为多种产品形式,比如书籍、课程、培训、咨询等等,也可以充当流量转化的抓手,前端免费知识分享,后端社群会员变现或电商带货变现。有的创始人打造知识型IP的目的是塑造意见领袖,降低用户信任成本,最终把IP服务于企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