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年内实现公立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信息互联互通互认
完善重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推进“互联网+医疗”改革创新、推进医疗付费、出生、医疗费报销“一网通办”等被一一被纳入上海未来三年深化医改重点行动之中。
7月15日,上海市卫健委官方网站公布了《上海市深化医改重点行动计划(2020-2022年)》。
该文件明确,上海将完善平战结合、联防联控机制,推动建立多源数据、多点触发的实时监控和主动发现机制,实现基于多部门大数据的全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管理实时化和一体化,构建覆盖综合性医疗机构(含中医类医疗机构)和儿科、妇产科、精神科等专科医疗机构的三级传染病救治体系。
同时,上海将不断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升“互联网+医疗”基础设施,为患者提供部分常见病和慢性病在线复诊服务,促进预约诊疗、有序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积极培育“互联网+”药品流通新模式,探索线上电子处方流转、线下送药上门服务。
2020年内,上海还将实现全市公立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信息互联互通互认,同时还将要完成医疗付费、出生和医疗费报销“一件事”“一网通办”。
构建三级传染病救治体系
上述文件明确六大任务:深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协同推进深化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完善医保精细化管理机制、加快推动智慧医疗创新发展、构建优质高效协同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其中,完善重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医防协同成为首个被提及的任务。
任务明确,上海将完善平战结合、联防联控机制,推动建立多源数据、多点触发的实时监控和主动发现机制,实现基于多部门大数据的全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管理实时化和一体化。
同时,将加快实现传染病源检测的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管理和装备标准化建设,构建覆盖综合性医疗机构(含中医类医疗机构)和儿科、妇产科、精神科等专科医疗机构的三级传染病救治体系。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突发疫情时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
未来,社区疾病防控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面对新冠疫情,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设立的发热门诊、发热门诊哨点正在逐步建立,硬件设施也正在不断完善,一系列公共卫生应急演练、人员培训等密集开展。
除了传染病防控外,慢病防控、健康管理也是社区的重点公共卫生任务。上述文件明确,上海社区将以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慢阻肺等疾病为重点,加快推进“医防融合”慢性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癌症筛查策略,推进重点人群筛查和医疗机构机会性筛查,强化对中小学、幼儿园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控指导等。
此外,文件还明确,2021年底前,上海将完成本市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布局和认定,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深化新华-崇明紧密型医联体改革试点,持续推进虹口、杨浦、闵行、青浦、金山、崇明6个国家“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区”建设。优化中医药资源布局,强化市级中医医疗机构的龙头作用,带动区域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
打造信用就医“一次都不排”
当下,为了解决看病难、排队长的难点,上海诸多市级医院、区域医疗中心乃至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开始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而未来这种就医模式也将得到逐步推广。
上述文件明确:将提升“互联网+医疗”基础设施,推进医疗要素准入改革,为患者提供部分常见病和慢性病在线复诊服务,促进预约诊疗、有序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市级医院、区域性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探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打造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
此外,药品配送也将会更便利、监管更完善。
文件明确,上海将积极培育“互联网+”药品流通新模式,探索线上电子处方流转、线下送药上门服务,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2020年内实现全市公立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信息互联互通互认,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将互联网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积极完善互联网价格与医保支付政策。
此外,上海还将推进医疗付费、出生、医疗费报销“一网通办”,实现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打造信用就医“一次都不排”的上海模式,拓展门诊、急诊、住院“全环节”的脱卡支付范围,这意味着以后患者就医只要在线上绑定过银行卡、信用卡,即可全流程不需要再为了医疗付费排队。
文明还明确:2020年,上海将要完成医疗付费、出生和医疗费报销“一件事”“一网通办”。其中,对小孩出生所涉及的出生医学证明、医保参保登记和生育保险待遇申领等10项事务,整合为出生“一件事”,今后将会实现基本医保费用报销结算、门诊大病登记等事项“一件事一次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