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保持单身,让我有种人生被自己填满的感觉” | 母胎单身

2020-07-29 18: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KY KnowYourself

KY作者 / Li

编辑 / KY主创们

最近浏览后台时,经常看到留言说,自己母胎单身20年,特别焦虑,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怎么一直谈不了恋爱。我怒掀桌:“母单”才20年就着急,我单30年了我说什么了吗!生气!

然后,我就听见同事幽幽地问:摸着你的良心说,你真的不着急么……

说来也是,随着母单时间越来越长,我时不时会想:怎么就没有人喜欢我呢?我怎么好像也没有特别喜欢过别人?是我有什么问题吗?

我也好奇其他“母单”的人有没有和我类似的感受,于是,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01.

“长这么大没谈过恋爱,太惨了吧。”

提到“母单”,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孤单寂寞惨:搬家没人帮,晚上没人暖床,连份子钱都只出不进……

那“母单”们自己是怎么看待ta们的生活的呢?

我们在KY粉丝群发起了一次调研,回收到185份有效问卷。

(注:本次调查使用的随机样本来自KY粉丝群体,若以此数据推论其他群体的情况,可能产生偏差)

分析发现,母胎单身的被访们和有过情感经历的被访们,在生活满意度上没有显著差别。甚至,“母单”们的生活满意度(14.31分)还略高于有过感情经历的被访的生活满意度(12.79分)。

即便如此,大部分(72.19%)参与调查的“母单”被访还是渴望亲密关系的。而在ta们之中,又有72.68%的人觉得,自己想要脱单,是“比较困难”甚至“很困难”的。

为什么会困难呢?我们发现,原因之一是,“母单”们对亲密关系很陌生,会感到恐惧,也缺乏发展亲密关系的技能。

明明,28岁,互联网从业

我会担心自己没经验被骗,也因为不知道怎么跟异性相处,总担心自己做出一些不合适的举动。母单时间越长,这种担心越强烈,发展亲密关系变成了负担。

而另一方面,“母单”似乎会降低个体在婚恋市场上的“估值”——我们的调查发现,31.34%有过感情经历的被访,对于要不要和“母单”发展亲密关系表示犹豫。

部分被访是因为对“母单”心存顾虑而犹豫:

海底的鲸,30岁,动画特效

Ta们没谈过恋爱,不知道感情中会有哪些问题,怎么处理;ta们也可能对感情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甚至可能没想清楚自己适合什么人。总之就是,不确定性太多。

另一部分人则是因为对“母单”有负面的刻板印象,才不想和“母单”恋爱。

研究单身人群的专家DePaulo的团队曾做过一个实验:向被访描述两组背景资料一样的人,其中一组有过亲密关系,另一组没有,然后让被访对这两组人的性格进行评判。

结果,被访们普遍认为,有过亲密关系的那一组人更友好、更可靠,而没有过亲密关系的那一组人相对更不成熟、更不安全、更自我中心(DePaulo, 2016)。

*可是“母单”真的比谈过恋爱的人差吗?

德国学者Greitemeyer曾做过一项调查:在不透露各自婚恋经历的情况下,让彼此陌生的被访者相互交流几分钟,再询问ta们对对方的评价。

结果发现,没有感情经历的那部分人,在社交能力、吸引力、和蔼可亲、认真负责等许多方面得到的评价,和有过感情经历的人没有差别。

所以,“母单”≠“被剩下”;没有恋爱经验,我们仍然是有魅力哒~

02.

既然不是被剩下的,

我们为什么一直单身?

我们的调查显示,“母单”被访们认为自己一直单身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68.92%)。

单身25年的被访“漂到厄瓜多尔的菜”告诉我,她身边有很多异性朋友,但她总能把他们处成哥们或者亲人。“我好像一直把握不住‘为了发展亲密关系而相处’的度,哪怕和异性单独出去,也处不出荷尔蒙迸发的感觉。”

(漂到厄瓜多尔的菜,拍摄于新疆禾木)

圈子小(68.24%)、需求不匹配(57.43%),也是“母单”们觉得自己一直单着的主要原因。

也有很多被访(53.38%)认为自己一直单着是因为性格原因:Ta们中有的人觉得自己太独立或太强势,不适合恋爱;也有的人发现,相比两个人生活,自己好像更适合一个人的日子。

毛毛,29岁,国企员工

我常常感到,一个人做会很喜欢的事变成两人份我就不喜欢了,所以我觉得相比恋爱,我可能更适合一个人的生活,也算是有意识地让自己单着。

其实也焦虑过,毕竟周围人都恋爱了自己没有。但后来发现,这是因为我想要的生活本来就和别人不一样。因为选择自己更合适的生活而单身,比盲目恋爱更可能生活得好。

(注:本数据图仅呈现被超过20%的被访选择的“母单”原因)

03.

一个人生活得也挺好,

可总觉得哪里不对。

我们发现,不少“母单”被访即使生活得不错,内心还是认为进入亲密关系才是“好”的状态。而事实上,研究发现,母胎单身确实会带来负面的心理体验。

母胎单身会导致自尊感降低。

有学者提出过一个社会计量模型假设(sociometer model hypothesis),认为自尊是依托于对客观社会关系的评估而产生——感到被某个群体容纳(inclusory),我们的价值感提升,感到被某个群体排斥(exclusory),价值感会下降(Leary et al., 1995)。

而母胎单身恰恰会导致双重的排斥感。比如,一个异性恋女性会因为自己“母单”,感到自己既不被男性群体接纳,又跟那些谈过恋爱的女性不是一类人。这种同时被两个群体排斥的感受,会给她们的自我价值造成双重打击。

而且,母胎单身的人会长期经历“模糊的丧失感(ambiguous loss)”。

模糊的丧失是相对于明确的丧失而言的。

恋爱后分手的人,经历的是明确的丧失:ta们知道这段关系已经结束了、自己和这个人不合适,可以悼念关系,收拾自己,去寻找更合适的关系;

体验过感情又决定独身的人,经历的也是明确的丧失:ta们知道生命中肯定没有另一个人的位置,于是选择面对这种遗憾,规划一个人的生活;

但母胎单身的人面对的都是模糊的:

我身边好像应该有这么个人,可ta事实上不在;

我不知道ta什么时候出现、会不会出现;

我不知道自己和ta是不是合适;

我不知道该坚持等ta,还是看向身边可得的人……

“母单”的我们其实也“丧失”了自己的伴侣:那个在心理上早就存在(psychologically present),但在现实中一直缺席(physically absent)的伴侣(Jackson, 2018)。

而更重要的是,社会环境在刻意推崇“有个伴儿会更好”。

小到情侣套餐、第二杯半价,大到外地户口的人结婚能买房而单身不行……所有这些,从方方面面都在暗示我们:有个伴儿会有更多好处。

这样的推崇渐渐形成了心理覆盖(mental blanketing):人们被劝说单身生活是有缺损的,想要生活变好,就去找个伴儿(Branzburg, 2019)。久而久之,看着周围人都成双成对,自己一直单身,我们也开始相信,自己需要做出改变。

04.

但事实上,

一直一个人有许多好处

当我问这些母胎单身的朋友,一直单着给你带来什么好处了吗?我听到最多的是两个词:自由和自主。

“单身让我有一种人生被自己填满的感觉。”27岁的被访“木卡木卡”告诉我,“你有大把的时间去做喜欢的事,你知道什么事能让你投入,怎么让自己开心。”

32岁的被访“珍珍”也说,单身生活让她体会到对生命自主权最大化。“我有自主的意识、能力,可以自己搞定很多事。我甚至规划了一个人养老,看要赚多少钱,去哪里、和谁度过晚年。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人生由自己做主,不依附任何人。”

(木卡木卡,拍摄于福建泉州)

(珍珍,拍摄于火车头夜市)

母胎单身也让我们有更多时间给家人和朋友。

我身边不少恋爱或结婚的人面临过这样的困扰:有了自己的小家,担心顾不上父母;因为陪另一半,和朋友们都不太联系了。

母胎单身的人是免于这种困扰的。我们不用被一个个新的人生阶段推着走,也不需要担心被不同的社会关系拉扯。单身给了我们充分的机会陪伴重要的人,足够的时间巩固已有的重要关系,令它们更牢固、深刻。

而且,为脱单所做的努力,常常会带来意外的收获。

许多被访提到,ta们为了脱单拓展朋友圈,去尝试不熟悉的活动,参与本不会触及的社交。ta们因此认识了许多有意思的人,眼界更加开阔,甚至发现了新的兴趣点,生活比原先有意思许多。

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被访还提到,脱单的努力令他对整个异性群体有更多了解。

大乔,26岁,研究生在读

在跟不同女生见面、接触的过程中我多了很多女性朋友。和她们相处让我对女性这个群体了解得越来越多。

我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我更理解女性在很多事情上的所思所想,更能共情女性。我想这会让我在未来遇到那个“她”时,成为一个更好的男友、丈夫。

和越多人聊“母单”,我越感到,“母单”远远没有被渲染得那么严重。它无所谓好坏,不说明我们的价值、能力,它只是我们不同于别人的一部分生活而已。

一位32岁脱单的被访告诉我,回顾母单期间她发现,那时的自己在各个方面其实都更适合单身。比如性格孤僻,不主动维系人际关系,生活被学业填满,根本想不到恋爱。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慢慢愿意与人交往,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她变得适合进入亲密关系,而爱情也恰到好处地发生了。

“谁知道将来我会不会又变得更适合单身呢?”她跟我说,“所以才要尽可能享受恋爱,就像当时享受单身一样。人是会变的,而我也相信,生活本身会因循你的变化,引导你走向最适合的生活方式。接纳生活带给你的,然后用尽全力好好享受就行啦!”

我将她的话,送给在读这篇文章的大家。

References:

DePaulo, B. M. (2007). Singled out: How singles are stereotyped, stigmatized, and ignored, and still live happily ever after. Macmillan.

DePaulo, B. (2015). Marriage vs. single life: How science and the media got it so wrong. Charleston, SC: Create Space.

Leary, M. R., Tambor, E. S., Terdal, S. K., & Downs, D. L. (1995). Self-esteem as an interpersonal monitor: the sociometer hypothe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 68(3), 518–530.

Jackson, J. B. (2018). The ambiguous loss of singlehood: Conceptualizing and treating singlehood ambiguous loss among never-married adults.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40(2), 210-222.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