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最新!南充临江新区规划、定位、交通布局来了

四川发布
2020-07-28 18: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继宜宾三江新区、成都东部新区之后

2020年7月24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充临江新区

这也是四川设立的第三个省级新区

*7月28日举行的设立南充临江新区新闻发布会

立足优势站高谋远

“设立临江新区是南充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打造双城经济圈次极核的重要支撑,是时代赋予南充发展新的历史机遇。”这个省级新区的设立对于南充来说显然意义重大,站位高远。

在7月28日举行的设立南充临江新区新闻发布会上,伍定介绍,临江新区发展定位为“三区一高地”,即建成成渝北翼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国家产城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嘉陵江流域绿色发展引领区、四川东向北向开放合作新高地。

*南充临江新区空间结构

为何南充有条件设立省级新区?↓↓↓

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宏观经济组副组长、四川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丁任重表示,南充是国家规划定位的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区域北部中心城市和川陕革命老区重要节点城市,是省委明确的7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无论是产业基础、经济总量,还是交通区位、城市能级,均处于区域领先、川东北首位,具有辐射带动区域加快发展的支撑条件和现实基础。

*南充临江新区综合交通

规划面积398平方公里 新区集聚辐射优势明显

南充临江新区的规划范围

包括顺庆区、高坪区、西充县所辖的16个乡镇(街道)所属行政区域。

分别为顺庆区潆溪街道、搬罾街道、金台镇、渔溪镇,高坪区龙门街道、青莲街道和西充县多扶镇全部行政区域;顺庆区荆溪街道、新复乡、共兴镇、芦溪镇和高坪区小龙街道、江陵镇、走马镇、螺溪街道、老君街道部分行政区域。

面积39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32万人,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

*南充临江新区规划范围

据了解,规划区域处于川东北经济区几何中心,集聚辐射效应较强,已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同时,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承载能力,目前已拥有现代物流园、中法农业科技园等国字号园区和南充高新区、高坪航空港经开区、西充经开区等省级园区以及保税物流中心(B型)、四川自贸区南充协同改革先行区等开放平台。

*南充临江新区区位关系

力争2025年南充临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60亿元

据了解,南充临江新区设立了“三步走”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从现在到2025年

力争用5年时间,新区在城市框架、核心功能区、产业组团和制度体系等方面初见成效,常住人口达到5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60亿元。

第二阶段,从2025年到2030年

新区城市形态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城市特色初步显现,常住人口达到8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亿元。

第三阶段,从2030年到2035年

新区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00亿元。

抓六大任务 把新区建设作为南充市“一号工程”高标准推进

伍定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南充将把新区建设作为全市“一号工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这个学习借鉴的对象,是雄安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天府新区,还有宜宾三江新区。

接下来如何发力建设?↓↓↓

据介绍,围绕发展目标和定位,临江新区在今后的发展中将统筹推进六大任务:

围绕增强综合实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围绕释放发展活力,探索产城融合新路径;

围绕提升承载能力,建设高品质宜居新城区;

围绕形成强大引力,培育开放合作新优势;

围绕彰显独特魅力,打造生态文明新样板;

围绕激发内生动力,创新建设发展新模式。

此外,在政策支持上,据南充市发改委主任刘松介绍,目前省级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一系列的具体支持政策。同时,南充也将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将在干部人才、财税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等多方面探索创新、先行先试、试点试验,把临江新区建设成为思想大解放的先行区、政策大配套的示范区、环境大优化的样板区。

为何要建南充临江新区?

这里未来又长啥样?

莫慌

关于南充临江新区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一张图里!

↓↓↓

南充临江新区

大有可为、未来可期

加油!

猜你喜欢:

来源 | 四川发布客户端出品

记者 | 张药滟

原标题:《最新!南充临江新区规划、定位、交通布局来了》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