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化圈层 | 窥探藩篱背后的纷呈
原创 围炉weiluflame 围炉
前言围炉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将会为大家带来文化圈层系列特稿,探讨相声、饭圈、穷游、摇滚、汉服、手帐、古典音乐等文化,希望能为促进不同群体以及大众文化之间的有效互通提供一些参考。
什么是文化圈层
《易经· 系辞》中有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层其实就是对一类特定社会群体的概括。文化固有圈层性,文化圈层就是由一类社会属性相近的群体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具有相同文化属性的圈子,群体内同质、群际异质。
无论是竹林七贤以纵歌欢饮来寻觅知友,还是阿卡德米自由学术探讨,古今中外不乏各式文化圈层。在21世纪的今天,文化圈层已然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形态。与历史上的圈层相比,信息时代的文化圈层更加繁荣——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文化圈层内群体间交流的时效性、频密性、广泛性、多元性更强,影响力也更大。
文化圈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基本的社会交往需求,“兴趣”现在已经成为了最为重要的划分文化圈层的属性。此外,圈层内和圈层间的文化交流和碰撞赋予了文化发展极大的生命力和能量,有助于丰富多元的文化理念的诞生。文化决定审美,文化圈层也往往成为引导时尚潮流的先锋。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在探讨文化圈层时,并不特别强调其主流文化或亚文化的属性,而是对每一种文化都给予平等的尊重,这样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某一个文化圈层及整个大众文化现象。
为什么会产生文化圈层“圈层”是对在阶层分化的社会背景下,对特定社会群体的概括,它可以是广义的一个具有相同社会属性的阶层,也可以是某个区域内本身社会属性相近或相关的群体。文化圈层现象指的是,认同融合进程中某一文化区域内多种文化形态之间的相互浸润迭加和镶嵌共存的现象。从宏观而言,这种现象主要受到人文环境和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而就微观而言,则要结合文化传播理论作进一步解释(张佳颖,2007;张佳颖,2008)。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关于文化传播的理论问题大致可以分为文化传播主义与进化论两种,它们是互为对立的。美国文化传播主义则是对两者的折中,美国历史民族学派的奠基人博厄斯作为文化传播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文化集团具有的独特历史取决于其内部发展以及外部环境,并且还应当研究文化上的相互影响及其具体形式(戴云光,1995)。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空间成为了一个被网络媒介、消费文化和全球化趋势重塑的新型场域,构成了不同特色的复合文化,并借助技术发展不断向外传播。在这样的背景下,话语权从权威中解放回落到平民手中,使得代表不同声音的文化得以广泛的传播,又催生了不同群体想要为自己发声的动机。比如说饭圈文化的各种打榜、控评等行为,体现的是在资本裹挟下粉丝群体对偶像的价值异化,甚至在互联网上频频掀起舆论热潮。在这一场域内,各个群体追求集体身份建构和自我认同,并以集体化的方式和以文化资本为筹码进行斗争(刘胜枝,2020)。
诚然,在争夺话语权的过程中,网络文化场域与社会场域之间以及场域内部不同圈层之间存在着区隔与竞争,有文化圈层的兴起,自然也有文化圈层的没落,但至少,在网络社会中各种文化圈层的存在不应只被看作消弭主流文化的边缘对象,而应该由大家共同努力打破文化交往中的藩篱,形成以共识为基础的文化共同体。
怎样看待文化圈层文化圈层是一个很容易形成自我加固的结构。就像是社交软件的个性化推荐功能,“符合心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意味着失去看到别样的产品、听到其他立场的声音的机会。因而圈层的封闭和固化在保证了圈中发展方向的统一和持续产出的同时,也会导致圈层中的人们难以看到整体文化社会中的各种变化。这并不是一个有益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讨论文化圈层的存在,剖析其成因,也为一些文化圈层打开一个小小的窗口,让流通的空气为其中的人们和他们所专注的领域带来一些新鲜的声音和发展的机会。
我们在这一系列稿件中将不仅仅涉及到所谓小众的“非主流”文化。例如饭圈和汉服这两个不时被冲上舆论中心的浪潮的话题,虽然覆盖了非常客观的青年群体,但对于这两种文化的偏见、排斥和异化却从来没有减少过。当我们越来越多地用猎奇的眼光审视这些文化圈时,我们也在削弱这些群体与整体文化氛围的联结。因此,我们希望理性的分析和来自圈内的声音能让那些并不归属于这个文化圈层的人们更包容地看待这隔膜之外的群体。对于圈层中的人们来说,推动圈层中的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有机结合、互动互通,也是一个有益的“破壁”的过程,是通往我们向往的包容、理解的社会中的小小一步。
[1]刘胜枝.值得关注的95后群体文化圈层化、封闭化现象[J].人民论坛,2020(Z2):131-133.
[2]张佳颖.人类历史进程和人文环境对文化圈层现象形成的影响[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131-134.
[3]张佳颖.探讨文化圈层现象形成原因的自然环境因素[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130-132.
[4]戴元光.关于文化传播学的理论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1995(04):80-86.
[5]蒋广学. 客观理性地看待圈层文化[N]. 社会科学报,2019-07-11(004).
文 | 陈可沂 王雪瑶 顾思蔚
图 | 来自微博/网络
原标题:《文化圈层 | 窥探藩篱背后的纷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