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老上海走来的她,才是“乘风破浪的姐姐”

2020-07-23 10: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随着电影院的重新开放,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也即将隆重开幕,因为疫情而沉寂了半年的电影爱好者们终于能重新汲取自己的精神食粮。

无奈小克勒手慢一步,一张票也没抢到,只能一边感慨大家对电影的热情,一边自己在线上重温那些喜欢的老电影。

如果你也和小克勒一样,喜爱王家卫、李安这些闪耀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那么你知不知道在他们的经典中都曾有一个共同的身影演绎着原汁原味的老上海味道呢?

她是《阿飞正传》中张国荣的养母,一口上海话柔情似水;

潘迪华在《阿飞正传》中说的一口老派上海话

她是《花样年华》中身为上海人的房东太太,一个挑眉就风韵暗涌;

就连《色·戒》中汤唯演唱的《天涯舞女》也是经她指导,一句唱腔中全是她的影子,

她是潘迪华,一个从十里洋场走来的上海女人,举手投足都流露着仪态万端的优雅和从容精致的柔美,从她的身上就能看到那个时代的上海缩影。

我们“克勒门”的创始人之一程乃珊女士曾经这样描绘潘迪华在香港跑马地的寓所:

“她的家居布置如同她那一口原汁原味的老派上海话,很是老上海。尤其那深色方形嵌花柚木地板,正是老上海最规范的、资历最深的、图案经典的打蜡地板,比浅色的枫木地板更显沉实华贵。”

即使长居香港,但潘迪华还是一直和别人说自己是上海人,从她室内的装潢到细微的举止,无一不凝聚着浓厚的上海情结。

2002年大年初一的潘迪华与母亲

在我们眼中,潘迪华可能是那个最能代表上海味道的银幕角色,可在她自己心里,也许她还是那个常熟路上冰店老板家的大女儿,也只是一个见证过老上海的繁华并为此自豪的本地女子。

上世纪70年代 ,潘迪华最喜欢唱的是三毛作词的《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她说:“唱的时候我就会想,我的故乡在哪里,我想我的上海。”

14岁时的潘迪华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淳子老师的一篇文章《味道,还是味道》,一起走进这个从老上海走来的“乘风破浪的姐姐”——潘迪华。

味道,还是味道

作者 | 淳子 文章有部分缩减

李安拍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去找潘迪华,请她帮忙指导女演员,希望演员们在胶带前能展示出上海女人的味道。潘迪华先是推托道:“味道这种东西是训练不出来的,是一个人在一个环境里,一点一点泡出来的。”

李安道:“我知道你说的是对的,但是现在不做这样的事情,以后就更加不可能做到了。能够拍出多少就多少,尽力啦。我们都是爱上海的。”

一番话,就把潘迪华的眼泪说出来了。潘迪华放下正在吃着的绍兴醉鸡,一个手指头点过去道:“好,我尽力而为。”

演员到了潘迪华家里,叫她潘老师,她说:“不要不要,做人老师是有责任的,还是叫我潘姐姐吧。”一场搓麻将的戏,拍了四个多小时。潘迪华的十个手指头里全是表情,丰富得不得了,直把李安看得呆掉。拿了这卷胶带回剧组,对一干演员道:“来,一起学习潘姐搓麻将。”

《色·戒》中由潘迪华指导的打麻将场景

潘迪华这个女人,但凡是做与上海有关的事情,贴钱也是肯的。

一个初春,在澳门开演唱会,她给自己的演出取了一个名字“上海啊,上海”。选的自然是上海老歌,诸如“永远的微笑”,“四季歌”,“夜来香”。为了乐队的事情,她与对方讨价还价。对方希望用当地的乐队,节约开销,潘迪华执意用香港的乐队,觉得那一班乐队能够做出上海的味道。最后的折中办法是,潘迪华少拿佣金,省下的那一部分,请乐队。潘迪华不后悔,她说:“钱谁都要的,但有的时候,宁可不要。”

为了体现自己心里的东西,舞台的对白全是自己写的,按照春夏秋冬,一幕一幕写下来,写了十几遍。演的时候,国语,广东话,英语,上海话穿插着运用,因为是她,这样的混杂,没有夹生,却是多了许多老上海五方杂处的气息,直把台下的人听得陷落下去,欲罢不能。潘迪华经常这样讲:“我老了,我的日子是要计算着过的,不可以有浪费的。”

2007年,潘迪华在古巴旅行时看当地人搓麻将

这就要说到电影《花样年华》了。人们基本同意这样一个观点:《花样年华》如果没有潘迪华,是一部香港文艺片。因为有了潘迪华,它才是一部上海移民的怀旧片。

导演王家卫,5岁的时候随母亲从上海搬到香港。父亲是海员,常年不在家,王家卫是在母亲身边长大的。母亲爱看电影,于是,王家卫的童年就在电影院里度过了。

回忆个人历史,母亲是历史的背景,越过滤,越清晰。

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年代是值得纪念的,旧街、小巷、面摊、测字先生,以及色彩含蓄的领带和风情莫测的旗袍。王家卫在香港演员潘迪华身上总能看见这些旧时代的影子、母亲的影子。当然,潘迪华还不止这些。在她的身上,有租界的味道、洋场的味道、明星的味道、沧桑女人的味道和悲剧的味道。

《花样年华》中的潘迪华与张曼玉

王家卫挑潘迪华来演旧的时代,是一种气质的契合。潘迪华的眉梢轻轻地一扬,就抖落下满地的花瓣,仔细看去,每一片上,都写着旧日的风骨。

让潘迪华演过去的女人,导演是必须具有非常的控制力的。要不,她就把别人都遮盖过去了。

电影《阿飞正传》,潘迪华演张国荣的养母――一个曾经繁华过的女人,一个想摆脱苦难而苦难却更加深重的女人。在戏中,她可以把脸部做成伤感的寓言;在一支烟里,她可以抽出风尘和恍惚。她是配角,但出了电影院,人们记住的是潘迪华――她一出场,浑身上下都是戏――所以,她获得了“金马奖”最佳配角奖。

《阿飞正传》中的潘迪华

先前,《花样年华》里,没有上海房东这个角色。电影已经拍了8个月了。一日,潘迪华去看电影,正好遇见王家卫也在那里。此时,距离拍摄《阿飞正传》已经9年。王家卫见到潘迪华,一惊讶。9年了,潘姐依然风情绰约,滋味俱全。

一口比如评弹说书韵味的上海话,激活了王家卫的所有的上海记忆。电影完毕,潘迪华刚刚到家里,王家卫的电影便追过来,说要加戏,定规的要把潘迪华做成一个角色放在电影里。后来证明,王家卫的冲动,都是艺术的闪灵。

第一次去香港见她,是1990年,她刚刚从泰国演出回来。

我拿着地址,坐着有轨电车,在跑马地站下来,上一个坡道,但见一排古风洋装的公寓。

那时分,正是黄昏,太阳呈现出一种牺牲的美,风中多了一丝凉意。潘迪华倚在落地长窗前等我,她的衣着和站立的样子,让我想起纽约古老公寓里善解人意的女巫师。她把我让到临窗的沙发上,招呼女佣泡了红茶,摆出了干果,连声说,房子太小,不好意思。

29岁,潘迪华去伦敦学习欧美流行歌曲。

每天,冒黑烟的火车按班次定时驶过,铁道两旁低矮的旧砖房被震得隆隆发响。然而,这已经惊动不了屋里面的人了。

冬天,又冷又湿的伦敦,潘迪华撑着伞,换三趟车,去老师那里学艺。那时候,苦是顾不得的,只觉得是一列脱离了固定轨道的火车,无从选择,也来不及思索要去哪里,只知道向前滑去――希望,是窗外的一只流萤。

然后就是六十年代了,潘迪华的欧美民歌和她沉郁的声线,让她红了一遍又一遍――那是潘迪华的花样年华。

美人迟暮是令人伤感的。但是因为有了好莱坞《金色池塘》里的凯瑟琳・赫本,潘迪华亦有了安慰。她像林中的灵狐,等待着。所以在有了《阿飞正传》以后,又有了《花样年华》。她在《花样年华》中演一个上海籍的房东太太,几句上海话,一点小感觉,十分简练地勾勒出了一个世故的上海女人的样子。

曾经在后台看潘迪华穿巴黎买来的镂空长丝袜。她戴起手套,一寸一寸地把丝袜拎起来,提上去,还收着小腹,屏住呼吸,终于穿好服帖了,她嘘了一口气道:“我一双丝袜可以穿一个季节,就是因为我比较晓得它的穿法。”

想起中学年代,去同学家。花园弄堂的后门,厨房间里,一块熨衣板,一条蓝色卡其布裤子硬是要熨得笔挺才肯穿了去上学。我每天去那里等她,每天看她在那里耐心地熨裤子。完了,还要用尼龙刷子,沾了牙粉,把鞋面上的白色滚边刷出一个纤毫不染。上海女人的腔调,是在悠长的日子里孵出来的。

王家卫是相信潘迪华口味的。《花样年华》里的几段音乐都来自潘迪华的收藏。有一张四十年代的拉丁唱片,王家卫听了,就再也不肯还回来了。到上海为《花样年华》做宣传,张曼玉和梁朝伟都走了,她还留着,她要过过说上海话、吃上海菜的瘾。

我们去一家小饭店吃饭――炒螺蛳,清炒河虾仁,糯米粉蒸肉。潘迪华索性舍弃筷子,用手指头捏着吃。她说,用手吃更加有味道。她自己吃,也给身边的人派菜,殷勤地劝:“吃呀吃呀,不要客气!” 虾油卤螃蟹端上来,她的眼睛亮起来,伸出筷子,又停在半空里,道:“照规矩,我是不可以吃螃蟹的。”收回筷子,又有些不情愿,自说自话道:“不过不吃蛮可惜的,还是吃一块好了。”众人也附和,她就真的吃了一块,然后,又吃了一块。吃完,意犹未尽,说:“吃不掉打包,不要浪费。”

我和她相约,旧历年,去香港浅水湾喝下午茶。她很兴奋,连连说好,又说,那里变了很多了。50年代,她在那里住过,照相本子里有那个年代的照片。旧历年初四,我如约到香港,打电话给潘迪华,她不在,她的儿子说,母亲经不住朋友请,去美国演出了。

2007年初夏,想约潘迪华出来饮茶,她说,不要了,还是到我家里来,我可以给你听歌。

坐在她家的客厅里,罗马帘半掩在那里,沙发上铺了非洲带回来的毯子,绚烂得不得了。她放她的演出录像给我们看。我们是看客,她却入了戏,看着看着,热泪盈眶,与她说话,亦是前言不搭后语,全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潘迪华留饭,道:“自己人,不讲究的,吃点上海口味的小菜。”

菲佣来摆桌子,潘迪华远远一瞥,不满意,懒得说,自己过去重新安排。饭菜端了来,卤牛肉,咸白菜炒虾米,荠菜馄饨,很家常的食物,因水晶吊灯的照耀,都金贵起来。

潘姐姐说,等她再老一些,她要到上海来做寓公,然后,在电台主持一档《镏金岁月》的栏目――这样,我们在她的眼里,就又看见了幻想的光芒。

克勒门

是一个在上海

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的文化沙龙

如果你还不了解我们

就看看看我们讲的这些故事吧

点击以下文字直达

特别感谢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静安区文旅局

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

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原标题:《从老上海走来的她,才是“乘风破浪的姐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