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电影史学的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
原创 丁亚平 中国社会科学网
近年来,中国特色电影学研究与电影学科建设有了巨大发展,创造了超越众人想象的新场域与空间。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史学研究越来越受到瞩目与重视,电影史学总结电影历史研究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动了电影学科的发展。探索中国电影史学的本质,对电影史学思维进行归纳、反思,是时代赋予电影史学研究者的任务与使命。建立中国电影史学派
电影史学是以开放的、全面的、多层次的、动态的思维模式,对电影历史和视觉记忆进行的学术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学界对电影观念的认知也在进一步深化与转变。对电影史研究进行科学定义、解释与把握,就意味着有了探究电影史相关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在一些学者看来,电影史既是电影研究的一部分,是电影学的基础学科,又是历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甚至是社会历史学的分支。值得重视的是,电影史是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推进电影研究或历史研究的有效途径,它将电影及其发展视作一种历史载体,运用现代理论与方法对电影历史展开研究。电影史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因此,我们需结合时代精神,不断揭示电影史学规律,进一步开拓电影史学的研究领域。
中国电影史学研究,一方面需分析、探究其纵向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也要观照并把握其横向的关系与影响。中国电影史学,其呈现的交流、教育与对话性,创造性地打开了电影学术话语与学科体系建设的诸多可能空间。
中国电影史学的学术性因时代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征。电影史学在发展过程中展现了不同的形态,它的理论构成、研究方法与话语策略都在不断变化演进。总体而言,中国电影史学的学术性,在表达着时代意识形态的同时,也昭示了研究主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史学研究需要在标志自己最高学术性水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中体现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在深刻总结中国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突破创新,努力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史学派。
以史料为支撑开展电影史学研究
中国电影和它的历史发展是一个开放式的体系。正如美国电影史学家罗伯特·艾伦和道格拉斯·戈梅里所说:“电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是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成分,而且也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一组成分。”从历史上讲,电影从未与其他系统分离开来,通过研究具体的历史语境、梳理电影内外在关系,可以进一步推进电影史研究走向深入。
对于中国电影史研究而言,客观化是其主要特性与原则。电影史学的客观化原则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形式,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看,史料可以作为电影历史书写的注释和有效链接。电影史料之于电影史学十分重要,它是中国电影史真实可见整体的一部分,这些部分被视为历史研究与论述的基础。对电影史料进行梳理与归纳,是中国电影史创新的起点。史料,是我们和历史交谈、对话的前提,具备了史料基础和与历史对话的能力,就逐步构建起了电影史研究与写作的场域。电影史学的主观化原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体现了研究者的不同价值立场;其次,它更注重结构原则与方法研究;再次,它展现的是一种个体化自主化的过程。中国电影史研究林林总总,对电影历史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与总结,系统探究电影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重大。
具体研究中,我们需要科学把握电影史学的客观化与主观化原则,并合理应用。一是要对史料进行新的诠释和解读;二是需妥善处理历史真实与叙事/写作之间的关系;三是以历史发展为坐标,不断获得电影史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概念。同时,我们更需要有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意识,以更加理性的视角阐明问题,将反思精神融入电影史的表达与讲述中。
电影史学属于历史研究的公共领域,因此,它具有现代性的属性。电影史学的史料与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特征为其现代性的生成提供了重要的视野和方法。电影史学的现代性以传统史学的史识、史述为基础,并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有了丰富或有力的材料支撑,电影史将焕发出新的魅力。
探究中国电影史学的当代价值
当前,中国电影史学展现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价值与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影史学通过中国叙事展现其价值与意义。我们致力于的中国电影史研究,是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完成的。相比其他门类艺术,中国电影发展历史较短,但过程曲折、内容丰富、规制庞大,我们研究所涉及的,仍然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电影史学研究中,对历史细节的描述与感知,展现历史图景,甚至充满共情性与代入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丰富而立体的中国叙事,电影研究催化出了令人着迷的中国电影史学成果。
第二,电影史学的当代价值。产业化和数字化时代的中国电影市场、电影创作技术、观念正在快速改变,但中国电影历史发展中涉及的众多话题并没有过时。一方面,我们用基本的理论和客观的态度对历史进行评判;另一方面,史学的尺度、历史的经验也在影响甚至指导当下的电影行为。同时,历史的想象与人文关怀,也构成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基础。例如,回溯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动画创作的成就、影响,并加以史学反思,就能更好地厘清动画的传统/民族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动画的发展一定要首先面向世界、面向现代,才能迎来辉煌,只有世界的、现代的,才是民族的。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某些观念、意识以至一些创作会受到各方的影响与冲撞,如果当下的电影接受了这种影响,并努力去理解和反思,便可能实现一种成长与蜕变。
第三,电影史学的教育功能。电影史往往会捕捉到研究对象的不同面向,中国电影与历史的教育,本质上是对历史、世界与自我的认知。思考中国电影史学在教育上有何作为,指的是它在广义上的教育意义。它是一种文明和教养,可以使人达到人生更为宽广的境界。人的精神发展史、认识史,越来越多地包含了人的影像阅读史、影像教育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和精神向度,也与影像生产、电影接受和教育水平息息相关。因此,加强电影史教育,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第四,电影史学的科学研究价值。电影创作、电影研究离不开电影史学的理论支持和滋养。目前看来,电影史学研究还不够系统,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进。一是感性维度。学术研究离不开学术自觉和学者的生命体验,电影史研究也需要从感性出发,做有温度、有情感的研究。二是时间维度。当下,年轻一代正在逐步崛起成为电影史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没有年轻一代对学术的不断求索,电影史学科研价值就不可能体现其真正的效能。在任何时候,电影史学的疆域都可分成若干部分,应进一步促进不同历史时期电影史观的交融交汇,互相影响,这样才能推进电影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三是文化维度。中国电影史研究不仅是技术上的,更关乎人文信仰和旨趣。要开创中国电影史学的新方向,就要沉入时代的深处,在时代、生活和文化的场域中找到对应物。新的时代和生活赋予中国电影史学新的文化意义和价值,社会发展将电影史学研究带入流动、变化和开放的状态,同时也给中国电影史带来更加丰厚蕴藉、幻化无穷的魅力和智慧。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
相关阅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原标题:《中国电影史学的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