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身体情绪双重低落,李泉这三年曾经历了怎样一场“中年危机”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实习生 段心玫
2020-07-24 21:42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交响乐团是音乐中的奢侈品。对一个歌手来说,和交响乐团合作是一种荣誉,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要和广州交响乐团一起登上上海夏季音乐节的舞台,刚结束了排练的李泉感慨道。

7月24日晚,歌手李泉牵手声音艺术家汪文伟、严俊,携手广州交响乐团弦乐队,演绎了他的最新作品和代表作。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这是李泉第一次与广州交响乐团合作,“第一次彩排的时候,我就感觉很舒服,他们非常专业。”

“把新作品带给大家”是李泉这场音乐会的初衷,除了四首经过全新改编的老歌,他还带来了最新录制的唱片《十日弹》中的五首新歌。

《十日弹》诞生于李泉身体和情绪的低落期,在此之前,他已经三年多没有出过唱片,“那个时候对自己很失望,如果再这样沉沦下去,(创作生涯)可能会无疾而终。”

于是去年4月,李泉在离上海很近的地方租了一个小房子,和几位朋友度过了一段自由的创作时光,顺利完成了这张唱片。唱片的问世,让他重新燃起了艺术的信心。

“年轻的时候我可能并不会这样。那时候我觉得自己不需要去寻找任何环境,创作的热情和荷尔蒙每晚都会袭来,我只需要把它们记录下来。”

李泉回忆起自己中学时期旺盛的音乐表达欲——哪怕在课间休息的8分钟,他都想去把刚扒下来的歌唱给同学听,“过了30岁,这种冲动不再每时每刻都有,就想要去找寻一些合适的环境了。”

除了创作上的低落期,李泉的焦虑感和“中年危机”还伴随着病痛的折磨。由于运动受伤、韧带断裂,李泉经历了五次手术,有两三年的时间无法下床。2018年某场交响音乐会,李泉还坐了轮椅上场。

“那时候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正常地行走、表演。”李泉感慨,“伴随着年龄和人生阶段而来的病痛,那种焦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还好现在可以走出来了。”

专辑《十日弹》中,由林海作词的《中年》是当代中年人“无处逃离、原地徘徊”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或许也表达着经历了人生起伏的李泉对自身“中年危机”的思考和开拓。

被称为“音乐顽童”“多面歌手”的李泉对音乐有着不拘一格的追求,“我不能接受一成不变的东西,每年我都会用新的想法和当下的心情来展现歌曲,用音乐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心态。”

在上海音乐学院,李泉主修钢琴,副修现代作曲。从古典到爵士、摇滚、电子,接受了十几年学院派音乐教育的李泉颇显另类,不断尝试着不同的音乐风格,积极探索着多元的音乐呈现。

“技术最终是用来被打破的,如果不去打破藩篱,怎么去讲述自己的故事?怎么说出这个时代应该有的东西?”

但不管尝试了多少音乐风格,古典音乐仍然深深根植在李泉的生命里。

“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至今,我还没有忘记做学生的那种感觉,每次弹钢琴,我感觉自己和中学生差不多。我在附中弹琴的感觉,和我现在弹琴的感觉几乎是一样的。”

“古典音乐给我带来的是一个音乐的审美标准。每个人都要做自己审美和能力范围之内的事,不必去改变本性,那会让自己变得不自然。”他强调。

音乐里的李泉丰富多变,生活中的他却温润如泉。

作为夏季音乐节的乐迷,李泉几乎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年音乐节,每年都会买票支持他喜欢的音乐人。

“我们的音乐界总有一种壁垒森严的感觉,但夏季音乐节的眼界很宽,知道哪个领域、哪些音乐家值得被大家看到和听到,这让我非常欣慰。”李泉希望,这样的音乐节在上海、在全国都能更多一点。

疫情期间,李泉调侃自己“继续延续着无所事事”,因病痛已在家“无聊”了很久的他,反而更能承受这种突如其来的隔离状态。

未来的李泉同样不想给自己和别人过大的压力,“我没有太大的设定和目标。创作《十日弹》的时候,我只是想试试看自己还能不能写歌,对市场和外界的反应几乎没有想过,这样反而可以表现比较纯粹的自己。”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