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巾帼风采】莫丽英用23年时间书写大爱仁心

2020-07-23 16: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莫丽英康复出院的第二天,又进社区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刚给小男孩剪了一个清爽的寸头,就接着给老阿姨做发型,理发师趁着与顾客说话的短短时间活动手腕,待稍微舒缓一些,又赶紧忙碌起来……这是日前发生在南宁市江南区北部湾社区公益活动上的一幕。这位理发师是南宁志愿者团队中的“老面孔”——莫丽英。就在活动前一天,她才刚刚出院。投身公益23年来,她先后荣获“全国敬老之星”,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自治区、南宁市优秀志愿者等多项荣誉。

刚下病床,就到社区参加公益活动

7月17日,由南宁市文明办和南宁晚报主办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社区行走进江南区北部湾社区。作为南宁晚报“爱帮之家”的志愿者团队,莫丽英带着“莫丽英爱心驿站”的几位志愿者如约而至。这些年,莫丽英和她的团队活跃在“爱帮之家”组织的几乎每一场公益活动。

当天,记者看到莫丽英为社区群众义务剪发,忙得不可开交。但她的脸色似乎有点不太好,不时活动手腕和肩膀。询问之下记者才得知,因为常年从事剪发工作,莫丽英落下了肩周炎等疾病。本月初,她的手实在没有力气抬起来才到医院住院治疗,16日才刚刚出院。“没事!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职业病’。就是还不能长时间工作,剪发久一点就会酸痛。”莫大姐乐呵呵地说。当天,莫大姐一直坚持到活动结束,大家都称赞她“手艺不错!”

爱心理发,一件坚持了20多年的事

1996年,下岗后的莫丽英学了理发技术,并在江南区平西一支路开了一家“大众理发室”养家糊口。看到附近有些困难群众常常为省钱不剪发,她开始为他们免费理发。1997年,莫丽英将“大众理发店”正式改名为“爱心理发屋”,从此踏上了公益之路。

在给困难群众免费理发期间,莫丽英还坚持帮助社区里的孤寡老人。1997年,莫丽英搬去和独居的百岁老人玉阿婆做邻居,给予悉心照顾直至阿婆辞世;2009年,莫丽英到无儿无女并身患10多种疾病的农桂英阿婆家里陪伴照顾,直到2011年老人过世;莫丽英还把77岁、患老年痴呆症并有10多种慢性病的孤寡老人刘联江接到家中生活,老人去世她还筹钱办好了所有后事。

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爱心行动,莫丽英以“爱心理发屋”为依托,成立爱心小分队,2013年发展为“爱心驿站”,直到壮大成丽英爱心协会。目前,爱心协会有志愿者500余人,常态化开展邻里守望活动。

发展壮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17年,“爱心驿站”成立了党支部,由莫丽英任党支部书记,党员志愿者13名。党支部以党员志愿者为主力,根据小区志愿者的专业特长等划分了若干个服务小组,真正将党组织延伸至楼栋、单元。

这些年,莫丽英和她的团队还免费培养了100余名理发师,他们学成之后也积极参加所在地的各项公益活动。

据了解,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莫丽英带领团队为社区居民开展各种服务,为老人和特困户送米面油等,还为一线的医务人员、公安人员义务理发,复工复产后又走进工厂企业为员工义务理发,共免费服务了700多人次。创城工作开始后,莫丽英又忍着脚骨折的伤痛,带领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各种公益活动。

来源:南宁晚报

南宁女性编辑部综合编辑

原标题:《【巾帼风采】莫丽英用23年时间书写大爱仁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