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24日开门揖客,“上海制造”打头阵

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
2020-07-23 18:25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7月16日午间,国家电影局下发通知,“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营业。”当天下午,中国电影资料馆公众号发布海报,“归,有光!”并宣布将于7月22日晚开启复工后的首场放映。

7月21日下午,北京市电影局下发通知,“全市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4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当日晚间,资料馆再度放出“放映预告”:复映首场影片为中国经典影片《劳工之爱情》和《枯木逢春》。正式的首场放映将于7月24日晚进行,“为了保证做好疫情防控,明天19:00将安排放映测试场,测试场放映影片与24日相同。”

7月22日晚,澎湃新闻记者获邀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小西天文慧园路3号的中国电影资料馆。晚六时许,资料馆艺术影院外便站满了各家媒体的同行。依次入场前,要经过点开“北京健康宝”扫码确认、测量体温、电子访客登记三道手续。

首先,点开“北京健康宝”,扫码确认;然后,测量体温;最后,电子访客登记。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正式复工后观众也将如此进场。目前资料馆艺术影院全部采取网络售票方式,不提供现场售票。检测过后,不少人纷纷在一旁 “请全程佩戴口罩”的电子显示屏下留影,并从淘票票自助机内取票。

“请全程佩戴口罩”的电子显示屏

据了解,自今年年初资料馆艺术影院放映是枝裕和执导的电影《奇迹》后,便关门至今。作为北京乃至全国电影爱好者心中的“圣地”,此次重开后,影院大厅的电子告示屏上滚动播放多条寄语海报:“如果我多一张电影票,你会不会跟我走?”(温故版海报)、“让观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胶片槽马卡龙版)、“每一个不曾观影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胶片口罩版),以及提请观影过程中“保持爱的最佳距离,1.5米”。可谓做足氛围营造的功课。

寄语海报

“只要有好电影,观众还是愿意和电影院在一起”

这其中16日当天发布的“归,有光!”版海报最为显耀——

“归,有光!”版重启海报

两边大幕拉开露出银幕光芒,形象地组成一束箭头冲天而起……该款海报的文案创意,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文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左衡告诉澎湃新闻,“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中国人都明白这是个文学梗(归有光)。而只要中间加一个逗号,中文就变成了蒙太奇。它意味着电影的归来,也意味着电影院里有了光。”他感慨说16日午间,看到国家电影局的下发通知时正好做节目连线导演徐峥,“我们俩几乎异口同声,不容易,太不容易了。”

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孙向辉向媒体介绍说,“在此次疫情期间资料馆克服困难,不仅将艺术影院大厅装饰一新,更换了小西天艺术影院一厅(最大的主影厅)625张座椅,卫生间进行了整修改造。为了保证观众座位间距1米以上,专门制定了特制隔离椅布。为了实现影厅座位30%限流,目前625座影厅仅开放188座。为了保证突发情况的处置,我们还将之前的VIP室改建成隔离间。”

中国电影资料馆主影厅,为了座位限制,部分座椅上贴着“封条”

中国电影资料馆事业发展部主任黎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拱手说道:“在影院重启后,我们对影院公共区域实行每日不少于2次喷雾消毒,售取票机和卫生间等重点区域每日不少于5次擦拭消毒,放映前后均对影厅座椅扶手擦拭消毒,严格做到精细化防控。同时,我们还为观众专门定制了防疫包,加强个人防护。今天我们是做内部测试场,各位也都看到了,扫码、登记手续比较多,也请观众24号以后前来观影给出提前量,一定遵照防疫要求。”

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文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左衡看来,过往存的在一些不文明观影行为,通过这次疫情期间设置的新规有望得到改善,“尽管有束缚,但卫生的、科学的、文明的观影习惯或许也将就此养成。”

7月22日放映测试场,观众入场前收到的小礼包,内含消毒湿巾、两副口罩和一个可折叠的口罩收纳夹。

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沙丹(网名“奇爱博士”),同各家媒体记者相当熟络。接受采访前先就对疫情期间个人的减重成效调侃一番,“很多人见我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瘦了?半年了,电影院断顿儿,我也没了精神大餐。”

他告诉澎湃新闻,“这回选定的两部电影,是这两天几个部门全体同事一起商议的。《劳工之爱情》是第一部在册的中国电影,也是资料馆现存最早的国产故事片。这部电影是中国电影的起点,今天放映也是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重开重要的起点。《枯木逢春》是郑君里导演的重要作品,他是中国影史上的一位全才、奇才。这部电影就是讲抗疫成功的故事,和当下当然有所观照,同时电影里用到的现代语言,彰显的东方美学也令人印象深刻。再加上电影主演之一上官云珠,今年也是她的诞辰百年,所以种种机缘巧合,我们一致同意把它放在了首映片单中。”

电影《枯木逢春》剧照

沙丹认为疫情虽然让电影人措手不及,大家还是争取“把坏事变好事”,“近来大量电影都在安排复映,我也听说上海国际电影节出票后,10分钟销售了十万多张电影票。这说明只要有好电影,观众还是愿意和电影院在一起。资料馆艺术影院就是要让过去的老电影,经典电影复活起来。通过多年市场培育,大家对这类电影,它们不是商业大片,也有这样的热情。小西天和百子湾艺术影院的单人购票率都是最高的,说明来艺术影院的人,多半是一个人来,不是拖家带口来看‘合家欢’,而是在找寻自己的电影记忆,一个人同电影的对话。我们卖出的影票少了,但票价还是跟原来一样,维持不变。”

“喜相逢,和大家一起送瘟神”

7月22日晚7点整,参加内测观影的观众陆续进场。资料馆特别通过公众号留言互动的形式,招募了10位市民观众一同观影。一位观众就此留言说:“一眨眼,2014年开始去资料馆……手上的票根越来越多。(加入的)资料馆群也不少。为什么留在北京?唯一的理由就是电影资料馆。疫情期间,天天盼着,半年了第一场希望在资料馆看到。写着写着都快哭出来了。”

据澎湃新闻记者现场观察,进入影厅后银幕舞台两边均放置了无接触消毒洗手液、废弃防疫用品专用垃圾桶等设备物品,而全场红丝绒面料座椅也都间隔着挂上了绶带,上写“我已闭关,请到隔壁就坐”。据中国电影资料馆方面介绍,馆方按照北京防控的要求,对中央空调系统也进行了严格的清洗、消毒和升级。

影厅内放置了无接触消毒洗手液、废弃防疫用品专用垃圾桶等设备物品

“我已闭关,请到隔壁就坐”

熟悉资料馆艺术影院排片规律的人都知道,“每周三本来也是安排反映国产老片子的日子”。当晚电影正式放映前,照例由影史专家,此次是资料馆史学研究室副主任李镇做片前导赏。

《劳工之爱情》

“如果电影也是有生命的话,《劳工之爱情》98岁了,《枯木逢春》整整60岁。”1922年上海明星公司出品的《劳工之爱情》,由张石川导演、郑正秋编剧。这部喜剧片只有185个镜头,但被电影史学界反复研究。《枯木逢春》由郑君里导演,他执导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聂耳》、《林则徐》,都是影迷们耳熟能详的。“《枯木逢春》中所展现的血吸虫病特别严重,据说感染者1千万,受到影响的人超过1亿,有13个省份受灾。当年是在毛主席指挥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战胜了疫情。”

导赏最后,李镇说:“大幕已经拉开。喜相逢,和大家一起送瘟神。”

影厅渐暗,电影开始

影厅灯光渐暗。坐在观众席间,馆长孙向辉拿过话筒,向在场观众适时提示:“这两部片子,一部22分钟,一部95分钟,符合不超过2小时的放映要求。”一片开心的笑声中,两片连映。

另据悉,艺术影院重启后将首映排片主题确定为,“回归原点,中国电影再出发”。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