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消费者协会:防蓝光≠防近视,这样护眼才正确
原创 楚超 保健时报
中国消费者协会:防蓝光≠防近视短波蓝光主要引起黄斑病变,而非造成近视
保健时报记者 楚超
前段时间由于全国普遍开展线上教学,而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对青少年视力形成危害,从而一些商家便开始炒作电子产品的“蓝光危害”,宣传推销能“预防近视、保护视力”的防蓝光眼镜、防蓝光贴膜等产品。那么,蓝光是否损伤视力?防蓝光产品是否能预防近视呢?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就上述问题梳理了专家观点,并进行了对比试验。
蓝光有坏的也有好的
蓝光是指波长范围在400~500纳米的可见光,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仅是电子屏幕,太阳光、LED灯等同样带有蓝光。
蓝光有好有坏,要一分为二。当蓝光的波长在445纳米以下、尤其以波长在435~440纳米的短波蓝光对眼睛伤害最大。而波长在480~500纳米的蓝光具有调整生物节律的作用,可帮助促进睡眠、稳定情绪、增强记忆力等。
谈蓝光危害不能脱离剂量
专家认为,蓝光只是具有造成视网膜损伤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与视网膜接收到的蓝光剂量有关。也就是说,蓝光照射只有达到足够的时间和一定强度后才有可能造成视网膜伤害。
蓝光对眼睛的主要伤害是眼底黄斑病变,但这是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蓝光照射下才会产生。而且目前医学界认为,影响黄斑病变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而不是蓝光。
合格的电子产品基本无蓝光危害
中国消费者协会经过调查指出,质量合格的电子产品已经过滤了有害的短波蓝光,其蓝光危害值基本都处于无危险级别。如果正确使用手机、平板电脑,那么蓝光一般不会对眼睛造成损害。并且目前也没有蓝光导致近视的直接证据。既然蓝光不是造成近视的原因,那么所谓防蓝光产品预防近视显然缺乏科学依据。针对一些商家通过对防蓝光产品的性能进行虚假夸大宣传,消费者应理性看待。眼科专家指出,医学上暂时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防蓝光眼镜等产品在防控近视方面能够起到显著效果。
不合格防蓝光眼镜会加剧视疲劳
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发现,当前卖得比较火的“防蓝光眼镜”主要存在三大问题:1.有的产品对损伤眼睛的短波蓝光没有防护效果。2.有些产品将有害的短波蓝光和有益的长波蓝光一并屏蔽了,也就是过度防护。3.由于防蓝光镜片大都带有颜色,这就会造成一定的色偏,如果长时间使用,反而容易加剧视觉疲劳。
电子产品护眼模式效果优于防蓝光贴膜
在防蓝光产品中,除了防蓝光眼镜外,防蓝光贴膜在消费者中也颇有市场。2019年,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曾开展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护眼模式可以使蓝光波段总能量和蓝光波段峰值能量得到抑制;大部分标称具有防蓝光功能的贴膜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降低手机和平板电脑屏幕蓝光辐射比、提升屏幕蓝光峰值比和降低屏幕色温的作用,但效果不是太明显。
通俗地说,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护眼模式以及部分标称具有防蓝光功能的贴膜均能起到一定的防蓝光作用,但电子产品自带的护眼模式在防蓝光方面功能更加全面、效果更加显著。
护眼可选大屏幕电子产品,并限制使用时间
中国消费者协会2019年进行的另一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为保护视力,消费者可优先选择OLED显示屏和经过改良的LCD显示屏(TFT显示屏),并优先选择大屏的电子显示产品。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制定印发的《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更新版)》,就线上学习期间近视预防、复学后近视预防等作出了明确提示。比如,限制线上学习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尽可能选择大屏幕电子产品、电子产品亮度调节应避免过亮或过暗、电子产品摆放位置应避开光线直射、采用正确的读写姿势和保持适当的观看距离等。
中国消费者协会就此提醒儿童青少年及家长,不必过分担忧蓝光对眼睛的危害,不要盲目迷信防蓝光产品广告中宣称的近视防护效果,要选择适当的电子产品。同时,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用眼卫生,合理用眼,保护视力。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原标题:《中国消费者协会:防蓝光≠防近视,这样护眼才正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