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是XX生》,从此看专业不用靠字面意思猜

2020-07-26 08: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毒Sir Sir电影

晚了晚了。

这片再不说就来不及了。

高考分数渐渐出炉。

所有毕业生,将面临人生并列第一大事:

选。专。业。

选专业能跟高考比?

千万千万,别把它想简单了。

Sir填志愿那会,看到那堆专业介绍的小册子就头大。

各种没听过的名词组合在一起,不做功课基本就是盲选。

盲选的后果?

大一忙着转专业,大二忙着转专业。

大三终于死心,大四就要认命……

Sir身边太多这样的例子。

虽说选对专业,结果不见得就好。

但认真选专业的过程,也是人生规划的重要一步。

不做功课,你知道以下知识点吗:

#精算数学不属于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离计算机很远

#考古学不仅仅是找古迹

#环境科学≠治理污水

#园林≠园丁

为了减少“悲剧”,b站及时推出一档新纪录片。

让过来人开口——

《我是XX生》

XX,是专业名。

纪录片共10集,每集半小时。

主人公来自20所高校,32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加上何炅亲和力满分的旁白。

《我是XX生》妥妥一出人形专业指南。

7月9号首播,引来近20万人追剧,570万播放。

这么火?

年轻人太需要。

片子没选像金融、新闻这种一看即明的专业,反而是如今容易被误解的“问题”专业。

(一看到就有很多问号的“问题”专业。)

新兴的。

有网红现身说法:毕业2届大家还觉得是段子的“小龙虾专业(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还有盛产女生理想对象的特警;漫画、摄影、电竞等……

冷门的。

如不被大部分人理解的殡葬专业、京剧专业、茶艺……

各式各样,形形色色,让人看完忍不住大呼:“哦,原来还有这种专业。”

B站弹幕和评论也相当配合,全是热心学姐学长、学校官博热情的吆喝。

招生氛围浓郁

《我是XX生》看完,有意料之中的惊喜。

这些“问题专业”果然好玩。

学小龙虾的,个个都成了品虾高手。

江汉学院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喻大双。被当年小龙虾学院热搜“拐”进学院的众多学生中的一个。

平时几乎都要跟虾打交道。

旺火烧大虾天天见,不同大厨做的百种口味小龙虾随便吃。

身后有学校的万亩虾塘撑腰。

吃“小龙虾”吃到腻

△ 人话否?

学内衣设计的,得到处摸内衣,逛款式,不论男女。

学食品工程的,可以在实验室里用正经的科学容器做着虽然学术但可爱的美食。

学警察专业的,有形如真人CS般刺激紧张的演习排练。

《我是XX生》还带矫正功能。

专业生现身说法,把常在热搜上挂着的#最让人误解的大学专业#掰正、揉清。

好多专业生都被“专业名=能力名”这种简单粗暴的刻板印象逼得苦啊。

计算机生就得会修电脑,英语生英语好到啥都能翻译,师范生不当家教可惜了,表演生十秒流泪妥妥的,心理生毕了业就是未来的面相大师(同专业的Sir+10086

)……

真没那么玄啊各位。

《我是XX生》就是来破偏见的。

有了它,从此看专业不用靠字面意思猜。

比如上头的小龙虾专业,人家除了教会学生怎么做,还会教授一系列养殖、运营甚至管理的课程。

武可下厨煮虾,文可西装管人。

比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可能是女生数量最多的工科专业。

这专业不算小众,但也经常被误解。

它不仅局限在大家想象中的“创造食物”,还包括现有食物的成分研究、食品包装、加工运输等范畴。

关注的是如何“吃得放心、安全、健康、美味、营养”。

芦红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social问专业时,总被贴上美食高手标签。

红云无奈,学食品的同学真不一定会做饭。

她本人就是铁证,酒精过敏,不会做饭,也不懂评米其林。

但也不妨碍人家从酿酒工程到微生物发酵一路读到博士。

她学的,是怎么制作出那些看不见的“食材”,并让那些食材为食物所用。

做酸奶,普通人一个酸奶机就搞定了,她得研究加菌粉、杀杂菌,用研发成果的食用菌发酵,制成酸奶。

一杯酸奶,卢红云做得不够甜,要搁普通人,直接说“淡了点”。

瞧瞧人家专业生的评语,就是比咱学术。

- 我加的东西不一样

- 糖的含量不一样

实验室里的诗,都带着浓浓的成分味。

乙酸乙酯满屋香

甲醇丙酮断人肠

有趣吗?

至少作为吃瓜群众的你我看得新鲜。

在实验室用烧杯、试管、量筒这些化学仪器做美食,就是看着讲究、严谨。

实验成功后,还能一起互相投喂交流成果。

简直妥妥的公费聚餐。

但每一个专业生介绍完你就会发现,“我是XX生”并非在有趣中炼成。

所有专业的炼成路上,都有同一个动作,重复。

小龙虾学院的喻大双,刚上学时要练的基本功,都跟虾有关。

剪龙虾。

7动剪刀,把虾不能吃的内脏、虾线剥出干净。

活的小龙虾钳子多有劲儿啊,但不能停,合格的专业生就得能熟练剥虾。

咋熟,练。

给你一千斤,练。

(喻大双同学争气,练到200斤就学会了)

炒工刀工,从这一晃而过的仿佛1.5倍速画面来看,也没少磨。

平时在实验室做美食的卢红云们的日常,做好吃的只是太小的一部分。

大部分时间,是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做实验、写报告、搞论文。

纪录片第二集,介绍了一群艺考生。

他们总被误以为“学习不好才选艺考”。

平时也不用苦兮兮地上文化课,就是跳舞唱歌画画。

外人看,惬意得很。

不说他们要经历专业考试和文化课两次高考,且竞争激烈。

也说他们的日常。

吉林美术学院的漫画生方思平。

这是他的自画像。

头轻脚重:

脑子变透明,灵感时刻在冒泡泡。

手恨不得变成机械画臂,能承受时刻不停的工作。

腿是久坐生成的藤蔓,牢牢固定,片刻也不想离开。

既要耐得住久坐的痛楚,又要保持灵感的轻盈。

无论什么专业,每一个XX生都是熬出来的。

有声音说,作为一部专业指南片,《我是XX生》每集33分钟,分给4个专业太短,涵盖面有限。

像音乐、动画、美术、京剧这种冷门专业,就业难;近年兴起的“小龙虾”“螺蛳粉”等网红专业,风很大,可方向渺茫。

担忧确实应该。

选专业也确实得慎重。

不能靠刷一部纪录片,看一篇文章就能拍板决定未来3-4年要交给哪一个专业。

但看这些过来人有啥用?

记住这些过来人的脸。

他搓着手,对未来放狠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比赛没得奖,他不肯跟大师合影,拿着自己的作品往回走,“我想跟他们合照的时候是站在同一个平面上。”

她,被90岁的她拉着,死死盯住老师示范的任何一个身形,连连应声点头。

……

不服输的、昂扬的、汲取的、却没有焦急的脸。

低谷、难关、失败。

它们不是终点。

提到给年轻人的忠告时,李安说过一句话。

“要允许自己被孕育。”

请在每一个这种时刻记住。

熬过这些时刻。

终点,才是你自己说了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北野武术大师

原标题:《何炅最长寿节目是它该多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