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
他用手机拍了部电影,拿下国际大奖

原创 点击右边星标 一条 来自专辑一份值得收藏的片单
2020年的夏天,
有一部用iPhone拍摄的电影火了。
不仅在韩国富川奇幻影展得到了新人奖,
8月7日还将在台湾地区的100多家影院上映,
规模堪比好莱坞大片。


这部电影的导演廖明毅,
接触电影行业已经20年,
研究iPhone摄影长达10年,
2019年他开拍个人剧情长片《怪胎》,
全程以iPhone XS Max作为摄影器材,
成为亚洲第一部手机拍摄的院线电影。

廖明毅一人担任导演、编剧、摄影、剪辑,
比一般电影大幅减少了人力和时间。
为了补足iPhone在摄影技术上的缺陷,
廖明毅运用对比色块、精准构图、稳定的镜头,
让每一帧画面都充满设计和美感。
他说:“人人口袋里都有一台专业摄影机,
或许有一天手机会取代电影摄影机,
我想走在前面。”
自述 廖明毅 编辑 白汶平


《怪胎》是我第一部执导的长片,全片使用iPhone XS Max拍摄,也是亚洲第一部手机电影。
韩国富川算是一个很具指标性的奇幻影展,我从学电影的时候就知道它的存在。
我原本以为只是片子被邀请去特别放映,结果竟然得了新人奖,我好开心。意大利远东影展我们主要进的是竞赛片。

我长年研究手机摄影,我的第一部iPhone是4S,当时在网上看到一部小女孩玩火车的影片,那是用手机拍的,虽然很粗糙,但当年真的觉得很震撼,也让我有想用手机拍电影的想法。

©添翼创越工作室
2018年,我接到歌手卢广仲MV《明仔载》的拍摄邀请,我当时就和唱片公司提出用iPhone拍摄的想法,没想到他们非常赞成。
那是我第一次用iPhone拍作品,结果拍出来的成片画面非常精致,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其实人人口袋里面都有一台专业摄影机,可是好像没有很多人会用。

《怪胎》严格来讲打磨了3年,我自己担任了导演、摄影、编剧、剪辑。
为了实验手机拍电影的可能性,我以电影剧组的规格,先拍了一部4分钟的电影前导短片《停车》。
短片主角就是《怪胎》里的心理医生,他本身也是强迫症患者,在停车时要非常精准地停在车格内,车子与车格间距要保持33.3公分,绝不能有丝毫误差。成片的结果我非常满意,iPhone确实有资格上大银幕。
2019年5月,我正式开拍《怪胎》。
以一部100多分钟的电影来讲,我们拍了32天,比一般电影拍摄节省了一半的时间,后期剪辑我大概花了一年。

《怪胎》是在讲一对边缘男女的爱情故事,我给他们的角色设定是强迫症,强迫症大家最熟悉的特征就是洁癖。
男主角林柏宏演的是一位英文翻译,平时都在家工作,因为他觉得外面的世界充满细菌,很脏,所以每个月他只有15号那天会固定出门去缴费、采买、看医生。

没想到,他在途中遇到了另一位和自己打扮一模一样的女孩,两人就这样相遇了。


两人一起打扫、一起采买、一起看医生,就当他们约定好“一直这样下去都不要改变”的隔天,男主角的强迫症突然消失了,两人的生活开始起了矛盾......

我想探讨的其实是爱情里的承诺,当我们很爱对方、为对方许下承诺,但有谁能保证这不会变?如果这个承诺被打破了,那另一半又该怎么办?

有些人在餐厅吃饭,不但要先戴手套,门把、餐盘、桌椅都要喷酒精先清洁,再拿出细菌检测仪,确认细菌含量降低到他可以接受的范围,他才能坐下来用餐。
很多人得强迫症好几年,某一天就突然消失了。这部电影或许能让他们找到更多共鸣。

用手机拍电影时,男女主角的演出、美术、构图......全部都要考虑进去。所以《怪胎》它是视觉上奇幻、轻松、活泼的一部片。

全片我使用1:1和16:9两种构图,前面45分钟,两位主角都有强迫症,那刚好正方形构图就很强迫嘛,什么都要对称,方方正正的。
后来男主角的强迫症消失了,电影视野就从1:1变成了16:9,观众也可以从中体会到男主角心境的变化。








如果是传统电影拍摄,一台摄影机要一位摄影师一位助理掌机,我架3机就至少需要6人,大幅减少人力就是大幅减少预算了。





比方说在室内,被拍摄者穿了黑色衣服,iPhone就会判定黑色的部分是暗,那就很容易会产生噪点,我们在色彩美学上也经过很多次沟通,才达到画面平衡。


我是1980年代出生的,那时我对电影的印象是胶片艺术。但等到我2000年正式学电影的时候,电影摄影机已经是数位摄影机,后来又变成数位相机。
网上平台Netflix推出的原创电影,打破看电影就要进戏院的认知,短短十几年,电影的变革就这么大,也让我去思考:到底电影是什么?

早在2012 年,韩国导演朴赞郁就用了iPhone 4 拍摄短片《夜钓》,当年拿下了柏林影展短片金熊奖。2015 年,美国独立电影《夜晚还年轻》就是全球第一部iPhone电影,当时用的是iPhone 5S。

2019年的Netflix原创电影《空中飞鸟》是iPhone 7 Plus拍摄的……用iPhone拍电影的前辈有很多,我长期看他们的幕后制作,让我自己在真正拍摄时少绕了很多弯路。
我觉得电影是一个制作的态度,它不是在电影院、或者是你在手机上面看,也不是大机器、中机器、小机器去拍摄,而是一个制作什么东西的态度,那个态度叫做电影。
有些人即便拿着很专业很贵的器材,但他拍不好,也不会有人认为那是电影,但当你对每个镜头讲究、态度端正去做时,没有人会质疑你拍出来的东西不叫电影。

或许用手机拍片,在传统观感上会让人觉得好像不那么专业,但我觉得这是可以克服的,接下来手机摄影的技术会越来越强,所以我一直推广手机拍摄。说不定有一天手机真的会取代电影摄影机,而我想要做那个走在前面的人。
部分图片由嘉宾、牵猴子提供
近期报道:
原标题:《他用手机拍了部电影,拿下国际大奖,8月即将上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废墟中搭起生命之桥
- 第13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举行
- 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揭晓

- 赛诺菲血友病新药美国获批,系首个降低抗凝血酶的血友病疗法
- 交通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烟草及双维投资发行A股股票,募资规模不超1200亿元

-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元首政制的创立者
- 核反应中,轻核结合成较重核的过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