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董存发:我为杜月笙之子做口述
《我的父亲杜月笙暨杜府旧事:杜维善口述历史》由已故的杜维善先生口述,我是撰写人。杜维善是杜月笙的第七个儿子,全书本着“亲历、亲为、亲闻”的口述历史原则,由杜先生立意,先后经过十年访谈、修订和完善,全书各章节经过杜先生的亲自修改和最后审定。2019年9月,本书的简体版作为上海市文史馆口述历史丛书之一,由故乡的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第一版不到三个月即售罄。今年7月,中华书局(香港)出版了本书的繁体版本,全书30多万字,近500幅老照片。杜先生更喜欢竖版繁体格式,杜家的亲朋好友也多在海外。非常遗憾的是,杜先生于今年3月7日猝发心梗离世,生前未能亲眼看到繁体版。
2009年,作者董存发与杜维善夫妇合影
作为撰稿人,这十年经历了很多,直到杜先生最后病榻告别,感触和收获自不待言。我想从本书的特点、轶闻趣事和启发收获这三个方面简单做个介绍。
第一是本书的特点。我是2009年底认识居住在温哥华的杜先生夫妇,2010年我们举家移居温哥华,有了更多的时间拜访杜先生。我大学本科在上海复旦大学读历史,对上海当年十里洋场的故事有特殊的情结。后来得知:杜先生是公历1933年12月16日生人,而我的生日也是12月16日,只是晚了31年。上海情结和生日巧合,算是一种缘分吧!这十多年的采访,绵绵不断的缘分,促成我们的忘年之交和本书的最终完成。
杜月笙六十大寿与南北名伶和上海闻人合影共28人
杜月笙、孟小冬这样的风云人物,历史学家已经为他们盖棺论定,本书不讨论这些,而想突出口述历史的特点,由杜先生讲述他“亲历、亲为、亲见、亲闻”的逸闻趣事,能够再现栩栩如生的过去,这恰恰是史籍中没有的内容。
本书从上海滩影响巨大的“杜家祠堂落成”说起。章太炎先生曾经亲笔书写《高桥杜氏祠堂记》,这不是急就章,而是扎实考证、旁征博引,论述了杜姓的起源发展,以及古人追求的“立德、立言、立行”三不朽的思想,这篇文章现在收入章太炎文集中。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穿越一百多年的历史,讲述海上闻人杜月笙,一代名伶姚玉兰、孟小冬,收藏大家杜维善,以及涉及到的黄金荣、张啸林、蒋介石夫妇、蒋经国、戴笠、于右任,以及毛泽东、周恩来、章士钊、张学良等,几十位风云人物的传奇和故事。
繁体版与简体版相比,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繁体版增加了近五百张老照片,不仅仅有杜月笙、孟小冬、姚玉兰和杜维善的照片,还有当时留下来的其他珍贵历史照片,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公布。比如孟小冬在香港台湾的照片,以及蒋介石夫妇在官邸生活的照片,港台地区政要和娱乐圈名人的照片等。二是增补了许多新的内容。比如书籍和网络上看到的杜月笙带有强烈政治倾向的“光复大陆”遗嘱的辩伪,因为在遗嘱宣读的时候,杜维善先生就在现场,他没有听到过这份政治遗嘱。我配合杜先生花了很长的时间,从历史文献的蛛丝马迹之中,考证出这份遗嘱伪造出台的详细脉络。还有香港最后的杜公馆旧址探寻,杜先生亲手画了香港杜公馆的地理位置图和房屋布局。我在香港走街串巷、爬坡越岭,寻找了一些标志性建筑和纪念物,终于找到了坚尼地台路十八号的杜公馆旧址。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抗战时期开发大西北,杜月笙亲自驱车上万里考察了西北各个省份,进行了多项投资;令杜月笙意外的是,在西安火车站,几十位当地六七十岁的老人,在风雪中久候迎接,为的是报答杜月笙当年在陕西大旱时,积极筹措善款,购买救灾粮食。这次西北之行,还促成了沦陷区和国统区物资大交换,支持抗日。
难得见到杜月笙微笑的照片。图为杜月笙在上海参加会议。
杜月笙负责张学良在沪安全 北平晚报1933-03-25
第二,通过一些逸闻趣事,帮助大家了解这本书。杜月笙和杜家有很多逸闻趣事,比如说,三个十多万块钱的轶事:第一个十万,指的是“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去上海养病躲避,当时有很多人,无论是出于民族大义,还是个人恩怨和权力之争,都要加害于少帅,其中就有上海滩著名的职业杀手王亚樵。杜月笙用钱搞定了王亚樵,张学良得知此事后,说十万块钱搞定了一个职业杀手,杜月笙非常了不起,我非常佩服!这十万块钱对于当时的杜月笙不算什么;但是,在杜月笙临终时,留给家人的也仅仅十多万美元,这前一个十万和后一个十万,意义大不相同,一个是为了民族大义,帮助朋友,出手大方,另一个则是在把所有的欠条(包括五十根金条的借据)一把火烧掉后,仅剩下的一点点遗产。还有第三个十多万,是杜月笙死后,孟小冬在香港帮助贫困潦倒的孙养农,一起合作撰写《谈余叔岩》一书,这本书很畅销,再版了很多次,稿费十几万港币,孟小冬一分钱没拿,全部给了孙养农。这个十多万,说明孟小冬虽然不富裕,但是仍然不忘接济朋友。
士林官邸前合影,前排右六七为蒋氏夫妇、右五宋霭龄、右三姚玉兰,中间长髯者李石曾
孟小冬和梅兰芳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婚姻破灭后,坊间盛传孟小冬说过一句话:“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响当当掷地有声,巾帼豪气啊!孟小冬到底讲没讲过这样的话?我曾经请教杜先生,杜先生说:依孟小冬的性格,有可能讲过这样的话。尽管没有亲耳听到,但是类似的内容听母亲讲过。杜先生的生母是孟小冬的金兰姐妹姚玉兰,她们都是一代名伶,在舞台上扮演的多是浩然正气、气宇轩昂的老生角色。比如孟小冬最著名的《搜孤救孤》,姚玉兰的《四郎探母》,讲述的就是历史名臣名将。舞台上扮演的阳刚角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们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准则。
姚玉兰到了台湾以后,经常出入士林官邸,陪蒋氏夫妇每周去做礼拜。蒋介石很喜欢京戏,但是他曾经说过:不回大陆,不进戏院。所以,在一些重大的纪念日,宋美龄会邀请夫人太太们,到士林官邸清唱京剧助兴,姚玉兰留下了一些参加蒋氏夫妇结婚纪念和生日Party的照片,其中有一幅照片,是宋美龄拆开生日礼物,拆看层层精美包装后,里面的礼物是一个“痒痒挠”,引起了在场所有人哈哈大笑。宋美龄喜欢翡翠饰品,姚玉兰就把早年杜月笙给她的翡翠手镯,送给了蒋夫人;宋美龄在美国演讲,介绍中国社会时,特别讲到了杜夫人姚玉兰;后来宋美龄住在美国,给在台湾的姚玉兰寄来减肥降压保健品,并详细写明如何使用。
拆开生日礼物(痒痒挠)开怀大笑
长辈的行为会影响到晚辈。在香港,杜维善与林黛是中学同学,当时林黛还没有出道成名。有一次杜维善去码头接林黛,由于风浪或者其他原因,渡轮晚点了,杜先生在码头等了两个多小时,没有等到,就空手回家了。孟小冬知道这件事后,非常严厉地训斥了杜先生,说:你答应去码头接人,就应该负责接到;一个女孩子在码头等候,多么不安全啊!杜先生对此记忆犹新。我想孟小冬说这样的话,就是要告诉杜先生:男子汉的承诺,就是要担当和兑现。还有,坊间传说杜月笙死后,毛主席曾经用杜月笙自己的话来评论,说杜月笙“有本事,没脾气”。毛主席是不是说过这样的话呢?请大家在这本书里自己寻找答案吧!
与香港李北涛(右二)孙养农(左一)合影
最后,我想谈谈撰写杜先生口述历史的启发和收获。这本书是目前唯一一位杜家直系亲属口述成书的历史资料。雁过留声,杜月笙和杜家的故事依然很活跃,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评书戏曲里的说书弹唱、影视文学作品的创作演绎,甚至网络新媒体的八卦传闻,坊间一直热热闹闹地存在着。杜维善先生在《如是我闻》的自序中写道:“‘无法可说’:杜家百年风云,断壁残垣;而传奇旧事,流传不衰,诠释了‘是为说法’。流氓与大亨、黑帮与英雄、心病与义节、名伶与冬皇——对我父亲和杜家,如烟云‘到头一梦,万境皆空!’唯有杜氏陵园的松柏和藏书楼的残垣,呼应着坊间热度不减的故事传奇与遗产传承。”
杜月笙从一个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孤儿,闯荡上海滩,成为名流大亨,开始赌博贩毒,后来成为民族实业家和金融家。在抗战中,不失大节,利用自己的影响和经济实力,为抗战作出贡献。同时,他酷爱京剧,最著名的就是杜氏祠堂落成,以及六十大寿的南北名角儿大汇演,募集善款,资助灾民。而姚玉兰和孟小冬,巾帼不让须眉、不服输的性格,成就了她们在戏曲界的声誉与事业。再说杜维善先生收藏研究成果,家喻户晓。他曾先后七次,向故乡上海博物馆捐赠了4000多枚丝绸之路古国钱币,其中有的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体现了杜先生海外赤子的乡梓情深;还有杜维善亲自为两岸秘密传递书信,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时代,我想这些故事的生命力在于能够给现代人以精神上的启发:自强奋斗、为人处世、仗义行善乃至民族大义,都能从中读出感悟。
这本书的最后出版过程,正值疫情肆虐、全球化倒退的危难时节,世界将何去何从?人类怎样和平共处?这不仅考验政治家和社会精英的智慧,也关乎普通百姓的柴米油盐。无论是坊间流行的杜月笙语录和孟小冬的豪言壮语,还是杜维善捐献价值不菲的钱币,凡此表象背后,有什么可以“传承”的呢?章太炎讲到“德言行三不朽”的传统思想体现在哪里?
前不久,杜先生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我在扫墓结束返回的路上听到网上募捐演唱会“Stay Home, Keep Hope”,听到了流行歌曲《Legends never die》——传奇不死!当冷酷和战争逼近时,人类绝不会失去信心和希望!我突然想到杜月笙临终时,讲的最后一句话:“大家有希望!”杜维善先生生前说:生命无常,人生如戏。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怀有希望,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努力唱好我们自己这场绝无仅有的人生大戏。
戴笠杜月笙陆京士合影1945年。心在吾兄,是陆京士在1961年整理杜月笙资料时在这张老照片下题写的说明,并赠送给杜维善先生
《我的父亲杜月笙暨杜府旧事》,杜维善口述,董存发撰稿,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7月出版,8月起在全国上市
用个俗套话说“十年磨一剑”,正好十个年头,每周都要拜访杜先生,简体版经过了六稿修改,繁体版也经历了六稿再改,但仍然有不足之处。由此亦可见,杜月笙和杜家在民国的上海滩以及后来的百年风云变幻历史中,那些惊心动魄和风光旖旎的过去,是多么丰富精彩,也是最难以说清的。
时下新技术多媒体滥觞,传统纸媒苦苦挣扎,信息和信息的碎片化,凸显书籍传播和保存知识智慧和精神的弥足珍贵,这本书简体和繁体版的印刷和发行,也经历着这样的挑战。然而,作为读书人,我坚信读者的慧眼和鼎力,希望大家从这部口述历史中感悟到“德言行”与不朽,从传奇故事中找到精神和希望所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