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冠传染力为何比SARS强?张文宏独家详解
原创 健康界
17年前,随着夏天到来,SARS病毒逐渐销声匿迹。17年后,暑期已经过半,新冠病毒却还没有减退迹象。
两者的传播有何不同,为何新冠病毒的传播链条如此之强?进入抗疫常态化后,我们最需要关注什么?
今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给出了最通俗的解读并对抗疫形式做出研判:要警惕国外输入疫情、易感人群需重点做好防护,并预计今年冬季在局部地区可能还会有疫情的小爆发。
要警惕国外输入性疫情
7月20日,“2020健康界峰会”在线上线下双平台盛大重启。据悉,此次峰会首次面向社会大众启动“健康云科普”活动,从7月20日至7月24日,连续五天,邀请张文宏、陆林、胡大一、马长生、支修益等大咖医生直播,开展以“医言九鼎名医说”科普系列活动。
按照线上云峰会的日程安排,7月20日,张文宏的“抗疫常态化,如何与病毒和平共处?”的在线直播率先上线。
张文宏在直播中表示,对于接下来的疫情发展,警惕国外输入性疫情。
他认为,在控制国外输入性疫情的做法中,中国现在的控制措施比较有效,基本上每个地区每天输入性的病例都不多。“这是因为我们当前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机制,这个机制可能大家也听说过,我们叫它熔断机制。”这里所谓的“熔断机制”,大概是指拒绝疫情发展迅速的国家的飞机落地,如果某个国家来的飞机上超过一定人数是感染新冠的,那么就可以说这个国家目前还没有达到开放航空的条件。即可采用熔断机制。
在控制疫情输入的同时,需要平衡好各个国家的相互交流,这也是防控的关键之处。随着世界各国抗疫成果不断得到巩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新冠疫情会控制更平稳。到那时,交流将慢慢恢复起来。
重点转移到保护易感人群
直播中,张文宏直言,虽然夏天已经到来,但很遗憾疫情并不会终止,事实上还在进行。“在全球的范围内,我们并没有看到疫情得到控制的趋势。”
为什么有些国家不着急控制疫情呢?张文宏作出解读:
事实上,前一段时间,美国比较了墨西哥和美国的新冠死亡人数年龄分布,发现美国的新冠死亡人数中,90%年龄在55岁以上,85%是在65岁以上,40%是85岁以上。即这次疫情主要损坏的是年纪较大的民众的生命安全。
有了这个数据的美国开始全面的进行复工复产,很多年纪轻的人根本不怕(病毒),认为得了就得了,反正也不会死。“但是这也不代表得了就一定会不死。”
张文宏也指出,自从得出上述数据后,美国加强了对老年人的保护,新冠病死率也逐渐出现了下降趋势。
张文宏提醒,整个抗疫的重点转移到保护易感人群,包括年纪较大、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营养状态差的人群。为此,他建议对易感人群做好营养支持,有意识的提高易感人群的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
新冠病毒的传染力比SARS强在哪里直播的后半程,张文宏解读了SARS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的具体差异,将新冠病毒形容为电视剧里伪装者的形象,指出“病毒对身体的危害程度”是两者传播力不同的关键点。
以下文字整理自张文宏今日的直播:
SARS跟新冠病毒之间最大的区别是,SARS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了新冠。SARS当时在全国虽然经过了接近一年的传播,也传到世界多地,但全球的疫情最终不超过1万人。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SARS的传播程度要比新冠差很多?
原因在于,感染SARS后的患者都会迅速表现出身体症状,很少有无症状感染者,也就是说一旦得病基本上就知道了。所以感染者到医院后,医生们会在第一时间根据流行病学史对感染者进行体温测量并隔离。此外,SARS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即病人发病的时候一定会发烧,所以就很容易被识别出来。
但是,今天新冠的无症状感染者,是非常好的伪装者。大家肯定看过“伪装者”的电视剧,当伪装者在你身边时是很难识别的,没有发烧,没有头痛,没有拉肚子,也没有咳嗽,唯一能得知的消息是他从哪个发生过疫情的疫区过来的。所以说,相比于SARS,新冠病毒是比较隐蔽的,因为隐蔽,它传播力就比较大、传播就比较远。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对无症状感染者隔离两个礼拜的原因。因为新冠发病后,基本两周以后传播力会下降,哪怕检测到核酸是阳性,但到目前为止,发病两周以后很少看到感染者再传播给别人。
大多数无症状感染者在第7到第9天会出现症状,基本上最长的时间也在两周以内,那就意味着,哪怕在测检测的时候有假阴性的发现,两周以内也能够发现这个病人有症状,然后反复做检测总能发现。为什么我们在早期对新冠的隔离是两周,然后两周以后,哪怕这个病人是感染的,没有被检测出来,或者没有隔离,那么他的传播风险也在降低。但就是因为这些无症状感染者,一旦漏进了我们的日常的生活当中,跟普通人有所接触,因为它是刚刚发病不久的,那它的传播力就比较大。
所以,这一次在中国局部地区出现了一些小规模的散发的病例,我们就知道肯定跟无症状隔离者、无症状携带者的一些传播有关系。
所以,今天给大家讲了新冠和SARS的不同,我们会发现在疫情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时,我们的民众一定是要做好自己的防护,但是也希望这个防护不要过多的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
来源:健康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