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烟台,​一个“老牌”文明城市的追求与担当

2020-07-31 13: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拾冷

微信公众号/新浪山东

烟台市是山东名副其实的“老牌”文明城市。

 

根据互联网可查资料,在近四十年来,烟台市已获得49个城市荣誉,提炼这些荣誉的关键词会发现,魅力、畅游、活跃、休闲、美丽等等,它们会与同一个词汇产生关联,就是“文明”。

 

“文明”是这些“城市荣誉”的重要内涵或外延之一,也正因如此,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为烟台人近20年孜孜以求的事情。自2005年烟台市获首届全国文明城市以来,连续五届保持这一荣誉,成为山东省唯一、全国仅有的两个地级市之一。以此来审视烟台对创城的追求与担当,我们能够从中窥探创城,对一座城市、对城市之人所带来的终极意义。

 

▲ 烟台市区(摄影/丁一 来源/烟台图片云)

视野:“大格局”下的创城逻辑

 

历史回望,1984 年 5 月 4 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烟台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此时的烟台站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改革开放所汇聚而来的澎湃之力,深刻改变着烟台。

 

这其中的改变,不仅有经济发展上的改变,城市的文明与面貌,也已悄然发生变化。近四十年,烟台收获众多“城市名片”,通过这些“名片”,相信每位来到这里的人,都能触摸到、感受到烟台所展现出的“大气”、“秀气”、“洋气”以及活力。

 

这些改变所塑造的城市发展之“气”,也改变着烟台市民的“气质”,以及对城市发展的渴望。

 

▲ 烟台市一角(摄影/矫罗训 来源/烟台图片云)

今年3月,烟台日报在“大小新闻客户端”开设“我为创城建一言”专栏,开通仅一个多月,就收到读者数百条创城建言,仔细翻看,笔者有两种感受,其一,市民对城市角落里各种不文明行为的“深恶痛绝”;其二,市民对城市舒适、气质、美好生活的深深向往。

 

其实,这些来自市民中的声音,是最有穿透力的,也是最为淳朴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当我们行走在一座城市之中,无处不在感受一座城市的便利、美丽、舒适、宜居,这便是烟台创城的“底层逻辑”。

 

( 来源/烟台图片云)

最近,从烟台日报看到一篇《留住“烟火气” 不失“洁净美”》的报道,文中提到,“这一切,都是社区发挥群众力量,依靠群众而得。”翻看烟台市各城区的社区建设,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精致”。

比如,像社区宠物犬的管理,在烟台芝罘区社区,除了引导市民文明遛犬,还设置了社区宠物WC、取纸箱等物品,在社区文明宣传与引导,以及便利条件下,更多市民会自觉规范养犬的行为,因养犬造成的邻里不和问题自然就会相应减少。

 

▲ 小区乐队(摄影/路君尚 来源/烟台图片云)

其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前已走过15年的历程,市民也越来越理解创城的本质内涵,“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创城路上,每个人都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也是城市文明的创建者。只有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方能形成强大合力,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中有言,Excellence is a habit。城市文明也是一种习惯,这一“习惯”也可视为一种“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动力机制”,在这“动力机制”上发挥关键作用的,正是每一座城市中的市民。

 

卢梭曾经说过:房屋只构成镇,市民才构成城。

 

有了这样的机制,人、城市与文明,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闭环”。创城,唤醒了每个人对一座城市的认知,并最大限度地调动更多的人参与城市文明的塑造。个体会为自己生活的城市添砖加瓦,并为此留恋;同样,一座城市也因人文的养成,逐渐发展兴起乃至闻名。

 

▲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摄影/鞠春喜 来源/烟台图片云)

情怀:志愿者,文明的守护与建设

 

查阅烟台市近四十年来所获得的“城市荣誉”,有几点让笔者印象深刻:

 

其一,从1993年到2017年,在24年间连续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实现“七连冠”;再一个是前文提到的“全国文明城市”,烟台已实现“五连冠”;

 

其二,一个“七连冠”,一个“五连冠”,这两者从第一次获得殊荣,并长期保持,有一个群体始终存在,就是“城市志愿者”。比如,“烟台市平安志愿者协会”。截至2020年7月,烟台各县市区在册的志愿者,总数已达近110万人,按照烟台市现有人口数量,平均每100个人中就有15个志愿者。

 

▲八方客来喜盈门(摄影/吴殿彬 来源/烟台图片云)

为何需要建立如此庞大的“志愿者”队伍?

 

今年,烟台创城确立了“5大战役36场战斗”,“由五个专项工作组分头推进攻坚,形成条块结合、各有分工的责任体系”。面对一座城广泛又细致的“战役”“战斗”,若没有市民的参与,很难将“创城”的高标准、严要求,延伸到城市的“细枝末节”。

 

比如,烟台拥有1038公里的海岸线,优越的自然禀赋、宝贵的旅游资源,代表了城市形象。虽然,沿海各区市都安排专门的巡查与环卫人员,但面对绵长海岸线,也有力不从心之时。为此,沿海岸线的市区,像芝罘区,开展“守护海岸线”志愿服务活动,到目前已达5000余场次,以志愿者之力量,守护烟台海岸线干净、优美环境。

 

▲烟台市区沿海(来源/烟台图片云)

最近,“2020烟台国际海岸生活节”启幕,6项主打活动,其中就有“大众净滩公益行动”。与烟台之夏海岸音乐汇、24小时海岸生活直播秀、“最美100公里海岸之路”万人自驾游、文旅局长好物推介直播等活动不同之处在于,这项公益活动诠释了“生活节”的隐含主题:守护海岸线,即是守护自己的生活,也是守护这座城市。

 

其实,翻阅官方报道,在城市市容环境治理、商贸市场治理、交通秩序整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依然能够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建立规范的志愿服务体系是文明实践的关键所在”。正是基于对志愿者这样的认识,烟台市在试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时,“志愿服务”成为创城的基本“组织形式”和重要“运行机制”……

 

 (来源/烟台图片云)

我们现在常常听到“人性化”这个词,比如城市规划、道路、交通、公共空间等,在设计时要“人性化”,所有的规划与建设,最终都是为“人”服务的,但笔者有时思考,“人”为城市做了什么?又为什么值得去做?笔者从烟台的“六连冠”“五连冠”里找到了答案:

 

“城市志愿者”,参与着烟台市的建设和治理,由此汇聚成推动这座城保持宜居、美好、安全环境的力量,将“不文明”行为化作“文明”行为,正是志愿者正在进行的文明实践。

 

志愿者的自愿付出,是一种“志愿者精神”,这一精神唤醒着市民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参与感,同时因“志愿服务”的存在,让这座城充满了温度,也成为有“烟火气”的另外一种存在方式。

 

志愿者,是烟台城市的行走者,他们在发掘烟台美的同时,也在建设、守护着烟台的美。以一人,换得城市“N次方”的美好,这便是“城市志愿者”的力量,也是城市文化的力量。

(摄影/邹刚 来源/烟台图片云)

方法:长效,让文明不“懒惰”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一蹴而就。

 

马未都曾说,“文明”其实非常懒惰,虽然他说的“文明”远大于本文所阐述的范畴,但仍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如何看待文明建设的视角:文明的养成,需要一些外力的促进,以及常态长效工作机制的构建,这一点,烟台市进行了持续的探索:

 

(来源/烟台图片云)

一是针对职能交叉和空档的问题,研究调整部门职能和责权分工,做到“事有人管”;

 

二是针对考核不严、问责缺位的情况,将创建工作拖尾扯皮、不作为慢作为等情况线索,及时转报作风大改进办公室和市纪委监委进行问责处理;

 

三是加强舆论监督,将创城重点工作列入问政烟台问题库,接受群众举报监督,督促部门履职尽责;

 

四是常态开展督导检查,市创城办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常态督导,委托第三方进行暗访测评,各区各部门开展自查,查找发现日常创建问题,及时反馈督办。

 

短短的“四点”内容,把“创城”工作进行了“网格化”的布局,将职能部门的责任与担当,与市民的参与与监督,融合在一起。“创城”并非“大费周章”,而是精细化的文明践行,将“创城”的每一个要求与行为,化为城市建设的“一砖一瓦”,以“垒土”之力,夯实“创城”的根基。

 

全天城市道路“地毯式”清扫、市政设施日巡查,充分利用辖区LED显示屏、横幅标语、建筑围挡、公益广告牌等载体设置公益广告,以及各种指示牌、指示标语……在精细中,坚持长效,在长效中,又要保持精细,城市的“文明”与“气质”,在日积月累中,最终凝聚。

(来源/烟台图片云)

7月25日,《烟台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公布,从9月1日开始实施。“条例”总共51条,仔细翻阅,会发现“条例”之细,涉及到市民几乎所有的日常公共行为,其契合“人性”规律之外,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接地气、常态化。

比如,第13条规定,“使用电梯先下后上,上下楼梯靠右侧行走”,用同样的力气,做文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同时,“长效机制”,与一种生活习惯、一个城市文明形成的内在规律相契合。常态、长效旨在“养成”,旨在“唤醒”市民的文明“意识”,激发市民的原生动力。

 

查阅烟台市历届“创城”的工作,“长效机制”始终如一的得以贯彻,其所产生的意义在于,城市文明能够长期保持,甚至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当“文明”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其所产生的能量,是无穷大的,以它为“原点”构建的城市,也将持续散发魅力。

(摄影/邹刚 来源/烟台图片云)

尾  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徐远教授有言:“城市之于文明,是容器,也是坐标。迄今为止人类最有趣的故事,都发生在城市里。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

 

如今,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是多方位、全面的竞争,“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中国大陆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是一座城市吸引人才、投资最“原生”的招牌,这也让一座城市由此具备了在国家战略布局、生产要素自由流通中“被选择”的资本。

 

因此,烟台作为“老牌”文明城市,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也需要更多关注,这不仅仅在于国家、省级战略在这里的相继部署,还在于在烟台追求以“文明”为“品牌”的城市建设中,对市民美好生活愿望的满足与践行,其所展现的追求与担当,是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的终极“答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