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雷颐:是什么终结了大清最后的气数?

2020-07-21 12: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明白知识er 明白知识 来自专辑每周一场直播

| 7月17日晚8点,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员雷颐老师做客直播间,为我们带来「中国近代史上的政商关系演变」主题讲座。想收看完整直播的学友,请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

或许大多人都没想到,压死大清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因为饥荒贫困,民众愤而起义推翻清政府,而是源于1911年5月清廷想将铁路干线收归国有的作死操作。

清政府想当然的以为,办铁路的权利是国家给的,国家当然也可以收回。

这事要是放在鸦片战争以前,也许老百姓就从了,毕竟中国传统观念总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天下都是皇帝的财产,土地是,人民也是。

大清还是过去的大清,但人民已不是过去的人民。他们的国家观念和产权观念已经慢慢现代化,再也不会听从一纸圣意就割让自己的财产。

所以这一次,老百姓就不干了,清政府要收回铁路没问题,但总得开个会商量商量吧?总得有个合法的程序吧?

清政府对带头请愿的绅商态度傲慢,不但拿着一百年前的官家做派对付民众,而且对民众的抗议毫无感觉。

于是,南方各地爆发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这种抗议在川汉地区尤为激烈,因为当地人基本都购买了铁路的原始股。

就这样,清政府得罪了绅商、得罪了普通百姓,也再次激怒了革命党人。

当时,革命派的宋教仁指出:

「收归川汉、粤汉铁路,政府先自违反宪法大纲(及集资政愿,资于聚之章程),不顾国家之命脉,侵夺人民之权利(以事无民、使剥之政府之不足次)。」

清政府不单得罪革命党人,连立宪派也受不了清政府的嘴脸。《四川保路运动档案选编》中记载了保路运动时期立宪派的一段宣传语:

「这就是违法欺良善,立宪国哪容这等不好官。我们根据法律来问辩,问穷了大家把脸翻。做官人都把法律犯,小百姓一齐要动蛮,不是乱来不敢反,抱定道理守定秩序总要闹出天外天。这等对抗为哪件?还是立宪国民的自由权。」

|保路死事纪念碑

图片来源:Wikipedia

后续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湖北新军调入四川,武昌防卫空虚,为革命派创造了绝佳时机。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枪声炮火中燃尽了大清的最后一丝命数。

从「臣行君令」到「官督商办」

晚清之变,表面上是一场政治之变,本质是一场社会变革的结果。

这场社会变革就是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逐步转变为工商业社会。而产权观念的产生,是这种改变的基石。

中国古代没有契约关系,只有官民关系,这种关系直接桎梏着民间商业的发展。

经商致富本没有错,但自秦朝以来,历代王朝一边假借儒家学说规训百姓,一边又行法家「弱民之术」。法家认为「民贫则力,民弱国强」,为了治理好国家,就一定不能让民间强大起来,不能让他们变得富裕。

对于这个现象,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员雷颐老师在直播中总结到,在传统时代,整个国家包括所有的财产、人民、官僚都是属于皇帝的。

|雷颐老师在「知播」直播间。

百姓可以经商发财,但必须要看皇帝旨意,这是基本原则。而皇帝管理国家的权力来自上天,因此这条原则不容置疑。正所谓:

「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

为了统治,传统中国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位于「士农工商」之末,「视官宦如帝天」。

这种统治理念到了16世纪的明清时代依然没有变——民众不能富,富了就不认官家的账,富了就会威胁社会稳定。

当西欧沿着大航海路线开展全球贸易的时候,中国的民间商业力量一经萌芽就被掐断了。

中国商业发展迟滞了数百年,直到鸦片战争后中国打开国门,被迫与西方打交道,但守旧顽固的势力,始终将科学与技术拒之门外,始终有夷夏之防。

这也是为什么鸦片战争以后,朝廷内部的顽固守旧派依旧非常强大的原因。他们注重「华夷之别」,连「师夷长技以制夷」都不让提。

雷颐老师指出,到了1854年,曾国藩用洋枪洋炮武装湘军,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清政府看到了威力,才终于允许用洋枪洋炮武装清军。但是只能使用,不能生产。直到1860年代开始,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洋务派大臣的请求下,清政府才允许在地方设立军工企业。

|曾国潘用大炮武装湘军。

图片来源:腾讯新闻

早期的军工企业更像是政府或军队部门,因为生产的军用品都属于官方,不会拿出去销售交易。但这种方法没有利润,非常耗钱,国库维持不下去,清政府不得已才允许了华人买办参与入股,但必须由官方允许,接受其监督管理。商人买办实际经营,这就是「官督商办」。

「官督商办」时期是产权观念的起步阶段,象征着政商关系初步突破了体制性障碍。官员开始和商人打交道,商人为了好办事,也需要官衔加持。

尽管仍是以朝廷的名义,但总算是有了民办企业产权的苗头。雷颐老师在直播中谈到,这个转变离不开李鸿章的曲折变通,他能在顽固派的「臣行君令」话语中找到破口,提出解决方法,为「官督商办」留出立足之地。

除此以外,「官督商办」时期还有一个重要的转变是从军工转为民用,比如电报总局、上海纺织织布局等等,生产的不只是军用品了,企业发行股票、募集商股,生产民用品,洋务运动的目的从求强深化到了求富,这种转型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电报局招商章程》片段。

图片来源:上海图书馆盛宣怀档案知识库

朝廷官员与商人们的合作,推动了1870年代至1880年代的中国第一次投资热潮。

但是,由于这些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官家,「官督商办」也引发了政商之间的重重矛盾。

「官督商办」引发的政商矛盾

第一个问题来自顽固派。

当时很多朝廷官员仍然不理解为什么要按比例分红,给商人那么多钱,他们认为企业既然是官办,利润就应该大部分归朝廷所有,这导致官府经常有要求查帐和阻挠生产的举动。

对此,李鸿章巧用「华夏中心论」缓解了他们的不满,他强调华商也是华人,把机器生产的成果归结为中华得利,中途废止「官督商办」更会被洋人笑话,顽固派这才稍微有所收敛。

第二个问题是产权不明确。

雷颐老师用铺电报线的例子做了生动说明,电报局要想能运转,必须要有官府的保障,可一旦官府参与进来,最后又可能没收民间所有股份。

这个问题,雷颐老师称为中国传统政商关系的结构性矛盾。

|轮船招商公局股份票。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终归到底,当民间商业势力抬头的时候,当时还没有一部商法对官府限权,保障商人的权益。

产权不明确就会形成灰色地带,商人也会在其中钻空子。比如,在盛宣怀的运作下,上海机器织布局转变为华盛机器纺织总厂,从「局」到「厂」,雷颐老师说「企业性质就加强了,官方性质就淡了」。再经过股权变动变成了集成公司,从「官督商办」,变成盛宣怀实际的私人财产。

但这样的情况毕竟是少数。李鸿章死后,清廷政策收紧,得势的袁世凯要强行收购官督商办企业,改为官办。以盛宣怀和郑观应为代表的商人团体提出,既然是股份制企业,就应该召开全股东大会来决定是否同意被收购。

可以看出,这些商人已经初步具有了现代产权意识,不再对官府唯唯诺诺。然而,清政府并没有理会他们的建议,政商关系的裂缝逐渐加深。

郑观应据此写了一首《商务叹》,叹息到:

「办有成效倏变更,官夺商权难自主。」

尽管矛盾存在,但当时的商人依然对清廷抱有希望。

雷颐老师在直播中特别提到,他们偏向于立宪派,最不希望社会动乱,希望清廷通过自身的改革,比如立宪、颁布商法来保护私人财产益。张骞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1909年前后,张骞数次向朝廷请愿,要求清政府改革立宪。他提出两个理由:第一,立宪是国民义务,商人本身也有这个义务;第二,中国工商不兴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商法,没有国会问责,造成腐败浪费。

1910年,各地商会和商人前往北京,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请愿,希望清廷开国会。

|第二次国会请愿代表合影。

图片来源:腾讯新闻

但是清廷是怎么想的呢?这会威胁到自身统治,必须严厉镇压,断然拒绝。

清廷从虚假改革到不改革,越来越让立宪派失望,商人们也迅速倒向革命派,加入了同盟会......

「做官人都把法律犯,小百姓一齐要动蛮」

「国退民进」,这是从鸦片战争以来晚清70年政商关系演变的最好概括。

但是清政府并没有在这种趋势中吸取教训,在洋务派纷纷「凋零」之后企图「国进民退」,反弹也就不可避免了。

晚清的落幕令人唏嘘。雷颐老师在直播中说:

「革命党人只是辛亥革命的一个导火索,真正决定辛亥革命是成是败,或者清王朝是存在还是覆亡,是由它的社会基础,这些绅商决定的。」

我们往往震惊于一个王朝崩溃于武昌的零星炮火,其实这早有预示。

无论再怎么「师夷长技」,只要思想观念转不过弯,它的覆亡便只是时间问题。

近代政商关系的演变,就是其中一面镜子。■

原标题:《雷颐:是什么终结了大清最后的气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