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观察|舆论反转多因“事实跑不过口水”

澎湃特约评论员 张涛甫
2020-07-22 12:5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在舆论场上,我们能看到形形色色的舆论事件,很多事件多是昙花一现,在舆论高点上停留时间很短,因为,新闻很“拥挤”,经常发生“拥堵”,以至于引起观众的围观疲劳,大多数事件翻页很快,以至于在公共记忆中留不下什么痕迹。

但有一类新闻,因出现反转或严重的翻车现象,对受众形成了强刺激。这一类的新闻是新闻中的新闻,其激起的舆论响动也很大。

远的不说,近期就有几件舆论反转事件。一是苟晶高考被顶替事件。二是“大学生偷外卖”事件。这两起舆论事件,都因刺痛了社会痛觉神经,引起极大的舆论条件反射。但后续跟进的调查发现,事实真相与当初舆论反映的情况出入甚大。在苟晶被替考事件中,举报者夸大了受害事实,除了被顶替的这一核心事实是真实的,其他不少情节多是举报者虚构附会的。同样,偷外卖事件的主人公有工作,不是“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他偷外卖是出于报复心理,其生活处境和家庭背景也没有传说的那么悲惨。

此类事件还会不断重复、轮回下去,不管人们经历多少此类反转事件,见到多少舆论翻车现场,在此后的舆论围观路上,遇到此类的坑,很多人还是会成群结队地掉下去。这不是宿命,而是规律。

公众对舆论事件的围观,出于好奇心和人的社会性本能。但是,人们对舆论事件的认知是有局限的。由于不在事件现场,多数站在事件之外的围观者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全面的,也可能是不真实的。在移动互联场景下,人们凭借互联网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能十分便捷地获取信息。但所获得的信息究竟有多大可信度?这取决于信源的可靠性。在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泛传播语境下,往往是信出多源,信源太多、太滥,信息鱼龙混杂,以至于信息甄别的成本很高。舆论事件来去匆匆,存活周期较短,尤其是突发事件来去悠忽,无迹可寻。

面对突如其来的舆论事件,人们的起跳反应也是即兴的,多数人围观热点事件喜欢跟风追潮,跟着感觉走,随大流,不会冷静地静观其变,理性深究。也就是说,多数人对舆论事件的关注和感知,不是用大脑思考的,而是用眼球思考的。在这种群体心态下,产生舆论的羊群效应甚至极化现象也就不意外了。

舆论是即兴的群体态度和情绪反应。有人说,为了防止舆论反转和翻车现象,遇到舆论事件,大家先不急于反应,让“子弹飞一会儿”,等到整个事件完整展露出来,再作是非判断或价值判断不行么?这种愿望很美好,但是不可能的。舆论注定是公众的即兴反应,不可能等到事实全部集结到位后,让人们条分缕析地作出评判。公众的口水等不及事实全部到场,舆论反应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哪怕明天之我打脸今天之我,也不能让我在今天缺席。此在性和感性是舆论的本性。

舆论事件生生不息,潮涨潮落,把一茬又一茬的舆论事件拍在沙滩上,很多事件都消失于公共记忆了。面对公众的集体无意识,我们似乎难以逆转舆论规律,尤其在互联网语境下,舆论的能见度和可及性变得更大了,因此我们的眼球变得更加忙碌了。整天赶场子,忙于作判官,刷存在感。其实,很多时候,这种立场先行的评判,是存在打脸和翻车风险的。因为你依据的事实可能是不客观、不全面的。

不过,从另一角度看,舆论有自我纠错的机会和能力。舆论反转往往受助于迟到的真相。真相可以迟到,但不能缺席。从这个意义上说,舆论反转虽然有点尴尬,总比被熔断或缺席好。

    责任编辑:甘琼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