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得州疫事:如果虎妈多一些,或许美国疫情不会这么严重

南桥
2020-07-29 10:0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最近,一直不戴口罩的川普终于戴了口罩。此时离我3月14日写疫情观察系列的开篇文章“美国人戴口罩为什么这么难”,已经有过去四个多月时间了。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疫情一度恐怖增长的意大利、西班牙,问题也缓解了下来。可是在我们这里,疫情泛滥日久,得不到控制,还越来越严重,每天新冠患者都以二十多个三十多个的增幅在增长。整个美国,新冠疫情在大部分州在增长。

为什么各个国家都能控制住的疫情,到了美国控制起来这么难?这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之一,是两党政治,尤其是大选年,使得与抗疫有关的问题成了政治问题。保守派为了救经济,强行开工、呼吁复课。另外,美国抗疫的策略,我怀疑存在问题。中国控制疫情,追求“清零”,非要给彻底控制住。美国这边一个普遍的认识,是“让曲线平缓”(flatten the curve), 只是让病毒慢点来,得了就得了,反正死亡率也没那么高,不让医院资源挤兑就行,这或许是大部分人的心态。事后看来,还是追求清零的做法更合理。这就好比房子着火,不把火全灭掉,留那么一两个火苗,说是可控,但左邻右舍还是吃不香睡不好。还有,社会上有严重反智倾向,各种阴谋论横行,有人说病毒是福奇博士发明的,有人说是疫苗公司故意夸大疫情,有人甚至说口罩上的金属条是5G接收天线。

疫情期间美国青少年不戴口罩派对狂欢。资料图

另外一个问题,是民间缺乏控制疫情所需的自律,居家隔离难以执行,人群仍喜聚集。我家两个孩子,女儿能安静在家学习,练琴,不让人操心。上高中的儿子让我十分头痛。他性格更加外向,狐朋狗友很多。我们让他在家,他非要出去见各个朋友。这使得我们的关系非常紧张。争吵了几次之后,我给儿子写下了我的想法,他终于改变了自己的看法,终于能够忍住寂寞,在家弹琴读书了。我为这小伙子的改变感到骄傲。

在和小孩苦口婆心的时候,又收到某个家长的邀请,要我们和孩子去她家聚会,用他们新建的游泳池,喝点饮料。这份邀请让我颇为恼火。第一感觉是这态度太轻率,把抗疫当儿戏,或许私底下还觉得他人是过分较真。

当然,还有比这更不负责的。在阿拉巴马,有年轻人开派对,大家各自拿钱出来,赌博谁最先得新冠病毒,谁先得谁赢,钱归谁拿走。为此,这些派对还专门请新冠病人来参加。怎么回事?我也觉得这是教育的失败,为什么不培养读书写作的爱好?在我看来,在如今这个时代,如果一个人闲得发慌,那纯粹是自找的。我自己这段时间不是在看书,就在写书或者译书,从没有乏味的时候。疫情难不倒我们这些内向的人。在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里,人的智能之一是“自我认识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比较强大的人,能够独处很久,独处给我们充电,独处产生更高效率。如果强调读书写作绘画等等可以独自完成的事,哪有那么多闲得蛋痛的人去派对?

如果任疫情扩展下去,秋季开学无望。大学多半决定复课,但是事情在发展变化,能不能开成大家都没底。康奈尔大学有研究者作了一项模拟,称如果不恢复面对面教学,学生感染新冠比例更高。这项研究称,如果采用线下面对面教学,学生的感染率只会有3.6%,如果不复课,用网课方式授课,会导致7200人感染。这份研究显然是试图用预想的结果,左右研究的过程,属典型的“得克萨斯神枪手”(Texas Sharp shooter)式结论,也就是先放一枪出去,然后在射中的地方画靶子证明百发百中。研究出来,舆论哗然,一片谩骂。报道此荒唐研究的《高教参考》,可能被人骂得太凶,关闭了评论功能。大部分学校屈于各方面招生、经济等压力,都想开课,但是年轻人扎堆,大规模传染几乎是没有悬念的事。

美国中小学更不用说。很多学生上学放学、参加活动,都坐校车。学校空间也有限,没法保证六英尺的相互距离,如何防疫简直是噩梦。

唯一的办法,是趁着暑假的剩下时间,尽快把疫情控制住。以后想上学,想派对派对,想留宿留宿。目前难在哪里?还是美国人散漫久了,不肯受任何拘束。在得克萨斯宣布复工之后,健身房开放了,网球锦标赛也开始了,篮球赛也打起来了,生活欣欣向荣起来。当然,结果现在看到了。私人的聚集,也导致了各种传染。有的家庭搞一次生日聚会,结果个个都染上了病毒。到底为什么要举办这些聚集活动?更为深层的问题,不只是他们自己说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也有人的教育和成长观念。

像我这个年龄的美国家长,多数是瞬间满足(instant gratification)的亲子教育思路影响下长大。毕业于耶鲁大学的本杰明·斯波克博士(Dr. Benjamin Spock) 是一位儿科医生,1946年写下《婴儿和儿童护理》(Baby and Child Care)一书,要求呵护儿童的心理发展。此书以后多年一直是美国的育儿圣经。他也被视为瞬间满足和纵容式育儿的鼻祖。

疫情期间美国上百名青少年不戴口罩派对狂欢。资料图

瞬间满足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很多家庭难以忍受疫情期间的居家,所以该聚会聚会,该派对派对,甚至受不了一下子戴口罩带来的不便。《纽约时代》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自私邪教正在杀死美国》(The Cult of Selfishness Is Killing America)一文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说美国整个国家没有考虑到延迟满足,但是很少有人提到整个家庭教育和文化上吃苦和享受之间的辩证关系。

这和疫情有什么关系?说到底,是不少家庭,包括年轻人,只能接受瞬间满足,无法接受延迟满足,只看眼前的需要,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忍耐,于是防疫需要的各种限制措施,他们都无法接受。有时候我都觉得,所谓个人自由和个人主义可能都是自欺欺人的幌子。很多人骨子里是丝毫吃不得眼前苦,哪怕未来难上难。搁在平时,这种瞬间满足,让美国人你没法随便欺负,不可剥夺其自由,可视为好的心态。可是到特殊时期,用用中国的办法,虎妈的办法,或许更为有效一些。虎妈们的严格要求,让小孩没得指望,死了出去东跑西跑扎堆的这条心,反而是更好的办法。此事无关平常情况下育儿方式的得失,而是非常时期需有非常之办法。自律和严格要求小孩的习惯,很多美国家庭未必能做到。当然,上面政令不一,川普的团队和科学家意见不一,更加恶化了老百姓之中的困惑和混乱。国内抗疫,可不就是家庭严于自律,熬住寂寞和不便,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了获得了两块棉花糖的小孩?

2020年的上半年终于过去了。国内上班的上班,上学的恶上学,生活基本恢复如常。就连刚刚后来又出现疫情的北京,问题也迅速被扑灭。但愿我们这里,人们观念最终也会改变。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