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史” 记忆】从渔阳里到中南海:党中央机关驻地的轨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史,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复兴史。
“四史”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增强底气骨气正气,提升党性修养的内生动力。扎实学习“四史”,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方能知来路、明方向,不忘初心,与时俱进,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我们开设《“四史”记忆》专栏,与大家一起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
老渔阳里是党中央机关最早驻地修葺一新的上海市南昌路100弄2号(原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大门在党的历史上,上海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可谓是地位重要、影响深远。因为,这里开创了很多“第一”,如成立了党的第一个组织,校对出版了第一部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创办了第一份机关刊物《共产党》,建立了党领导的第一个工会,举办了第一所工人学校,组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等。如果说望志路106号是中国共产党一朝分娩的“产房”,那么老渔阳里2号就是党十月怀胎的“暖房”。或者说,建党的理论准备、组织准备、思想准备是在这里完成的,这里是党领导革命的起点、中国红色文化的源头。
悬挂于原老渔阳里2号 陈独秀旧居内的铭牌(今上海市黄浦区南昌路100弄2号)其实,老渔阳里2号还有一个重要标识,即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驻地。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9月初,陈独秀从广东返回上海,继续住在老渔阳里2号。他就任中央局书记,中央机关因此就设在这里。中央驻留老渔阳里2号期间,开展了大量工作,特别是筹备并举行了党的二大,制定了党的第一部党章,与党的一大共同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
党中央机关驻地多次搬迁
在延安得以稳定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成功领导了工人运动。这让上海租界当局警惕,1922年9月份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被上海英租界工部局查封。为此,中共中央不便在上海活动。1922年底,中央各机关先后移到了北平。这是当时军阀战争环境、力量格局与北方工人运动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共产国际的要求。党中央在北平期间,领导发动了多次工人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1923年初,军阀镇压罢工工人,破坏工会,政府还制造了“二七”惨案。在恐怖状况下,中央机关在当年2月从北平秘密迁回上海。
当时中国最大的民族革命集团是国民党,其从事革命活动的中心在广州。那里的革命力量可公开活动。面对强大敌人,共产党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为此,在共产国际决定下,1923年5月中共中央驻地由上海迁至广州。在广州期间,召开了党的三大,并实现了国共合作。但是为了指导全国革命斗争,中央领导机关于1923年9月再次迁回上海。1925年1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尤其是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四一二”政变,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面临着严峻考验。这个时期的武汉,已发展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于是,在1926年底到1927年春,党中央机关先后从上海搬迁到武汉,并在武汉举行了党的五大。可是时间不长,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政变,大革命至此失败。中共中央机关在武汉难以立足,被迫于1927年9月底至10月初陆续搬迁回上海。
1933年前后,国民党政府在上海大肆捕杀共产党员与革命群众,上海无法立足,当年1月党中央由上海迁入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自此,结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关从1921年到1933年驻扎上海的历史。在瑞金期间,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召开了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产生了中央临时政府。也因此,瑞金被称为“红都”,是全国苏区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中心。但是,由于“左”倾错误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央领导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经过长途跋涉和艰苦斗争,1936年到达陕北。综合判断,党中央决定将这里作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从1936年7月11日到1937年1月13日,党中央机关驻地在保安县(今志丹县)。在这里,党中央实现了主力红军会师,而且在西安事变发生后,研究决策并促成和平解决。
1937年1月13日,中央领导机关迁往延安,先后驻地为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长达十年之久。延安也因此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和抗日战争的总后方,是革命圣地。党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在敌后战场进行斗争。1945年党的七大在延安举行,最大贡献是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中央机关从延安迁至西柏坡
后再到北京中南海
枣林沟会议会址解放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发动进攻。党中央决定撤离延安。这是一个过程。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离开王家坪向东出发,当月29日到了清涧县枣林沟村,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会议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工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晋西北或其他适当地点,开展中央委托的工作。
随着战争形势发展,中央机关在陕北不断转移,先后驻扎地为靖边县小河村、佳县神泉堡、米脂县杨家沟等,在这些地方开展军事指挥和其他工作。1948年初,中央决定东渡黄河,移驻华北。3月21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离开陕北、渡过黄河,经过几天行军,进入晋绥解放区。继续向东进发,在4月13日毛泽东一行人到达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阜平县城南庄。4月23日,周恩来、任弼时等前往西柏坡,5月27日毛泽东也迁到这里。这样,党中央机关完成了从陕北到西柏坡的转移,这里也成为党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指挥中心。
西柏坡在西柏坡,中央机关居住了10个月,指挥了24次战役,最著名的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这里,党还举行了七届二中全会,讨论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此后,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决定前往北平。1949年3月23日出发,25日到达北平西部的香山,并在西苑机场举行了阅兵仪式,驻进了双清别墅。香山也成为中央机关离开农村后的第一个驻地,在这里进行了解放战争最后阶段的指挥与建立新中国的主要筹备工作。9月21日,毛泽东正式离开双清别墅,迁居中南海,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央机关驻地正式“落户”中南海。
这样,从上海开始,至北京结束,从渔阳里到中南海,党中央机关驻地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见证了党领导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历程,它的变迁历史也正是中国革命地理空间转变的轨迹。
(原载于2020年7月9日“澎湃新闻”,作者系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上官酒瑞)
来源:学习强国
原标题:《【“四史” 记忆】从渔阳里到中南海:党中央机关驻地的轨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