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读邢 |威县土布:经纬交替,织出过往岁月;推陈出新,光大土布文化

2020-07-20 17: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威县土布纺织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该县常屯乡王目村的高庆海和陈爱国夫妇是这个项目的传承人之一。他们手里的三幅“长命富贵”织布,经历了四代人上百年展现土布传承。现在,威县土布工艺在传承的基础上,在技艺和染织上不断创新,形成了一定的产业。

脱了“土”味的非遗

威县王目村传说原来叫“王母村”,在很久以前,王母娘娘把土布纺织技艺,传授给了村民,村民为了纪念王母娘娘,村子就叫王母村。后来,名字传成了王目村。

村子不大,只有1000多人,有王母娘娘的“真传”,这个村子出传承人,这条理由就够厉害了。

上个世纪90年代,高庆海的梦想是春天播种希望,秋天收获果实。他种了八十亩棉花,收成很好但是收入不多。他养了100多头猪,函授学习养猪知识,白白胖胖的猪赛过了年画,可是一头猪只卖不到1000元。

“种下希望,总看不到收获。”高庆海觉得这样不行,听“戏匣子”干洗店赚钱,就在县城开了一家干洗店。干洗店收入不错,但是,夏天就到了淡季。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城里人”喜欢农村的老粗布,他就开始织老粗布,放到干洗店里面卖。

于是,高庆海夫妇干洗店的老粗布,声名鹊起,闻名威县。到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自然成了申报人和传承人。2014年,威县土布纺织技艺被收录到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代人三幅“长命富贵”织布

作为传承人,高庆海夫妇有拿得出手的“王牌”——三幅不同时期的“长命富贵”织布。

第一幅“作品”为蓝色,清朝时期的,由高庆海外祖母的母亲所织,是外祖母的嫁妆。这件“作品”被做成了床上的褥子,现在有所破损,但为高庆海家立下了大功劳。这么多年来,高庆海和哥哥、姐姐家共11个孩子在这条褥子上出生。

第二幅作品是黑色,建国初期的,为高庆海母亲16岁所织,该作品已有60多年,图案模仿了“长命富贵”褥子的图案,相比之下,除颜色有所改变以外,其它的从织法上完全一致。

第三幅作品是红色,为高庆海夫妇所织,该作品图案仍然来源于“长命富贵图”褥子。在颜色的设计上,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传统图案,又符合了现代的理念。

“长命富贵”图案整体左右对称,色彩庄重,整个图案由“长命富贵”、“囍”、“云图”、“太子戏莲”、“鹿”、“喜事临门”、“蝴蝶牡丹”和“石榴花”等小图案组成。蕴藏着的含义就是:连生贵子,喜事临门,福禄长寿,金玉满堂。

三幅同样的作品,正在河北省博物馆展览,他们一脉相承,简单直白地讲述着粗布工艺的传承历程。

如今,威县老土布已开发出床品、服装、养生布鞋、汽车用品、工艺品等20多个品种,用土布纺织技艺别花技术织出的书法字体、花鸟鱼虫等各种图案,让威县土布纺织技艺在全国老土布纺织界独树一帜,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创新粗布技艺丰富环保图案

在威县县城一条繁华的街道上,有一个很小的门市,高庆海坐在他改造的织机前,研究着新的花型。在这里,幽静的氛围,与喧闹的街道,形成反差。

门市里面,各种粗布产品,有衬衣、被褥套、枕头和粗布工艺品等。东边的墙壁上,挂满了粗布工艺证书和他们夫妇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

据了解,纺织技艺传入威县距今已有700年的历史。2014年,威县土布纺织技艺被收录到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庆海夫妇对粗布工艺的每一步传承,都伴随着创新。“要让传统工艺产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他们在继承前辈的技术上不断创新,织出了花鸟鱼虫,书法汉字等工艺品。现在,开始尝试用植物染料,染织出纯环保图案。

经过传承和发展,威县老土布纺织技艺已经相当成熟,它可以用22种基本色线变换出1990多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堪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

传统的纺织技术常常采用“通经通纬”的方式,高庆海夫妇发展这种技艺,采用的是“通经断纬”方式,在一个个限定的局部往复穿行,当同一纬线抵达相同色块儿的边缘就掉头折回。

挖掘土布文化讲述纺织故事

“土布别花(织花)技术,是靠各种色线交织把代表吉祥、喜庆、丰收、富贵及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故事。具有很多的文化承载。”陈爱国介绍。

近年来,高庆海还收集了各种民间纺织器具,有杼、综、梭子、绕线墩、绕子、线拐子、点杼刀、经线棍、织布机、锤布石、捶布棒槌、纺车、纺花锭子(木制、铁制)等工具,足以开个博物馆。

高庆海还改造了织布机,门市里的小型织布机,长宽高只有一米多。“有人定制这台织机,说放到家里,既能织布,又能做工艺品摆放。”他说。

“惜孟母、断机杼,你知道机杼是哪里吗?”“丝丝入扣,你知道哪里是扣吗?”“时间快为什么叫日月如梭?”……

关于粗布工艺,高庆海还有很多的文化故事要讲。

记者:孙瑞超 整理

原标题:《读邢 |威县土布:经纬交替,织出过往岁月;推陈出新,光大土布文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