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卢江良随笔丨《梵高的“耳朵”》
对于梵高的耳朵,是怎么割掉的?至少存在三种版本:一梵高画了一幅自画像,对画中的耳朵颇不满意,屡经修改而起不到效果,便一气之下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二梵高经历过两次失恋,爱上了一个妓女。两人鱼水之欢后,妓女总爱把玩他的耳朵。后来,妓女要离开他,梵高为挽回那段爱情,割下耳朵送给她;三梵高和画家高更是好友,但两人艺术观点不合(也有说为了争一个妓女)经常吵架。有一次,他俩大打出手,高更失手用剑削掉了他的耳朵。
这几种版本,到底哪种是确凿的?现在,比较倾向于第三种。因为2016年,英国一位叫“贝尔纳黛特·墨菲”的女作家,用长达七年的深度田野调查,以大量事发当时的一手资料,建立起15000多位阿尔勒居民档案库,创作了一本名为《梵高的耳朵》的书,基本上佐证了“高更割掉了梵高耳朵”的说法。
“割耳事件”发生后,据说有四份报纸进行了报道。不过,当时的梵高鲜为人知,也就是说,只算一个小角色,那些报纸中有两份把他的名字拼错了,还有一份说他是个波兰人。可是,也算不错了,多少让他出了些名,虽然不是那种好名声。同时,鉴于他是一名画家,终究与普通人有所区别——至少他会绘画呀,所以创作了两幅割掉耳朵的自画像,后来成了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而他曾经的好友高更也制作了一只陶壶——这壶是一个人头的形状,鲜血遮蔽的脸上,几乎难以辨认——这个头,是没耳朵的。
除了上述那些,在梵高用一把左轮手枪终结生命后的130年间,依然陆续演绎与他的那只耳朵有关的“事件”。笔者写到这里,随手在网上搜索,跳出来的就有如下这些:
1996年,一些在西班牙某大学的年轻音乐人组建了一支名为“La Oreja de Van Gogh(梵高的耳朵)”的流行、摇滚乐队。该乐队走的是拉丁民谣以及舞曲路线,爱情和友情通常是歌曲的主题,至今已发行了4000000张专辑。
2012年,中国发行了一首《梵高的耳朵》的歌,歌中唱道:“不要沉默 梵高的耳朵/告诉她你听过我受的折磨/也听过很多 她说的承诺/没有实现过只剩下我在执着/如果爱是没有错 那告诉我做错了甚么/原来所谓结果 是没有结果。”
2014年,德国一家博物馆展出了“梵高耳朵”的复制品。艺术家迪马特·斯特勒比使用梵高弟弟文森特·德欧的重孙里尤伟·梵高的活细胞,利用3D打印机制成形似梵高的一只耳朵,由波士顿布莱汉姆妇科医院培植。
2016年,Elmgreen & Dragset团队改造美国曼哈顿洛克菲勒中心区时,增加了一个叫“梵高的耳朵”的垂直花园泳池,意为反映了神话与平凡的反差,引发人们更多好奇和思考。2018年,该雕塑被引进到中国,永久保存于广州。
……
当然,这仅局限于笔者在网上搜索到的,其他的可能还有很多——在没有网络之前发生的和没有被传上网络的。于是,有人说,宁愿把130多年前梵高被割下耳朵,看成是一次超凡的行为艺术,由于没人知道被割的真相,大家争论了一百多年,使那只耳朵变得无比著名,并不断推高梵高的知名度。
这样的说法,固然有失偏颇,毕竟梵高的举世闻名,依靠的不是那只耳朵,而是其绘画上的艺术成就,但是也不无关系。在写此文前,我问13岁的儿子:“你知道梵高吗?”他说,知道呀,他是一个疯子画家,画了很多向日葵,还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我又问:“那高更呢?”儿子便茫然地摇摇头。
事实上,也是如此。尽管梵高本人无意于这种“行为艺术”,但“割耳事件”确实从某种程度上成了他的“标志”。作为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梵高、高更、塞尚三人,从艺术成就而言,应该说不分伯仲,可论“人气指数”,后两者无疑难望梵高“项背”。这不能排除是那只耳朵在起作用。
130多年前,高更与梵高这对曾经的好友,因艺术观点不同,或为争夺一个妓女,从此反目成仇,倘如贝尔纳黛特·墨菲的调查是确凿的,真是高更割掉了梵高的耳朵,那他等于无形中帮了梵高大忙,假设没有那么一割,或许梵高还享受不到如今这般“荣耀”。只是相比达利翘翘胡子谋取暴利,这样的代价显然有些偏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