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屡禁不止的地沟油,还在祸害中国人
原创 赵皖西 新周刊
油可以说是中国美食之本。/pixabay在动辄形成利益链条的社会关系里,面对地沟油,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加固围栏,谨防每只千方百计逃出来的“小羊”。
万恶的地沟油又要卷土重来了吗?前几天,小龙坎一门店被媒体爆出两年制售2吨地沟油锅底,将“地沟油”这一令人震颤的名字又带回到我们的视线之中。
随后,小龙坎在官微发表声明,称对餐厅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深感自责并诚挚道歉”,还保证在9月1日前在全国门店上线“5G智慧厨房”,落地门店360°无死角监控系统,由总部进行24小时监管。
看似诚意满满的道歉声明,却很快被人打脸。2018年,小龙坎另一家位于吉林长春的火锅店,同样被曝光重复使用锅底油,为了回应民怨,小龙坎保证3天内,在所有后厨系统安装上监控。
两年过去了,小龙坎的监控装到哪去了?难道是为了响应国家5G号召,将原来所有“4G不智慧”的监控系统撤掉了?
谁能想到热辣的火锅,也能惹上地沟油问题。“章口就莱、就是不改”的小龙坎让人嗤之以鼻,但和地沟油“扯不清、理还乱”的餐饮企业可不止小龙坎一家。
今年1月份,央视曝光四川广安的20家火锅店涉嫌生产使用地沟油,工作人员将顾客涮锅的锅底油进行过滤清洁,冷却后,第二天再添加进新的锅底,美其名曰“老油”。
以“老油”为掩护,二次使用潲水油(地沟油的一种),这在火锅餐饮界并不是偶然现象。
近五年,全国各地发生多起地沟油事件,每次都以不法分子的判罚画上句号。因为火锅店用的油多为配置调料后熬制而成,比普通地沟油的检测难度更大,所以此类事件常常在火锅界爆发。
但为了利益,敢在火中取栗的远不止火锅企业。2018年底,广州警方打掉一个生产销售“毒鸡脚”的黑作坊,查获700公斤用地沟油煎炸出来的“毒鸡脚”。
你吃的凤爪可能有毒。/梨视频如果不是这个新闻,我们或许永远不会想到这些白胖可口的鸡脚也能和地沟油扯上关系。
但除此之外,我们平常吃的餐馆、零食,又会不会有地沟油通过非法渠道,再次流入我们的口中呢?我们谁都不知道。
中国人,到底还得忍受地沟油多久?
比三聚氰胺还毒的地沟油在讨论如何“消灭”地沟油之前,我们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地沟油。
地沟油并不单指地沟里的油,它是一切劣质油的总称。
狭义的地沟油,是指从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宾馆、酒楼里的泔水加工提炼出的油脂。广义上,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提炼出的油、用未经检验原料制成的油,被重复使用的炸食品的油,都是我们俗称的“地沟油”。
老一辈的人为了省油,经常把炸过食物的油盛出,放到特定的碗里,等下次油炸时再重复使用,多次加热过的好油,也慢慢变成了我们俗称的“地沟油”。
食用油反复用,致癌物升高数倍。/王刚视频截图民众畏惧地沟油,多半是因为其名字中的“地沟”二字,但地沟油对人体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很少有人能说出一二。
首先,地沟油的制作原料来源于餐厨垃圾中,其中夹杂着很多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和致病菌。三无小作坊的加工技术和卫生条件都没有保证,根本无法消灭这些油脂中的致病菌和化学残留。
当然,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曾说:“地沟油对人体的最大危害并非来自‘地沟’二字,而是来自‘多次加热’和‘氧化’这两个词汇。”
油脂在加热条件下会产生大量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和苯并芘是其中最邪恶的两股“势力”。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毒性最强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且生命力十分顽强,得加热到280℃以上才能开始分解。
和黄曲霉毒素一样,苯并芘也属于1级危险毒物,有强烈致癌性。在日本的一项研究实验表明,将苯并芘涂在兔子的耳朵上,涂抹40天后,兔子耳朵上长出了肿瘤。
脏乱差的地沟油里,暗藏毒素。/央视网这些毒素作用到人体上,毒性会有所减轻吗?
答案是不会的。据《科技生活》周刊报道,有研究表明,生活环境中的苯并芘含量每增加1%,肺癌的死亡率就会上升5%。只不过,这类物质在人体中的潜伏期更长,可达10-15年。
难怪武汉工业学院的何东平教授曾说:“食用含有‘地沟油’的食品在较短时间内不会立即有生命危险和严重疾病发生。”
潜伏期长会让人们对地沟油放松警惕,但除了致命的癌症,地沟油中的有害物质也会直接破坏人体的消化和免疫系统,食用后导致食物中毒,产生头昏、呕吐、腹泻等症状。
“地沟油比三聚氰胺还毒”,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
地沟油考验着我们的身体承受能力。/《好雨时节》地沟油为何屡禁不止“地沟油”的概念在国内最早出现于1998年,《南方都市报》在当年的消费者日推出有关“地下作坊潲水提炼花生油”的系列调查报道,从此“地沟油”一词就牢牢扎根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2011年3月1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围剿地沟油》,报道中称,何东平教授在走访调查之后,估计我国每年有200万-300万吨地沟油流回餐桌,这意味着当时全国15%左右的餐馆都在使用地沟油。
因为当时何东平还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技术工作组组长,他的判断引起民众很大忧虑,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谈“地沟油”色变。
小摊贩、苍蝇馆子用地沟油的可能性更大。/图虫创意然而,这一数字随后遭到其他专家质疑。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里特接受媒体采访,认为何东平夸大了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情况。
当时我国每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使用过程中的废弃量大约占15%,而一斤地沟油要用两三斤废弃食用油来炼,所以,想要达到200万-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这根本不可能。
何东平教授的估计数据有误差,但如果你知道制作地沟油有多暴利,大概也能对这份“人为夸大”明白一二。
据新京报2018年6月报道,张某夫妇从2013年开始加工地沟油,以五角一斤的价格回收餐厨废料,制作成油脂,再以1.8元一斤的价格卖给“专业正规”的收购加工企业。而等这些回收的地沟油再次卖给饭馆和火锅底料生产厂时,价格就涨到了每斤3元。
制售地沟油的人,永远不会吃自己的油。/新京报几倍的利润空间让很多人铤而走险,选择加入地沟油的灰色产业链中。
据2010年新华网报道,太原市黑坨村的一家地沟油黑作坊,每个工人平均每月收入能达6000多元。在其他调查中,有的提炼者每月更是能赚一万多元,收入可与一位高级白领比肩。
这些经过黑作坊加工的地沟油并不容易被检测出来,因为地沟油并不像普通食品添加剂一样有着明确的检测目标,所以也没能建立检测方法。
时至今日,依旧如此。
而且据中国工程院的陈君石院士所说,我国目前的食品监管模式主要依靠终端产品抽样检测,只抽查终端产品,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比较宽松,这套监管模式20多年前在国际上就被淘汰了,可国内直到现在仍在使用。
企业按照这套监管系统进行生产,自然很难像国外那样建立完善的餐厨垃圾管理体系,于是我们经常能见到路边小餐馆、小酒店那肮脏的后厨;在深夜载满厨余垃圾,不知道驶往哪去的黝黑小卡车。
人都是逐利的动物,监管体系不完善,违法成本低,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商家禁不起低价诱惑,在自己的商品中加入地沟油。而根据商品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地沟油屡禁不止也就不足为奇了。
治理地沟油,不能只靠商家“良心发现”。/unsplash如何杜绝地沟油上餐桌有关地沟油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只在中国有。
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曾出现过地沟油问题,美国进步时代(1890-1920年间),食品安全问题更是令美国民众怨声载道,但它们都很快消失殆尽。
发达国家治理地沟油的经验,如今再看,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以地沟油利用率达到100%的德国为例,德国的所有餐厅开业前必须和政府签订“泔水回收合同”,政府会给每桶泔水一张“身份证”,产出到回收的整个过程都处于政府的监管之下。同时,德国餐馆还必须购买油水分离装置,分离出来的油由特定公司统一回收加工。
和德国类似,美国对废弃油脂的分类处理要求也很严格。美国环保局(EPA)会检测企业生产的污水,排放企业根据污水的产量和组成向环保局支付污水处理费,为了少交钱,企业家们平时都很注意收集废弃油脂。
日本很多餐厅都会开放后厨给食客看。/unsplash日本的处理方式更“狠”。据旅日作家萨苏介绍,日本政府向专业的回收公司高价回收废弃油脂,直接从源头上防止不法分子钻空子,然后将废弃油脂提炼成柴油,用作垃圾车的燃料,再卖回给回收公司使用。这样一收一卖,日本政府真正做到了“中间商赚差价”。
说起来都很容易,但做起来却需要投入极大的社会成本,有时候也无法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在动辄形成利益链条的社会关系里,我们只能不断加固围栏,谨防每只千方百计逃出来的“小羊”。
但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就像学者周家庆所说,“仍是发现并确定某个东西有害之后,才会禁止食用;在被证明有害之后,监管部门才会重视监管。这与欧美国家的‘证明这个东西无害之后,才可以食用’的方式,有着本质区别。”
而我们都知道,这种方式,注定要让每一个消费者成为试验品。
[1]《一门店两年制售2吨地沟油锅底,小龙坎道歉:将24小时监控》澎湃新闻[2]《比三聚氰胺还毒的地沟油》李鹏.《科技生活周刊》
[3]《围剿地沟油》蒋昕捷.中国青年报
[4]《夫妻制售地沟油,卖给火锅企业做底料》新京报
[5]《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制监管的对策》门玉峰
[6]《地沟油,流向了哪里——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里特》雷东芳
[7]《揭秘“地沟油”黑幕:提炼者月收入超6000元》新华网
[8]《地沟油真的能检测出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告诉你真相》中国商网
[9]《美国没有“地沟油”》科学松鼠会
[10]《地沟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余擎宇、何若滢.《粮油食品科技》
[11]《“地沟油事件”反思: 基于中外“地沟油”监管的比较研究》陈幼红
[12]《基于民生问题的地沟油治理探究》徐振东.《中国市场》
[13]《中外食品安全制度比较》周家庆
[14]《看看日本地沟油如何消失》
[15]《小龙坎后厨曝光:回收剩菜用口水油,杯子拖把一起洗》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屡禁不止的地沟油,还在祸害中国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