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堂|这个被誉为“当代毕昇”的科学家都干了些什么——王选
科堂2.0新推出“科堂YA说科学家的故事”,从今天起,每隔周周五,YAYA会为大家带来新中国发展历史中重要的科学家事迹,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回顾走过的路,远瞻前行的路。请大家记得来关注我YA!
当代毕昇王选
大家好,现在是科堂YA讲故事时间!今天我们要介绍的科学家是被誉为“当代毕昇”的王选先生。
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只要你阅读中文书籍、报刊、用电子设备获取或传输中文信息,你就应该感谢一个人,他就是王选(1937.2.5-2006.2.13)。
01挑战世界性难题
在正式讲述王选先生的故事之前,YAYA得先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其特点是高倍率汉字信息压缩技术、高速度还原技术和不失真的文字变倍技术。
而王选先生,正是此系统的研制者。
1975 年,还是北大助教的王选大胆作出决定:跨越当时流行的二代、三代技术,直接研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使我国一步跨越西方走过的40年。而当时国内还没有解决二代机问题,于是被讽刺说,这是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
汉字进入计算机庞大的信息量是世界性难题。英文只有26个字母,大小写也不过52个,而汉字常用字就有6700多个。甚至有语言学家预言,“计算机时代是汉字的末日”。
02颠覆性的创新
然而,专业的洞察力、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扎实的数学功底,使王选对自己的决断充满信心,他颠覆性创新,发明了“轮廓加参数”的数学描述方法,软、硬件技术相结合的汉字数字化存储和输出等引领性原创技术,突破了汉字信息处理的关键核心技术。
03科技顶天,市场立地
当原理性样机做出以后,王选并未停止脚步,他说,应用性研究成果经得起市场考验,才能对社会有实际作用。
当时科研条件十分简陋,外国厂商大举进军中国市场,许多人自信不足、崇尚引进,王选坚持“科技顶天、市场立地”,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先后研制出八代中文电子出版产品,占领了99%的国内报业市场、90%的书刊市场以及80%以上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在我国掀起了“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印刷技术革命。
王选被授予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需要忍受各种不适当的、急功近利的评估方法和干扰,而始终坚定决心和信心,锲而不舍地奋斗下去。——王选
附录:王选生平事迹
1937年,王选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54年,王选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1975年,王选投入到“748工程”,作为技术总负责人,领导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后来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
1979年7月27日,王选主持研制成功汉字精密系统的主体工程,从激光照排机上输出一张八开报纸底片。
1981年开始,王选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工作,使中文激光照排系统从1985年起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大量推广。
1988年后,王选提出“顶天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模式,积极倡导技术与市场的结合,闯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道路。
1991年,王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年,王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2月1日,王选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6年2月13日11时许,王选于北京病逝,享年70岁。
进入“科堂”小程序
科堂,用科学刷新你的世界!
原标题:《科堂|这个被誉为“当代毕昇”的科学家都干了些什么——王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