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媒体的公信力是什么?

2020-07-31 14: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原创:王雪祺

指导老师:陈安庆

 

新冠肺炎疫情、高考顶替事件、弗洛伊德之死、国内部分省份洪涝……2020的上半年,我们作为这些事件的经历者或见证者,从各路媒体上获取种种信息。

有的事件不停变化,有的事件急剧反转,有的事件看似尘埃落定却风波又起,有的事件辗转多年最终水落石出。

媒体也在报道中大显七十二变,有的为事实提供及时报道,有的却为舆论推波助澜、报道不实内容。

今天,当你在网上搜索这些关键词,你将会看到几十篇的报道将故事叙述完整,在这个过程中,却总是伴有戛然而止和断章取义的声音。

报道失实的媒体或许在短时间内能够博得大众的眼球,然而却损失了自身的公信力,难以持续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经济或社会效益,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自身发展。

是否有一天,你也会厌倦去阅读这些或真或假的新闻,你也会疲惫于判断:这些本该确凿的信息虚虚实实,部分媒体公信力逐渐下降。

我们都在呼吁提高媒体公信力,然而,究竟什么是媒体公信力呢?

媒体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依赖的内在力量。公信力是媒体自身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也是媒体赢得受众信赖的能力。

赫伯特·西蒙指出:“我们对自己所具有的真实的认可一直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知识是从我们认为值得信赖的社会信息来源——家庭、同行、专家、社会的正规渠道中获得的。”在生活中,当我们接收新闻时,便会对媒体是否可信形成自己的判断,而这种判断一般基于媒体已发布内容的可信度及专业权威性。

在过去,人们往往选择传统媒体接收新闻,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也成为了不少人的选择。

在一项2016年有关大学生新闻消费调查显示,87.91%的大学生认为传统媒体更可信,但有83.52%的大学生选择互联网获取新闻。在詹骞的《我国网络媒体可信度测评研究》一文中,提出两个观点,一是网络媒体并没有消解新闻专业主义,二是具有社会关怀精神的网络媒体会受到网民的信赖。

面对传统媒体和新兴的网络媒体,当下的人似乎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同时,媒体公信力的流失也有更多的机会——一次报道失实就可能导致把老用户让给对手。及时、权威、公开、透明,是树立媒体公信力的重要指标。

媒体公信力也包含着诸多要素,主要有职业道德要素、新闻精品要素、品牌特色要素、舆论监督要素、情感亲和要素、新闻真实要素、舆论主调要素、思想高度要素、高雅格调要素、正确导向要素等。

在媒体公信力流失时,往往涉及一个或多方面的要素。

举一个例子:2003年9月15日,中国最大的官方新闻通讯社——新华社在报道2002年6月22日山西省繁峙县发生矿难的进展时出人意料地宣称:“11名新闻记者在采访事故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金元宝,存在严重的经济违纪行为。”记者受贿,对真实情况瞒而不报的案情曝光后,人们产生了“应该相信谁”的怀疑,媒体公信力也因此流失。

虽然不是新近发生的,但这一案例仍具有代表性:报道失实、有偿新闻的潜规则是媒体公信力流失的凶手之一。记者道德低下导致新闻缺乏真实性,这样的事件被曝光后,自然会引起媒体口碑下降,此后的报道也很难让人信服。或许我们通过曝光所见不过冰山一角,有偿新闻就如同媒体在表演走钢索,总有一天遇到瓦伦达效应,公信力和钱财会两空。

新闻生产过程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打开公众产生质疑的裂隙,都可能导致媒体公信力的流失。

可以利用心理学上的墨菲定律来解释,媒体生产,只要有人参与,就不可能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错,环境越复杂,参与的人越多,出错的概率就越大。媒体所能够做的不过是从自身出发,尽量避免可能触发错误的导火线。

抵挡金钱的诱惑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采用缺乏证实的信息也会导致媒体报道虚假新闻。当然,有些情况下,新闻真实性难以保障也并非媒体刻意所为。

例如,在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中,在钟南山院士公开表示新冠肺炎病毒“人传人”之前,很少有媒体派出记者深入武汉调查,新闻来源主要依靠武汉市卫健委的通报。缺乏实际调查,而仅仅对官方文件的照本宣科很难引起共鸣,并不利于媒体公信力的提升。

在疫情报道中,正面的案例是《财新周刊》、《财经》、《三联生活周刊》等杂志的记者深入疫情一线,挖掘、分析、整理发生的故事,赢得广泛赞誉,媒体公信力也大幅提升。新浪微博实时更新的疫情地图和动态报道也为用户提供了快速了解疫情的通道,成为不少人疫情期间每天必看的内容。这些媒体正是抓住了情感亲和要素,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想要保证媒体公信力,媒体除了“打铁还需自身硬”之外,也要学会明辨秋毫。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从中择优的压力也会随之加大,想偷个小懒不去证实新闻的真实性,后果可能得不偿失。。

2016年,一篇题为《女孩跟男友回农村过年,见第一顿饭后就分手》的新闻曾火遍全网,一时间舆论哗然。农村与城市、贫富差距、恋爱与婚姻等社会矛盾立刻成为舆论热点。然而此后不久,该内容被证实为假新闻,进行报道宣传的《华西都市报》等六家媒体受到广电总局的点名批评。

无独有偶,2016年5月《新安晚报》刊发了一篇名为《我的右肾去哪儿了》的报道也犯了此类错误。因报道中并未对事件所述及的医学名词进行合理解释,将“右肾缺如”直接表述为右肾“失踪”,舆论发酵后逐渐流传为在医院做手术“切肾”、“盗肾”,引起社会的误解,涉事医生及医疗机构遭到谴责,加重了医患关系紧张等负面影响。这篇内容也成为严重失实的报道,受到广电总局的批评,涉事人员受到惩处。

 

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网络信息编发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一些无良媒体为博眼球,生产内容不顾舆论后果,采用“标题党”、打“擦边球”来引起兴趣,最终只会致使媒体格调降低、品味低俗,造成公信力流失。

媒体公信力的流失当然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

一、在内容方面,媒体应该保证新闻内容真实,全面,准确。

首先在新闻来源上,权威信源有利于保证新闻真实性,政府信息公开让媒体获得可信内容并进行发布,有利于媒体公信力的提升。媒体要加强责任意识,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真实,客观的新闻,杜绝有偿新闻、知情不报等“潜规则”。

在快阅读、碎片化阅读成为趋势的当下,人们已不满足于对于新闻信息的获知,而是希望在分析和理解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认知、形成看法。媒体能够进行深入基层调查,写出独家的、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仍然可以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获得认可。

坚持内容为王,好的媒体作品不能缺乏思想,在内容生产的过程中加强价值传递,及时发声。比起单纯的事实通报,这样的新闻内容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例如,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一片叶子的扶贫故事》就是报道联系民生的典范。媒体连续追踪浙江安吉县黄社村茶农捐赠茶苗,助力西部贫困山区脱贫的故事,近400天的追踪,跨越三省四县,2000多公里的路途,最终呈现出茶叶扶贫的完整面貌,为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投身扶贫鼓劲和疾呼,将百姓利益置于高地,为扶贫计划发挥积极作用。

二、在从业者方面,媒体应当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选择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人报道新闻可以保证作品质量,后期对成员进行培训树立正确思想,可以有效避免弄虚作假事件的发生。从业者应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真心实意地急民所急,能够写出真实、正直的报道,让群众感受到事关自己,使报道与生活密切联系。

三、提高媒体公信力,加强外在监督也必不可少。

外在监督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主管部门的监督,二是新闻媒体之间的相互监督。主管部门的监督保证新闻的思想高度和正确导向,地位高的知名媒体对其他媒体的监管,有利于增强媒体间的团结和行业的良性发展。外在监督也要抱有“不弄虚作假,实事求是”的态度,减少“睁一只眼闭闭只眼”的无效监督,才能让更多的群众相信媒体。

媒体公信力并非定数,提高媒体公信力也永远在路上。为了短期利益而做出不实报道是鼠目寸光的行为,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只有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爱惜羽毛”,媒体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