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光明日报:“非常中考”透露出的教改信号

姚晓丹 董城/光明日报
2020-07-21 09:28
教育家 >
字号

7月17日,考生进入北京市中关村中学考点。 新华社  图

光明日报7月21日消息,高考之后是中考。

疫情之下,参加人生首次大考的初中毕业生感受是不一样的。7月19日,北京中考最后一场考试结束,西城区第161中学分校初三学生徐玲告诉记者,“题目不难,但是有些出人意料”。专家表示,这“出人意料”正是这场考试希望带给考生的感受。

为何“出人意料”?在“新高考”的指挥棒下,中考试卷又透露出哪些改革信号?

题目紧扣时代脉搏——“不出所料”

考完之后,徐玲很轻松。她告诉记者,有一些题目是复习的时候老师同学们都认为会考到的。“比如今年的疫情,既是语文的作文题,又是思政考试的大题。”

新闻中的大事本就是考题关照的对象,今年大事多,落在试卷上的内容自然更多一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看到试题,不少师生的反映是“不出所料”。议论文谈“疫情”,作文写“疫情”,英语读“疫情”,思政考试分析“疫情”。此外,“扶贫”“民法典”“北斗卫星”等都在试卷中有所体现。这么多意料之中的材料,是否说明,试卷更简单了?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王彦彤并不这么认为。“中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任务,以核心素养考查为宗旨,展示新时代命题的探索与发展。”

但她同时也强调这次考试体现了“基础性”,“试卷结合疫情下学生实际,聚焦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强调基础性。”王彦彤说。

“以语文为例,语文试卷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注重考查学生应知应会、生活中用得上和未来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语文学科基础知识。比如基础运用5道大题7道小题,全面考查字、词、句、修辞、标点、书法、关联词语等基础知识,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不止于简单机械记忆,而是帮助学生建立梳理语文知识的方法,注重学生运用知识推断问题的实际能力。”王彦彤说。

除了基础性,有没有“拔高”?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高级教师王瑞芳告诉记者,除了基础知识的习得和知识能力体系的构建,中考还希望“引导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建立习得与梳理基础知识能力体系的方法,体现中考试卷的教学引导价值。比如语文试卷中,古诗阅读第10题比较孟浩然《春晓》与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落花’,就意在引导学生在已有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古代诗歌常见意象的积累与梳理”。

不一样的考察方式——“出人意料”

除了意料之中,中考也给了不少学生“意料之外”的体验。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中语文教师于晓冰认为,今年的中考,在试卷难度上保持了稳定衔接,但“稳中有变”。

尽管今年的试卷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熟悉感,但于晓冰表示,“基本上所有的‘押题’都没有完全‘押中’或‘押到点上’。”这是为什么?于晓冰以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举例说明。

“北京市的中考会有一些明确的提示,‘考试说明’当中会说我今年要考到文言文的哪些篇目。有的老师可能会琢磨一下,但就‘曹刿论战’来说,今年涉及的是曹刿这样一个平民身份,能够以匹夫之责心怀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个知识点很难在押题中体现出来,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很难去涉及。这就给中学教学提了个醒,教师应该把基本的思维方式、方法论的东西告诉同学们,而不是面面俱到地教学,因为总有‘猜不到’的东西。”于晓冰告诉记者。

这“意料之外”将是中考和未来高考的常态。于晓冰认为,这是中考的趋势之一,也提醒师生思考刷题重要还是独立思考重要。“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围绕着历年的考题去处理,无论你刷多少题,都很难做到最好。我们要做到的是透过题目看到背后能力性的东西,教师要把这种能力传递给学生,然后他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这一点也是教学中最需要补齐的部分。”

于晓冰认为,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独立思考的能力都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以语文为例,中考、高考考察的都是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一旦涉及具体语境,那么就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因此押题、猜题的可能性太小了。它背后指向的独立思考的方法才是最珍贵的。”于晓冰说。

情境之下的教学——考试怎样引导未来教学

考试结束之后,同学们的能力得到多少展示?未来的教学又该注重哪些方面,都是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于晓冰说,从学生实际的应考中非常清楚地看到,相当一部分孩子还是以刷题为主要备考方式,而不是真正积累思维能力。“当然,这主要还是老师的问题,偏于刷题,而不是看到题目背后的本质。如果我们不改变这样的教学方式,未来很难适应考试的最新要求。”于晓冰说。

中考需要学生具备哪些能力?北京教育考试院中考英语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都相当重要。“在2020北京中考英语的‘阅读理解’部分,所给材料辩证地分析了技术进步给健康医疗领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激发考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同一个问题。体现了对学生逻辑分析、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查。同时,试题通过设置开放的情境,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考生充分发挥,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考生展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考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给出多样化的表达。”这位负责人说。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教师刘成章认为,“在具体的情境中完成相应任务”是未来中考的趋势。“这一点在高考中已经体现得很明显了,无论是高考的语文作文还是英语作文,大多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之下,做一些‘任务驱动型’的写作,比如写演讲稿、书信等。这是未来孩子们应该具备的能力。”

同时,大范围的阅读也给考生们带来新的要求。无论是语文、英语还是思政、历史,不少题目给出了材料,如何总结归纳这些资料考验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这是否说明,整本书的阅读是未来教育教学的重点?一位初二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在孩子的作业中,出现了名著的思考题。比如“如何看待红楼梦中‘周瑞家的’送宫花惹怒林黛玉?”

于晓冰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并不认可,他认为,应该读一些真正“磨脑子”的东西,而不是不分年龄段地无限拔高。“真正的学习不是快餐阅读,一定没有捷径,名著阅读不是名著的知识记忆,注重阅读但不能陷入另一个怪圈之中,它背后的思考部分才是其中需要习得的奥义。”

(原题为《“非常中考”透露出的教改信号》 )

    责任编辑:姚俊俊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